脊柱阶段性解剖特点及其损伤的力学机制与诊疗策略

2019-03-23 11:01杜传超潘晓宇毛天立何观平刘晓光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移位椎弓颈椎

杜传超,张 衡,海 宝,潘晓宇,毛天立,梁 辰,雍 磊,何观平,刘晓光

认识脊柱的解剖特点,是了解脊柱生物力学及受伤机制的基础。脊柱有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椎后凸四个生理弯曲,且由于间盘及附着其上的韧带和肌肉,使其富有弹性和张力,能够在缓冲应力中达到动态平衡而不至于伤筋动骨[1],突如其来的外力容易导致脊柱结构的损伤进而影响其稳定。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不同阶段脊柱的解剖特点及相应功能,并从生物力学机制方面阐述脊柱运动、受伤及失稳的原理。

1 脊柱的解剖特点及力学功能

1.1颈椎的解剖特点及力学功能 上颈椎位于颅颈结合部,解剖结构精密而复杂,使头颅有较大的屈伸和旋转。第一颈椎(C1)又称寰椎,前方称前弓,后弓更平且中线有后结节,两侧为侧块,侧块上下均有关节面,上关节面向内凹,与枕骨髁形成寰枕关节,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成关节;第二颈椎(C2)有椎体,且椎体前方有齿状突起,为齿突,其与寰椎前弓后方形成寰齿关节。起于两侧寰椎侧块前内侧止于齿突干后方的韧带称之为横韧带,是预防寰枢椎脱位最重要的韧带;还有由齿突干斜向上止于枕骨髁内侧面的翼状韧带,可限制寰枢关节的过度旋转及侧方半脱位;齿突尖部止于枕骨基底覆膜的上纵束,枢椎后方的下纵束,可增强横韧带,协助预防齿突前移;寰枢副韧带,起自寰椎侧块内面止于枢椎椎体后面的外方,也有限制寰枢关节过度旋转的作用。寰椎横韧带、纵束、寰枢副韧带称为寰椎十字韧带,如图1所示。

图1 上颈椎韧带结构示意图

C3~7,椎管断面呈三角形,内有脊髓,侧有横突孔,孔内行椎动脉和椎静脉,而椎动脉却在C7水平行走于横突孔之外。C3~6的椎体棘突分叉,像鱼的尾巴。椎体之间通过椎间盘、关节突关节、横突间韧带、棘突间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连接。关节突关节是滑膜关节,关节面呈冠状面排列,使得颈椎能够最大可能的屈伸、侧屈和旋转。此外,C3~7椎椎体上外侧的钩状凸起(钩突)与上位椎体的前后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便于颈椎旋转、屈曲,却能够限制其侧屈,其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后外侧部形成椎间孔的前壁,紧邻颈神经根,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随年龄增长,椎体钩常出现骨质增生,可能压迫脊神经,导致颈椎病[2-3]。从C3到C7男性椎弓根的宽度大于女性,男性C4椎弓根宽度最小(5.7mm),女性C3椎弓根的宽度最小(4.75mm)。从C4椎体开始,椎弓根的平均宽度逐渐增加,C7椎弓根宽度最大(男性7.07mm,女性6.29mm)。男性颈椎椎弓根的上下径(高度)大于女性(5.54~9.89mmvs.4.55~9.13mm),男性C6椎体平均高度最小(7.51mm),女性C5、C6平均高度最小(6.82mm),和椎弓根的宽度一样,C7椎弓根的高度最大(男性8.04mm;女性7.16mm)。椎弓根轴面外展角自C4至C7逐渐减小(48.4°vs. 38.0°),无性别差异[4],见图2。颈椎损伤失稳后需要固定重建其稳定性,常见的固定方式包括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一般认为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能力及抗轴向应力均较侧块螺钉强。退变手术或因创伤需要手术治疗的颈椎患者,若损伤未累及三柱或单节段不稳的患者,侧块螺钉固定即可满足力学要求,考虑到椎弓根螺钉置钉难度大、风险高,行椎弓根螺钉固定需谨慎[5]。

1.2胸腰椎的解剖特点及力学功能 胸腰椎椎体之间也是由间盘、关节突关节和诸多韧带连接的。胸椎的椎体断面呈“心形”(胸中有心), 腰椎的椎体断面呈“肾形”(腰里有肾)。胸椎椎体侧面后下方两侧各有半球形肋凹,与肋骨形成肋横突关节。胸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椎体由上至下,体积逐渐增加。前方的椎体、侧方的椎弓以及后方的椎板环绕成椎管,内容脊髓或马尾,在T7水平椎管直径最小。胸椎椎弓根的高度由T1至T3增加较快(9.00~12.30mm),然后从T3到T6略有降低后自T7开始逐渐增加,T12椎弓根的高度均值可达17.00mm;胸椎椎弓根的宽度(左右径)自T1[(8.20±0.50)mm,男性要比女性宽约1.00mm]至T4逐渐减小,T4、T5、T6维持在较小的水平(5.10±0.5)mm,自T6后椎弓根宽度逐渐增加,T11椎弓根最宽,均值可达9.31mm,一般男性、BMI较大、白种人椎弓根前后径和左右径较大[6-7]。胸椎椎弓根轴面的外展角自T1至T12逐渐减小[(31.7±4.5)°~(-1.8±8.4)°],而由于胸椎生理性后凸的存在,矢状面的头倾角在T1最大(18.8±4.2)°,T2、T3、T4较小(7.8~8.8±6.2)°,T5、T6、T7、T8略增大(11.3±4.0°),而到了下胸椎T9、T10、T11又略减小(8.3±4.3)°,T12椎弓根的矢状面头倾角度最小(3.8±2.4)°[8]。

图2男性与女性椎弓根比较。a.男性和女性C3~7的椎弓根平均宽度(PW,mm);b.男性和女性C3~7的椎弓根平均高度(PH); c.男性和女性C3~7的椎弓根的平均外展角(pedicle transverse angle,PTA)[4]

腰椎棘突斜向下,关节突关节方向较垂直,位于矢状面,便于屈伸,也可侧屈,却限制旋转。在L5/S1关节突关节面更加横向,位于冠状面,这样可以限制由于剪切应力造成的椎体向前滑脱[9]。上下关节突相连的最为狭窄的地方称为腰椎峡部,若腰椎峡部存在先天不连或后天因创伤致骨折不愈合,均称为椎弓峡部裂,是腰椎滑脱的常见原因。自L1至L5椎弓根的高度逐渐降低[(14.9±2.0)~(13.6±2.0)mm],而宽度逐渐增加[(8.1±1.7)~(17.2±3.4)mm],同阶段两侧椎弓根的间距逐渐增加(22.2~27.5mm)[10]。L1、L2、L3外展角为(8±2)°,L1、L2椎弓根矢状面头倾角很小,可平行于轴面进钉;L4、L5外展角为(10±2)°,L3、L4、L5椎弓根矢状面头倾角逐渐增大(20±5)°[11]。认识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腰椎失稳后有时需要手术重建其稳定性,重建方式包括椎间融合、横突间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皮质骨螺钉技术(cortical bone trajectory)、椎体前侧和外侧钢板螺钉固定系统。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腰椎固定技术,在脊柱创伤、矫形、减压手术中应用广泛,但有研究表明没有椎间融合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率很高,故一般治疗方案将椎弓钉棒系统固定和融合手术结合起来应用[12],如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腰椎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腰椎斜方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XLIF)、横突间融合等固定融合技术。

1.3椎间盘及韧带结构的解剖特点及力学功能 椎间盘在脊柱的应力传导和退行性病变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就好比两个金属构件之间的橡胶垫片,它富有弹性,内含由水、胶原蛋白(I型主要分布在纤维环、II型主要在髓核)、粘多糖组成的富有弹性的髓核,在应力传递中,可以吸收能量、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外周部分称纤维环,这些纤维起始斜行角度60°~70°,且每一层的方向都不一样,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若纤维环先天或后天结构缺损,在应力传导过程中容易发生髓核突出[13]。除了间盘,附着其上的韧带和肌肉组织也在维持脊柱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强壮的韧带是前纵韧带,起自颅底,止于骶骨,坚强地附着于椎体前方,却与间盘前方连接地较为疏松,可防治脊柱过度后伸。后纵韧带起自枕骨斜坡且连于覆膜,止于尾骨,相比前者它要弱小的多,分为深浅两层,与间盘连接的较为紧密,与椎体连接的却较为疏松。它位于脊柱的后方,可限制脊柱过度屈曲。椎管后方有一肉眼呈黄色的韧带,称之为“黄韧带”,起止于C2和S1,自上位椎板的前侧面的下半部分,向下附着于下位椎板的后面及上缘;黄韧带向外侧可附着关节突关节囊,向内侧可延伸至中线椎板棘突处,汇合成一窄长的纵行间隙,内可有从椎管内经此间隙回流到脊柱后外侧的椎静脉丛。黄韧带富含弹性蛋白,在正常情况下背伸时不会出现皱褶,不会导致椎管狭窄,若其发生退变或钙化,可与前方的椎间盘、后方的关节突等结构一起造成椎管狭窄,引起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异常等症状[14]。以上韧带结构见图3a。由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囊等结构组成的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在维持脊柱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PLC的损伤表明后柱不稳定,其与骨折形态、神经功能状态一起组成了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为胸腰椎损伤的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15-16]。此外,还有限制过度屈曲的棘上和棘间韧带,固定硬膜的Hoffman’s韧带。然而这些韧带在脊柱的应力传导和动态平衡的维持中并不起关键作用[17]。

图3胸腰椎韧带结构图。a.主要韧带结构示意图(from Netter’s human anatomy);b.侧面主要韧带结构示意图(from Gray’s anatomy,彩色韧带部分为PLC)

2 脊柱的运动生物力学及特点

脊柱主要承受轴向应力,中立位时其前后柱应力分布规律约为“二八开”,即前柱约承担80%,中后柱约承担20%。其受力是随着运动而改变的,屈曲时前柱应力增加,背伸时中后柱应力增加[18]。附着于脊柱上的肌肉不均匀收缩,产生相对运动,颈椎和腰椎的关节突关节结构便于发生屈伸动作,而胸椎由于胸廓的“铠甲效应”,屈伸动作受到限制。旋转动作主要发生在颈椎和上胸椎。而侧屈动作可发生于整个脊柱[19]。椎体外周是坚硬的皮质,内含较多的垂直排列的骨小梁,且被横向排列的骨小梁连接起来,组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可承受轴向应力及其他方向的应力[20],骨小梁可在应力中重建得强度更大,也可在高龄或病理状态下发生骨小梁的吸收、数目的减少、小梁间隙的增大、力学性能变差等改变,产生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病因之一[21]。

为了了解脊柱阶段的复杂运动,笔者引入“运动单元”的概念,如图4a所示。其是由上下两节椎体、椎间盘和韧带组成的脊柱最小的生物力学功能体。正常行走的时候,“运动单元”前柱承受1~1.5倍的体重[22]。在应力传递过程中,由于韧带和关节突关节的参与,应力方向不再是简单的对称的轴向关系了,而是会发生旋转应力,旋转轴被称为瞬时转动轴(instantaneous axis of rotation,IAR),IAR随运动而变化,不同水平阶段亦不同。例如,脊柱屈曲时,IAR会后移,中立位时一般位于下位椎体上终板上缘的脊柱中线上。运动单元的运动可以是三维的(上下、左右、前后、旋转,六自由度),且由于两侧对称的关节突关节的作用,这种运动一般是耦合运动(coupling motion)[23],如图4b所示。

图4脊柱运动单元。a.脊柱功能运动单元示意图; b.运动单元运动示意图

3 脊柱的损伤

骨、韧带、肌腱、肌肉均是粘弹性材料,它们所承受的载荷均有极限,如果长期承受较大的外力,作为粘弹性材料,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去适应这些外力,如剧烈活动前的热身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再例如,搬运工可以肩负100kg的重物而不发生脊柱的急性损伤,对于非重体力劳动者突然背起100kg重的东西,是十分危险的。但长期遭受较大的外力,会引起脊柱的慢性损伤,从开始的纤维结构炎性改变,到最后显著的退行性病变,如关节突的增生肥大,黄韧带的增生肥厚,椎体边缘骨赘的形成,椎间盘退变的部分原因也是长期的应力刺激。在力学作用下,脊柱及其附属结构发生组织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去适应应力,维持平衡,若结构改变不能适应应力的变化,就会造成失稳。急性外力作用下,如在屈曲时受力过大,前柱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应力则会骨折,后柱不能承受过大的张应力则会发生PLC损伤[24],造成脊柱的不稳定。前柱和后柱的即时运动也是一种耦合运动,前方椎体承受压应力而高度丢失,后方PLC的弹性模量小于椎体,可耐受一定的拉伸形变,故屈曲压缩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小于1/3时一般不会引起PLC的损伤,若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大于1/3时,PLC及中柱结构损伤的概率大大增加,应通过X线片及脊柱核磁仔细判定。

3.1脊柱损伤的评价 规范地描述损伤的位置、形状、神经功能和损伤后脊柱的稳定性,是脊柱损伤分型和治疗的基础。但不能单单从影像学结构上揣测脊柱结构的稳定与否,稳不稳定主要基于是否在生理载荷下因结构改变出现脊髓或神经根损害症状、畸形是否进行性加重、因结构改变引起的疼痛是否持续存在。此定义虽然陈述的比较简单明了,在临床诊断中可行性却较差,因为验证上述三个标准患者很难依从且十分危险。为了更确切地从结构改变上判断脊柱稳定与否,Dannis在前人的基础上发表了三柱理论,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和间盘的前2/3,中柱包括椎体和间盘的后1/3、后纵韧带,后柱包括椎弓、椎板、关节突关节及其复合体、横突及横突间韧带、后纵韧带复合体等结构,并着重指出中柱破坏高度提示脊柱不稳[25]。结合Dannis三柱理论,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脊柱创伤联合会(Spine Trauma Study Group,STSG)进一步量化了脊柱稳定性的标准,结合影像学检查,从损伤位置、骨折形态、神经功能三方面进行量化,建立了TLICS评分系统(见表1),以判断在中立位轴向应力时胸腰椎是否稳定,为手术与否提供依据[26]。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TLICS评分系统的有效性[27-28],但对于没有神经症状的完全爆裂骨折(A4),有人建议应行更积极地内固定治疗[29]。

3.2AO脊柱损伤的分类及诊断流程 AOspine组织在脊柱损伤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建立了自己的脊柱损伤分类系统。但起初AO分类系统较为复杂,且更多地根据骨折形态和稳定与否进行分类,未考虑神经损伤和手术干预的价值,给临床应用带来不便。为此,AOspine几经修正,从骨折形态、神经功能、临床个体修正三方面参数进行评估,建立了寰枢椎、枢椎下颈椎、胸腰椎及骶尾椎损伤分类系统。形态学分型,A型:压缩骨折;B型,牵张损伤,但前后柱无分离或潜在分离;C,移位和分离损伤。神经功能障碍分级:从N0到N4,依次表示无损伤、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根损伤、不完全的脊髓或马尾损伤、完全的脊髓或马尾损伤,NX表示患者状态无法完成神经系统检查。临床个体修正(clinical modification):M1,骨折伴有PLC可疑损伤的MRI影像学表现或查体体征;M2,患者既往有强制性脊柱炎(AS)、弥漫特异性骨肥厚症(DISH)、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伤处皮肤软组织的情况[30-31]。其分类系统和TILCS评估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指导临床进行病情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案,制订了胸腰椎损伤的分类和诊断流程(图5),可靠性和实用性得到较大的提升[32]。

表1 TLICS评分系统[26]

说明:骨折多发者,参考最严重阶段的骨折形态;根据手术干预价值的大小,脊髓或圆锥的不完全损伤和马尾神经损伤记3分;可通过查体棘突间有无阶梯感、X线片或CT检查棘突间距是否增大,MRI压脂像上有无高信号来判断PLC是否损伤,鉴于PLC在维持脊柱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即使可疑损伤亦记2分。此评估系统,从客观指标上关注脊柱的稳定性和手术干预的价值,但在临床工作中,也应重视患者的一般状况、基础疾病、多发伤等因素,以决定治疗方案

图5胸腰椎损伤的分类和诊断流程[32](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authors)。通过阅读X线片等影像学资料判读有无移位,若有移位,则判断是分离移位还是旋转移位,若是分离移位则分类为C3,若是旋转移位则分类为C2,若既不是分离移位也不是旋转移位则为C1过伸型损伤。若无移位应判读是否为张力带损伤,若是张力带损伤应判断PLC是否撕裂,若PLC撕裂,则分类为B2屈曲分离损伤,若无PLC撕裂,仅是骨性的张力带损伤则归为B1。若不是张力带损伤,则应判读椎体是否发生骨折,若椎体骨折应明确后壁是否完整,若后壁不完整,且为双终板骨折应归为A4(完全爆裂骨折),若不是上下终板均骨折应为A3(不完全爆裂骨折)。若后壁完整,上下终板均骨折,则为A2(劈裂骨折或钳形骨折),否则为A1(楔形/压缩骨折)

4 常见脊柱骨折的举例说明

4.1压缩骨折(A型) 前方椎体压缩,发生于脊柱屈曲位,多见于有生理性后凸的胸腰段和胸椎,颈椎和中下段腰椎少有发生,除非过度屈曲或后方结构破坏或前凸角度变小。当然,必须认识到这种矢状面的楔形是三维的、不均匀的,因为受伤机制也是三维的,除了轴向应力,还有旋转和剪切应力,一般认为此类损伤后方结构(关节突关节和PLC)是完整的。AOspine最新修订版根据损伤位置和范围将此型骨折分为A1、A2、A3、A4四个亚型。A1:压缩骨折仅限于一个椎板;A2:压缩骨折呈纵行累及上下两个椎板;A3:不完全爆裂骨折:爆裂骨折多发生于脊柱中立位或后伸位,轴向应力围绕IAR均匀地分布,使椎体像一个平行落地粉碎的盘子一样四散开来,因前纵韧带比后纵韧带更加坚固,骨折块易向后移位,进入椎管,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或马尾。但关节突关节和PLC是完整的。由于下腰椎椎体、肌肉和韧带结构更加坚固,爆裂骨折理论上较易发生于中上腰椎和下胸段。脊柱正位X线片可见两侧椎弓根间距增大,侧位X线片可见关节突关节完整、棘突间隙增加不明显。根据爆裂骨折是否累及到上下两个椎板,分为不完全(A3,累及一个椎板)和完全(A4,累及两个椎板)爆裂骨折。A4:完全爆裂骨折,累及上下两个椎板,椎体后方皮质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大,更容易凸向椎管,是A型骨折中最可能产生神经受压症状的亚型。按照TLICS评分系统若同时存在神经根损伤和爆裂骨折,则为4分,手术与否视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手法复位后骨折块复位及神经根受压缓解情况而定,此问题尚需进一步充分的临床论证。

4.2张力带损伤(B型) 表现为后方张力带(PLC)损伤,多伴随椎体骨折。B1:前方的椎体或终板横向撕裂、后方椎弓根横向骨折(Chance骨折)和后纵韧带复合体撕裂,常见于“安全带损伤”,即使没有终板撕裂和椎弓根骨折,只要发生前纵韧带、椎间盘和后纵韧带复合体的横向损伤,即可归为此类。B2:其余类型的PLC损伤,可伴有或不伴有椎体或附件的骨折。PLC损伤可通过查体发现棘突间隙增宽所致的台阶感、后凸畸形,X线可诊断,必要时行MRI检查。若见T2压脂像PLC高信号即可明确诊断。 若明确为B2型骨折,即高度提示脊柱不稳定。按照TLICS评分系统,得分>5分,建议手术治疗。

4.3移位型骨折(C型) 移位是指相邻的两节椎体在任何空间维度发生的非正常的位置移动。过伸型损伤(C1):前纵韧带、前柱结构过伸,以后柱结构为支点限制向后方移位,但骨折仍可累及到后柱结构。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此类骨折伤及三柱,十分不稳定,应及时手术治疗。旋转型移位(C2):椎间韧带或骨性结构发生损伤致使上下椎体发生旋转,多合并水平移位。此型损伤中的每一节损伤类型应分别记录,如L1/2 type C2 (L2~A3),表示L1、L2发生了旋转移位,L2爆裂性骨折累及一个椎板。此型损伤多伴有一侧或双侧的关节突关节脱位。完全移位(C3):多见于高能损伤,前后方骨性结构完全破坏,脊柱高度不稳,除了发生神经损伤以外,还可能出现致命的大血管损伤。故应减少搬动患者,尽可能在一般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影像学检查(建议行CT扫描)。此类患者按照TLICS评分均大于5分,应尽早行内固定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及术者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在牵引下复位,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减压融合术等。若椎管内的致压物为来自前方的椎体骨块,可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等方法。

4.4韧带损伤 由于韧带的弹性远大于骨骼,故骨折的发生未必伴随韧带的损伤,但韧带的损伤,往往伴随着较严重的骨折。但颈椎活动灵活,运动幅度大,可能仅发生韧带损伤,但要根据临床查体,明确是否有关节脱位、骨折和神经损伤,警惕挥鞭样损伤的发生。而对于胸腰椎损伤,韧带损伤往往伴随着较为严重的骨折。近几年对PLC和后方肌肉在维持脊柱稳定性方面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认为关节突关节增生和黄韧带肥厚是脊柱适应力学要求的生理退变,并非是导致腰椎管狭窄和神经受压的中心环节。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等手术入路广泛肌肉剥离和韧带切除后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开始尝试更为微创(如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和直接的手术入路和减压方式,如行PLIF时行棘突截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此外还有ALIF、LLIF、XLIF等前方入路、侧方入路等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33-34]。

4.5关节突损伤和后弓骨折 若瞬时旋转轴(instantaneous axis of rotation,IAR)位于前柱,由于颈椎和上胸椎的关节突关节面呈冠状,在过度屈曲位时会发生关节囊的撕裂,导致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交锁,复位困难。若向一侧过度屈曲和旋转,可能发生一侧关节突脱位。若IAR位于后柱,如在过伸时过度轴向应力可引起后方结构的破坏,发生椎弓骨折。常发生于颈椎,因为颈椎存在生理前凸。虽然腰椎也存在生理前凸,但腰椎椎体较大,且关节突关节在矢状面分布,不易发生椎弓骨折。后方结构骨折的另一种机制是轴向加旋转暴力使关节突发生骨折。

4.6横突骨折或棘突骨折 若单一发生,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临床上亦不需要外科治疗。

总之,不同于脊柱退变的患者,脊柱损伤后一般不可以拍摄动态的X线片来评估脊柱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医务人员熟悉脊柱的解剖,尤其是生物力学的特点,严格地查体、认真全面地评估影像学检查,评估脊柱损伤情况和稳定性。此外,深刻地理解脊柱损伤分型的机制,结合AO分型和TLICS评分系统,有助于科学地选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移位椎弓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大型球罐整体移位吊装技术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