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 要:在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过程,为了提高管理认识与水平,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实际,不断总结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希望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能够为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实践分析
现阶段,为了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料的管理能力,应该进一步落实探究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实践总结,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重视为读者服务为主,积极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具体分析如下。
1 重视优化图书馆图书管理
1.1 结合读者需求布置馆藏
之所以要在图书馆展开更多的图书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作用,更好服务人民群众,避免因图书摆放不到位而造成读者使用困难的情况。因此,如何提升图书馆馆藏布置的成效,更好迎合读者需求成为当前图书馆的关键性任务。首先,图书馆应当就自身文献资料排架的方式在图书馆醒目位置或官方网站等标注,使文献资料分类清晰、明确地展示,从而使图书馆的各类资源能够更好被获取。同时,利用好每个文献资料的馆藏地址和馆藏条形码,通过相关技术的运用,使读者更为高效、便捷地查找资源。最后,要切实发挥好当前发达的计算机互联网作用,在给读者提供借阅便利的同时,还要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将图书馆的功用性最大程度挖掘。
1.2 设置专属书架专区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下,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越发渴望,因此图书馆的职能作用被不断强化。在已有的经验之中,读者往往会在借阅工作中耗费较多的时间。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可以设置不同的专属书架专区,例如新书专区、热门书籍专区等,从而更为高效率地指引读者找寻自己需求的资源。尤其是针对畅销文献资料,图书馆应当将其放置在馆内醒目区域,更好落实图书馆引流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避免拥堵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立专区的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定期的调整与优化,例如将新书专区依据采购新书的周期重新布置,发挥专区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1.3 增强与读者的沟通,保证书刊质量
作为公共图书馆,其最大的职能作用即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文献质量,需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对读者的需求有更清晰地了解。同时,图书馆也要积极反馈到相关的职能部门,使其定向采购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全面保證文献的时新性。管理人员应当做出实时的分析,针对受众相对较小的文献进行替换。同时,图书馆还承载着社会教育单位的重要职能,所以相应的管理人员也要充分考虑当前社会所需求的教育内容,增加一定程度上的教育文献类型资料,做到更有深度地服务大众,深化我国社会公关图书馆的作用与价值。
2 数字化管理提高图书馆整体水平
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图书资源的不断丰富,图书类别越发完善的情况下,一味采用传统方法整合图书馆资源效率相对较为落后,同时读者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更新速度较慢,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将无法体现。此外,纸质化图书馆的建设也会不同程度上带来环保、经费等问题,所以数字化的图书馆基于此应运而生。所谓的数字化图书馆,是建立在当前发达的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之上,使得在读者、图书管理员以及电子化图书资源上能够更好往来运用。数字化图书馆具备两大优势,第一为降低资金运用和资源输出。第二为减少人力资源,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同时,基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因此不同区域、地方的数字化图书馆能够更为便利地交互资源,从而进一步降低采购资本。此外,在图书馆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定如资源分类、资源规整的工作,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能够有效避免过往的经验主义,使得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而且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能为图书馆带来真正的管理科学化,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使图书管理趋于合理,并且完善图书馆自身组织结构,其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乎无法估量。
3 图书馆如何优化图书借阅管理
3.1 综合运用技能,提高图书借阅管理效率
图书馆最为重要的区域即为图书借阅窗口,尽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工作往往是周而复始的机械性操作,借书、还书、整理图书资源。而保证该项工作高效率的重要前提,是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高熟练度。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在新时期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切实提升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效率和价值深度,就需要其专门的管理人员树立不断进取、不断突破的意识,从而更好提升自己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从以往的经验中不难发现,整理纸质化图书资源的时候,公揍人员时常会遇到图书大小不一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图书规整的难度,也会加大平日工作人员的业务量。基于此,为了更好辅助管理人员有序开展工作,我国推出了专门的书架整理器。整理器大多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形状类似于英语字母T,两边用于平衡、中间用于固定作用。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在整理器的作用下能够将大小不一的书籍更好规整。尤其是在整理期的作用下,即使是相对较大的开本也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翻阅,不仅提升了整理效率,还能便于读者使用。相较于传统下纯人工整理书籍的方式,在书架整理器的作用下,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图书借阅的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图书整理器还能够额外添加一定的标注,在此帮助下还能够更好落实图书资源分类工作,即使没有计算机或互联网支持,也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图书整理工作,从根本上优化图书馆的职能。
3.2 加强细节管理,提升图书借阅服务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图书馆在运营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错误观念,即认为工作人员只要将图书资源加以归类整合,就完成了本职工作。实际上,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作为社会公共单位更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妥善的服务与帮助。只有工作人员的服务到位,才能更好全方位提升读者满意度。因此,在平日的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读者的爱护,并且真正树立工作人员的关心意识,体现图书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
例如,针对部分大型的图书馆所设立的报刊阅览室,图书馆应当配备有专门的读者服务箱,拜访一定如记号笔、剪刀、胶水等常用的工具,从而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尽管该项工作相对较为简单和容易,但是在这样不经意的服务下读者能够更好感受到来自图书馆的温暖与关怀,自然能够拉近群众与图书馆的距离。又如,图书馆应当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性化管理,为广大有需求的人士开通专门的服务。针对老幼病残等需要帮助的群众,图书馆应当不动声色地为其专门展开记录,尤其是行动不便的群众,可一定程度上开展上门服务,从而搭建绿色读书通道,给予其最大程度上的图书馆需求,通过图书馆传递来自社会的温暖与服务。针对学习欲望强烈的青少年群体,图书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组织爱心捐献的活动,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接触到优质的课堂以外学习内容,不仅提升其学习的效果,还能更好感知到来自社会的支持,未来更好贡献其力量与社会之中。
3.3 利用好计算机,推进借阅管理的信息化
图书馆在信息时代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图书借阅管理中充分考虑对计算机的利用,从而加强图书馆图书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最大限度开发文献资源,提高图书借阅管理质量,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推进图书借阅管理的信息化。例如,图书馆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订一套属于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在采购全新图书资源的时候,做到实时化引入图书资源。同时,要搭建好互联网平台,广泛听取来自不同领域的读者声音,切实了解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从而为图书馆的各项调整与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除了在书籍资源上引进信息化技术以外,在日常的图书馆工作之中也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要出台专门的信息化体系,一旦有全新的书籍引入能够做到第一时间的上传与校對,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尽快享受到来自图书馆的服务,提升工作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图书馆应当对已有的纸质化资源做出应有的筛选与整合,通过电子扫描等技术,将纸质化的资源转化为信息化的资源,从而更好丰富图书馆的资源内容,并且为后续我国图书馆全面电子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更便于广大读者更好取用图书馆的资源,不再收到来自空间、时间上的束缚,深化公共图书馆在我国社会的职能作用与深度价值。
3.4 强化基层图书馆员工素质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保证现代化图书馆工作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根本因素。所以,在图书馆专项数字化、信息化的过程之中,其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实摒弃自身的传统工作思维,学会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来完成日常的任务。首先,图书馆应当重点培育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遇到问题或读者的困难不能被动处理,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切实为读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全面帮助图书馆目前向信息化调整的方向努力。其次,要深度培训工作人员的综合意识。尽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意义,但任何的培训工作不能仅流于表面,而是要切实发挥其作用。在进行培训后,应当出台一定的考核机制,用以更好检验工作人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要将平日如服务态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纳入工作人员薪酬制度的考核之中,从而更好驱动其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措施。
3 结束语
总之,在有效的分析过程,研究人员要深入图书馆管理工作实际,重视提高专业能力,从多角度进行实践总结,以此确保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读书资源,保证人们的阅读质量,最终实现其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娜.云计算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35-36
[2]李忠锋.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8(22):152-153.
[3]李性明.浅谈图书管理制度改革与发展[J].才智,2018(33):250.
[4]国嫣.互联网背景下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138-139.
[5]臧鲁燕.信息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