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宗式
摘 要:自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无论是经济还是国防或者科技都在突飞猛进,在这个背景下,国民对物质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推进文明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关键点。而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最显著的体系,不仅是公益项目,而且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加快文化传播速度,在完善文化宣传的基础上还要建设文化馆,使其功能性更加强大,提升文化馆根本目的的可行性,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位置;未来及发展
文化馆其公益性质不仅在促进文化服务体系上有重大贡献,而且在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培养正确价值观、建设文明社会等方面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为了迎合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推进文化馆的建设在其的主导地位变得刻不容缓。在改革的浪潮中寻求新的机遇,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是提升服务水平,为社会各阶层供给文化多样化的文化内容,还是现阶段文化馆的工作重点。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
国家近些年来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越来越重视,而其目的是能够丰富文化进入国民生活,保障文化质量。其系统不仅有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设施类别,还有资源和服务类别,甚至为提供保障而设立的各项项目和制度类别。
其文化体系是由政府为首建立的公益性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让国民的文化生活多样化、提供建设文明建设所需要的文化服务的总名称。而我国文化制度的改革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在公益性的基础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与文化之间的平衡状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全国人民的道德素养及文化涵养的提升。其系统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的文化服务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 文化馆的独特性
文化馆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也表明了其在服务体系中的关键:
1)服务性是开设文化馆的基本特点。主要是为了向国民提供文化服务和对文化进行传播,而此具有公益性质,能将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的文化馆不仅符合国民对文化的追求,而且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及推动力,所以文化馆在其体系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2)公共性是开设文化馆的根本特点。服务体系要发展离不开文化馆的助力。而国民提供服务共享,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保障,是文化馆公共性的重要体现。具有公共性的文化馆是通过对国民进行文化普及和培养文化素养,提高国民道德品质,具有文体娱为一体,向全社会进行开放的公共服务场所。
3)主导性是开设文化馆的主要特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及政府的力量为主导地位。不仅是政府对人文关怀的体现,而且也是其对社会主义性质的表现。因为文化馆主要是为了向国民提供文化服务,所以主要的财力来源于政府的支持,虽是直属政府的文化事业单位,但实际上是公益性质的机构。文化馆和国民的联系最为直接,在基层群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都很大,所以文化馆因具有主导性而在此体系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所在
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时刻影响着国民对物质及文化的需求。所以当今社会中,国民对文化观念不再单一,而是逐步向多元化靠近,尤其是越来越多文化传媒的出现,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夺人眼球,但是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在其公共服务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力。
1)文化馆具有服务性质作用力。我国虽然历史文化悠久,但是国民素质却令人堪忧,尤其是在有关文化素养上的审美更是差异明显。也正因如此,很多雅俗不一类型的活动出现在国民生活里。为了改善此现象,文化馆应该深入基层,向各层次群众了解文化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促进各阶层人士的文化素养发展方向走向积极健康的状态。
2)文化馆具有传承性质作用力。曾经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很多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文化和建筑被破坏,但近些年来国家也在尽己所能的保护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政府直属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馆,要积极开展有关民族及民俗文化的活动,使国民增加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起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3)文化馆具有导向性质作用力。在改革开放大力开展的前提下,打破了由国办文化为主导地位的僵局。我国的文化形式开始多样化发展,所以文化馆也要跟上社会的步伐,在坚持向国民传播健康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服务理念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高素质及多元化的文化内容,还要积极且正面的促进政治和教育之间的联系,做到国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从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开始。
4 文化馆未来发展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底蕴。在改革开放期间,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大力的支持,也在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体系之所以显得重要,离不开文化馆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文化馆除了要正视自身的缺点外,还要加快文化惠民工程的进度,努力建设文化馆,使其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1)文化馆的发展理念要与时俱进,但公共服务仍然是根本。第一,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国家公共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同样和谐社会也需要对其体系进行构建,这是有效对国民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促进人类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契机。第二,文化馆想要的发展需要“公共”和“服务”两大因素的存在,所以发扬公共服务的精神,向正确的政治教育方向发展,将国民和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所有文化馆必须具备的职能,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性服务,而且要根据国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服务调整,不断将文化服务质量优化。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深入改革才能全面完善。文化馆是此体系的主导力,不仅要平衡各阶段的发展,而且还要借助网络的外力以及国民精神的文明建设助力,在国家推出改革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改善内部工作人员的不协调性,加强专业人才的招任工作,建立奖励政策,从而形成灵活的体制。只有有效的实现对文化服务制度的调整,才能做到在巨大的竞争力下占有不败之地,为科学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画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3)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同样有赖于文化馆服务质量的提高。除了建立文化交流,让国民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服务体验外,还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文化特点透明化,而且社会价值观应该在中华文化精神中得以呈现。此外,文化馆提供的文化层面要走出传统观念的禁锢,无论是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还是艺术文化等都需要深入其内在,使国民文化素质及道德情操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文化馆的文化传播可以借助网络进行突破性的进步。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然成为新时代进步的标杆,全社会都在关注着其能够将作用发挥到极致,推进国民全面发展的进程。而文化馆是此体系的关键,其公益和服务性是发展的基础,而与国民及国家的联系是文化馆发展的根本目的。面对不同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文化馆在不断自我提升多样化服务的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文化服务改善,力求在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的同时文化服務也要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孔素琴.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未来发展探索[J].大众文艺,2016(8):21-21.
[2]穆荣.浅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作用[J].文艺生活旬刊,2014(6):254-255.
[3]沈小冰.强化文化治理职能优化服务管理效能--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提升文化馆发展水平[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