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钟艺雪
一般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流行文化,但文化都有自己的发展脉络,都是在前面的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流行文化。近些年来,传统文化渐渐流行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大众的一道新的风景线,这体现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反映出传统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未来的发展。
近些年来,汉服已成为时尚,在青少年中更为风行,穿汉服者从零星几人已形成一个“大圈子”,尤其在各个热门景点,穿汉服的人随处可见。更值得关注的是,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开展汉服成人礼、花朝节等文化推广活动,“中国华服日”活动便是其中之一。自2018年始,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便是“中国华服日”,活动由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哔哩哔哩弹幕网、东家App共同主办。活动期间,共青团中央微博、B站、QQ空间等多个平台进行了直播,许多人一起共同体验了这场华服的视觉盛宴。不过,也有不少人并不看好这样的热潮,他们认为许多人穿汉服并不意味着热爱传统文化,这只是流于表面的效仿,花架子而已。诚然,穿汉服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也代表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接受并积极地传播传统文化。
如果说汉服热是通过服饰表现传统文化,那么诗词热则是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播传统文化。诗词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文化节目,尤其是《中国诗词大会》。该节目以比赛的形式让人们品味诗词经典,赏读诗词之美。其后,央视又推出了《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绎经典,节目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参与,做到了雅俗共赏。
此外,汉服热和诗词热的现象表明,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依旧可从优秀传统文化里汲取养分,这是现代社会大众“不忘初心”的一个投影,表现了大环境下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与热爱,从而坚定了文化自信的信念。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活沟通更为畅达,被电子产品围绕的青少年正接受各种信息轰炸,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尽管如此,但大家心中的情怀不曾被磨灭,从清明节的祭祀踏青到中秋节的团圆赏月,传统节日依旧受很多人追捧。优秀传统文化不但隐藏在唐诗宋词的琅琅书声中,蕴含在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中,还体现在抬手弯腰的日常礼节中,大到仁、义、礼、智、信,小到八大菜系,都能看见它的存在。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成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人更需借助传统文化来重构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实现对文化根源的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将在发展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形成自己新的传统文化。
2019年,己亥元宵节,故宫博物院在正月十五日(2月19日)、十六日(20日)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的活动,这场元宵节灯会的门票很快就被一抢而空,这说明传统节日对当代人依旧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元宵节灯会既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传统习俗的再兴起,是我们民族文化基因的觉醒,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表现。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地学习西方文化,也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可,是对几千年来凝聚而成的文化结晶的坚守。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很多年轻人动容,“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在年轻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坚定文化自信必然要像学习“工匠精神”一样,坚守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这种坚守,让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优秀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文化的再现是时代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应全盘接纳毫无保留地吸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选择地学习。此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进行创新,让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
通过对西方文化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艺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却衰败湮没,直到14—16世纪才获得“再生”与“复兴”,从而有了“欧洲文艺复兴”的说法。这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我们,面临着形形色色的文化碰撞,也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达到“复兴传统”的目的。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生活化,让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常生活规范;第二是社会化,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让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被大众所接受;第三是教育化,教育和文化继承息息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融入教学,增加认同感;第四是网络现代化,通过现代化的制作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创新,使其适应现代化进程。
《礼记·大学》中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化传承也是如此,没有创新的文化必将在历史前进的洪流中被湮没。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便是传统与科技相结合而产生的作品。之前,大众进入石窟近距离观看壁画往往依靠手电筒,但效果不佳。后来,敦煌研究院运用数字化技术,几乎1∶1还原了石窟中的壁画原貌,从而拉近了大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还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风雨飘摇,有识之士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如今的中国国泰民安、一片祥
优秀传统文化如水一般滋润了华夏大地,流淌进大众心间;优秀传统文化好似从贝壳中打磨出的珍珠,在历史的长河里愈发明亮闪耀。今天,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端午节的粽香里,在唐诗宋词的琅琅书声中,在除夕夜团圆欢乐的万家灯火里……啊,壮哉,传承不息,经典永恒!
小知识
何为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承自秦朝,如蔡邕《独断》有言:“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
汉服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主要分为三大类。其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和“襦裙”制(襦,即短衣)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汉族服饰的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它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娴雅超脱和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和,我们理性对待传统文化,既继承又批判。我们应该意识到,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青少年的学习,只有具备更高素质的青少年,才能更好地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