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失衡研究

2019-03-22 02:37孙强谢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影响力

孙强 谢宇

摘要:针对当前服务贸易研究中偏重个体属性指标的现实,以世界银行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全球服务贸易网络模型。在无权网络中,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明显核心—边缘特征,且网络密度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联系紧密且稳定;发展中国家贸易网络松散且不稳定。特别是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密度上升、聚集效应增强的特点,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则与此相反。在加权网络中,美国、中国及印度等国的影响与地位较为突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应推动各国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度,维护WTO权威性,实施服务贸易多元化,以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均衡、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服务贸易网络;影响力;发展不平衡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9)02-0047-10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服务贸易规模得到极大提高。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1980—2017年,世界服务贸易规模由8 434.32亿美元增长至105 328.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1%,超过同期货物贸易规模的年均增长率(6.05%),服务贸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其中,60%以上的服务贸易额均来自少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参与明显不足,其规模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为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均衡发展,WTO将服务贸易自由化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并明确提出促进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但由于各国服务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强渗透性等因素导致GATS框架下服务贸易自由化并未取得预期成果。因服务贸易自由化比货物贸易自由化的收益大[1],因此区域服务贸易协定(RTA)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四国发起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拟在小范围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2016年,TPP成员国达到12个并正式签署TPP协定;但2017年1月美国退出TPP,并且2018年3月日本、澳大利亚等11国签署CPTPP。此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于2012年发起《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但直到2016年12月第21轮谈判结束仍有诸多分歧没有得到解决。由此可见,全球多边及诸边服务贸易协调机制及其效果有待提升。现有服务贸易协定不仅没有快速有效地解决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所面临的问题,还导致各个协定的不同规则交织在一起,加剧了全球服务贸易的“意大利面条碗”现象。

全球服务贸易规则推进状况是世界服务贸易格局发展的直接反映,如较高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标准能够为发达国家带来较高收益,而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收益则相对有限[2],因此众多经济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达成了服务贸易RTA。在WTO成员中,除蒙古外的所有成员都签署了区域性贸易协定[3]。可见,完善多边协商机制、建立多边协商平台以加强规则层面的协调与沟通,对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均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参与能力。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以“五通”为主要内容,以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目标,这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贸易参与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机遇。倡议吸引了60余个经济体参与,但多数国家服务贸易发展能力仍然较弱,传统服务贸易发展大国未参与其中。这既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更不利于解决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因此,从世界整体格局角度对当前服务贸易参与国参与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既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又能为全球服务贸易多边协商机制完善提供思路。

目前,有关服务贸易的研究多集中于服务贸易个体属性指标方面:(1)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如Grünfeld等(2003)认为服务贸易壁垒的日趋复杂严重阻碍了服务出口的发展[4];Gani等(2013)分析了国内商业环境指标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5];Guillin(2013)验证了服务贸易协定对服务贸易的积极作用[6];Nath等(2017)则证实信息和通信技术对服务贸易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贡献[7];各国创新能力和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差悬殊(王晓红等,2018)等[8]。(2)贸易结构及区域分布等方面,如周少芳(2014)认为,世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保持同步增长,传统服务贸易增长趋缓,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9];涂远芬(2016)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正逐步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的价值链在不断向高端延伸[10]。此外,发达国家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并保持顺差,欧盟、美国仍居绝对优势,但发展中国家作为服务贸易新生力量,正在改变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利益格局(赵瑾,2015)[11]。上述研究为深化对服务贸易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奠定了基础,但既有研究集中于单个国家或国家间的比较分析,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律。而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为个体的多主体间商业行为。经济学家也很早就提出了全球贸易网络的概念(冯帅,2014)[12],Benedictis等(2011)认为:国际贸易作为一个复杂的网络,不可能在毫无损失中被分割成个体节点进行研究[13]。因此,一国对外贸易的收益大小不仅与本国开放程度有关,也与贸易伙伴国的数量和贸易网络整体格局有关(徐正中,2012)[14]。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不仅存在着如何修正以适应服务贸易特殊性的要求,而且该理论关注的是贸易网络中个体属性指标及其比较,没有注意到贸易关系的整体格局,因此必须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弥补研究中的不足。目前,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将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以贸易关系整体性和網络节点间关系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但主要集中于货物贸易网络的研究[15-24]。针对服务贸易网络的分析则仍鲜见,姚星等(2016)以SNA为基础,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服务进出口发展的影响[25];杨晨等(2017)研究了亚太范围国际服务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26];许和连等(2018)构建了离岸服务外包网络与服务贸易增加值网络,研究了承接国在离岸服务外包网络中的地位对其在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网络中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27]。在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背景下,不仅要对各国服务贸易个体属性指标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主要贸易国发展状况,更应对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结构及演变历程进行深入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服务贸易网络发展规律、特征,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以更有效地提升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利用SNA方法对全球服务格局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迫切性。

一、全球服务贸易SNA模型构建与分析指标

“社会网络”是由作为节点的行动者及其间的关系构成的集合。在贸易领域,以贸易参与国为节点,以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为边,由此构成完整的贸易网络。其中,各国之间的贸易量可用于衡量国家间贸易关系强度。因此,可以采用SNA方法构建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并在此基础上从各国间贸易关系和贸易强度两方面对各国服务贸易地位进行评价。

(一)全球服务贸易SNA网络模型构建

根据SNA方法,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可以分为服务贸易无权和加权两类网络,即G1=(Ni,Nj,A)和G2=(Ni,Nj,A,W)。其中,Ni=[ni]为i国的服务出口向量,Nj=[nj]为j国的服务进口向量。A=[aij]为邻接矩阵,表示两节点是否连通,即i国是否向j国出口,如是,aij=1,否则aij=0。W=[wij]为双边贸易额权重矩阵,矩阵W中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贸易量。

笔者以世界银行服务贸易数据库中2005年、2008年和2011年3个年度数据为基础,构建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并分析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变动规律。数据库中具有明确贸易对象国的国家有180个,包括北美洲国家24个、南美洲国家11个、欧洲国家42个、亚洲国家48个、大洋洲国家6个、非洲国家49个,样本广泛,可代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基本状况。本文以最近的2011年度数据为例,利用UCINET6.0对服务贸易网络进行可视化,得到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结构拓扑图(见图1):网络中的节点为样本国,共180个;网络连边为国家间贸易关系,共3 527条;箭头方向为服务在国家间流动方向。

2011年,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为使结构更加清晰,采用块模型分析法[28]对180个国家进行划分,其中欧洲国家多处于核心位置(第四板块,三角形),部分欧洲国家与部分亚洲国家次之(第三板块,圆形),其余大部分国家处于服务贸易网络的边缘(见表1、图1)。

从整体上来看,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呈现以欧洲国家为核心的发散状:首先,从贸易关系看,板块内部关系和板块间关系数量分别占总贸易关系数量的32.32%和67.68%,这表明各板块间贸易关系相对密切。其中,第四板块不仅内部发生的贸易关系最多,而且和其他板块之间的联系也最为密切。第四板块发生的板块间贸易关系占所有板块间贸易关系的98.87%,即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呈以第四板块为核心的星型特征。其次,从贸易量看,板块内部贸易量和板块间贸易量分别占总贸易量的49.97%和50.03%。其中,以欧盟国家为主的第四板块发生的内部贸易量在板块内部总贸易量中占比高达90%以上,在全球总贸易量中占比为45.21%,即欧盟内部贸易量约达到全球总贸易量的一半。此外,与板块内贸易量相比,第四板块于板块间贸易量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其在板块间总贸易量中占比高达99.97%。最后,无论从贸易关系角度还是贸易量角度,第一、二板块均位于网络边缘地带。

在此基础上,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①,笔者将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结构拓扑图分解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服务贸易网络结构拓扑图(见图2、图3)。两类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首先,发达国家之间服务贸易关系较为均衡且紧密,具有完备网络特征;其次,结合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结构拓扑图发现,发达国家通过少数国家与全世界建立起间接联系;再次,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大多数国家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服务主要从少数几个国家出口到多数国家,如俄罗斯、巴基斯坦(见图3)。综合三个网络拓扑图信息可知: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完备的网络结构,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却依赖于少数节点国家,因此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GATS停滞不前、TISA及RTA方兴未艾的现状做出了充分的解释。特别是,当前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结构表明:WTO-GATS提出的“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原则在贸易实践中的贯彻落实是解决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困境,提升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均衡性的关键。

(二)全球服务贸易SNA模型分析指标

全球服务贸易网络模型分为无权网络和加权网络两类,其中前者只考虑国家之间是否存在贸易关系,而后者则在贸易关系基础上引入了贸易量作为衡量国家间贸易关系的权重。因此笔者将从贸易关系和贸易强度两个角度对全球服务贸易网络进行分析。

1. 服务贸易关系分析指标。首先,采用网络密度、平均距离、平均度数和聚类系数等指标[28]对2005、2008及2011三个年度国际服务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准确把握全球服务贸易网络格局变化特征。其次,选取点度中心度和卡兹影响力指数[28]对各节点国家在网络中的重要性进行判别。在贸易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点联系的广泛性;二是节点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在贸易网络中,连通性可被视为影响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较好的连通性可以提高贸易效率、减少贸易摩擦、弱化贸易争端。中心节点既是网络构建的核心,也是网络最脆弱的地方。点度中心度越高,证明该点对网络连通性的贡献度越大,在网络中的位置越重要。但该方法在衡量一国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时存在弊端——只考虑了直接关系,忽视了间接关系。在现实贸易网络中,若i国和j国之间存在進(出)口贸易关系,j国和k国之间存在进(出)口贸易关系,i国和k国之间虽然没有直接贸易,但通过j国也存在间接的贸易关系。此外,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象国可能较少,但这些贸易对象国却与其他国家存在着广泛的贸易关系;同时还可能存在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象国虽然较多,但贸易对象国都是只与本国相连的贸易小国的现象。因此,卡兹影响力指数可以更加全面衡量贸易国的影响力。

2. 服务贸易网络强度指标。以各国间贸易关系为基础的无权网络分析考虑了网络外在结构特征,但却忽视了网络中流动的内容。很明显,更多的贸易量不仅是各国追求的目标,更能形成对全球贸易的重要影响。因此,无权网络忽略了不同国家因贸易量的差异而产生的影响,而加权网络不仅考虑了各国间贸易关系,还考虑了不同国家间的贸易量,即贸易关系强度,更全面地反映了各国间贸易关系与贸易国在网络中的影响。

二、全球服务贸易无权网络的特征分析

无权网络相关指标在年度间的变化反映了服务贸易参与国间关系的整体特征。2005—2011年,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密度小幅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关系数量下降。此外,影响力相关指标显示,不同国家之间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幂律分布特征,且以间接影响力为主。

(一)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密度逐年下降,不同类型国家网络特征差异大

从世界范围看,2005—2011年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密度及各主体平均度数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其中发达国家相对稳定,但发展中国家降幅明显;网络距离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节点平均距离多年来约为2(见表2),即平均每对贸易参与国都需要通过一个国家来建立间接贸易关系。通过UCINET6.0计算发现,该网络各年聚类系数均显著大于同规模的随机网络,表明该网络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因此,整个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短路径、高聚类的特征,即世界服务贸易呈现出以少数国家为核心的集聚效应。

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统计结果显示:其网络密度大,年度间系数均值约为1,远高于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密度。这表明:发达国家之间服务贸易关系密切,几乎任意发达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服务贸易往来。但对比三个年度的数据发现,发达国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网络密度与聚类系数最高,即各国间稳定、完备的服务贸易网络关系可能是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反观发展中国家,不仅各指标严重低于发达国家,如网络密度不足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平均度数约为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聚类系数在2011年甚至仅为发达国家的二十分之一;特别是与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期间提升服务贸易关系密切程度行为相反,发展中国家在此期间密度降低、聚类系数达到最低(见表1)。

此外,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的聚类系数分别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200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系紧密。而在之后的2008年和2011年,发达国家内部依旧紧密,但全球范围及发展中国家内部服务贸易关系逐渐减少。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为:随着各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既有服务贸易规则没有发挥期望作用,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因此,各国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特别是WTO成员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相对于发达国家可以享受更多的福利、承担较少的职责,从而引发了发达国家对WTO-GATS的不满;但发达国家又始终把握贸易规则制定权,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导致最不发达国家被边缘化,南北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态势,阻碍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二)各国服务贸易影响力差距悬殊,网络无标度特征明显

1. 点度中心度呈幂律分布,服务贸易关系拓展能力两级分化。根据网络和数据特征,将点度中心度分为点出度和点入度,点出度表示服务贸易出口关系数量,点入度表示服务贸易进口关系数量。观察全球各年的点度中心度分布图,发现该网络中各节点点度中心度差距悬殊(见图4、图5)。

首先,对比同年的点出度和点入度(见表3、表4)发现:(1)全球各国点出度、点入度排名在各年度大致相同,这意味着贸易大国进出口能力高度相关;(2)在不考虑贸易量的情况下,亚洲的巴基斯坦与欧洲各国的出度和入度均位居世界前列,与世界各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3)每年均只有30%~40%的国家的出度或入度超过了对应年份的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的平均度数,其中发达国家均位居前列,说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水平相似,而发展中国家各国贸易水平差距悬殊,即全球各国进出口贸易关系发展能力极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

其次,对比不同年的点出度和点入度(见表3、表4)发现:(1)全球服务贸易整体网络的点出(入)度总和逐年降低。2005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总服务贸易关系高达6 499个,2008年则骤降到4 210个,至2011年持续减少到3 527个。笔者认为,除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发达国家贸易影响力形成挑战,由此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原有的协定不足以处理日益复杂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各类问题,从而导致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关系持续减少。(2)多边贸易机制对贸易国伙伴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如巴基斯坦由2005年的第81名跃居到2008年的第1名与2011年的第2名,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国在2005年根据贸易伙伴国提出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要求,制定并实施了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和最惠国豁免清单等措施,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来看,巴基斯坦、俄罗斯及以多数欧洲国家在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在服务贸易网络中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2. 卡兹影响力差距悬殊,各国普遍以间接影响力为主。上述点度中心度考量了各国对全球服务贸易网络连通性的贡献度,但不足以全面衡量各国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全球服务贸易网络错综复杂,各国在进行直接贸易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间接贸易关系。因此本文采用卡兹影响力指数全面衡量各国在网络中的综合影响力,其中进口方面的影响力可以理解为本国的被拉动度,出口方面的影响力可以理解为本国的推动影响力。通过计算,各国进、出口影响力高度相关,因此本文以出口影响力为例进行分析。

纵观全球三个年度的卡兹指数图(见图6)发现,横向看,各国间服务贸易影响力参差不齐;纵向看,卡兹影响力指数逐年下降。为更清晰地了解各国在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的影响情况,笔者以2011年为例对各国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构成进行分析(见图7)。结果显示:首先,各国综合卡兹影响力差距懸殊,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凭借其极高的贸易伙伴国数量名列前茅;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凭借其紧密的服务贸易关系紧随其后;而高达60%以上的国家卡兹影响力接近于0,即在网络中处于边缘地带。这说明大部分国家服务贸易能力较差。其次,在卡兹影响力较大的国家中,除俄罗斯、巴基斯坦、白俄罗斯和几内亚比绍少数国家外,其他国家的卡兹影响力均以间接影响力为主。结合网络整体特征表明,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与众多经济发展落后国家服务贸易联系桥梁。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作为卡兹影响力排名靠前的两个国家,其直接影响力大于间接影响力,这是因为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不仅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服务贸易往来,还与众多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服务贸易关系,大量的直接贸易关系使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在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的卡兹影响力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三、全球服务贸易加权网络格局分析

加权贸易网络分析在无权贸易网络基础上考虑了各国间贸易流量对网络的影响,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整体格局。加权网络指标的分析表明,贸易量对贸易网络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美国、中国及印度等服务贸易大国在加权网络中体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当前格局中,贸易关系与贸易量之间存在失衡状态,即贸易关系大国与贸易量大国分离成为普遍现象。

(一)贸易权重影响大,发达国家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加权网络中,以贸易量为权重衡量节点强度并用来描述各国在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对比无权点度排名可知,贸易流量对各个节点国家在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具有较大影响。如在无权贸易网络中强度并不显著的美国,在服务贸易加权网络的节点强度排名中位列第一名;其他在全球服务贸易无权网络的节点排名中未上榜国家如日本、西班牙等也分列贸易强度排名前列;而此前在全球服务贸易无权网络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巴基斯坦及俄罗斯则由于较小服务贸易量而未能进入全球服务贸易加权网络节点强度排前10名。中国和印度由于巨大的服务贸易流量而在加权网络中体现了较大的影响力,且排名逐年上升。但是,中印两国在贸易网络中影响力同步上升的过程中也体现出较大差异:中国出强度明显弱于入強度,印度则出强度明显强于入强度(见表5),即中国主要通过大量进口提升其在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而印度则通过大量出口提升了在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

(二)各国实力差距大,贸易关系与贸易量不成正比

导致各个节点国家在全球服务贸易无权网络与加权网络强度排名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在于:首先,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服务业水平,使其服务贸易产品拥有不可替代性,在各个服务行业都存在竞争优势,从而促使这些国家成为了服务贸易大国。其次,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生产性服务贸易为主体,但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实力等原因,众多发展中国家不具备与发达国家进行服务贸易的经济条件。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及中国和印度虽然贸易对象国相对较少但对外服务贸易量很大,且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实力、服务业水平相当的国家,而俄罗斯和巴基斯坦贸易对象国众多,总贸易量却相对较少。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在全球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攀升的同时,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密度、平均度数及聚类系数却逐年下降,即贸易关系数量持续减少。通过对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分解发现,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网络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完备网络特征,并且各项指标相对稳定;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则为典型的星型特征,且各项指标值逐年递减。特别是在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发达国家间贸易网络更加紧密,而发展中国家间则最为稀疏。

第二,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影响力较大节点以发达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普遍较弱。其中无权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俄罗斯与巴基斯坦以直接影响力为主,而影响力较大的发达国家则普遍以间接影响力为主。这说明,发达国家通过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间接贸易关系,从而维护了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的整体性。因此,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稳定性较差。

在考虑了各国间贸易量后,全球服务贸易加权网络呈现出与无权网络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加权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节点与无权网络中存在较大差异,在无权网络中影响力表现并不优秀的美国在加权网络中影响力最大,中国与印度在加权网络中也表现优异,且影响力逐年上升。此外,以欧洲国家为主体的板块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网络的核心,并与其他板块形成星型结构。

笔者利用社会网络方法(SNA)构建了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从关系角度对全球服务贸易格局进行了分析,为将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引入服务贸易研究进行了初步尝试。但是,本文也存在着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之处。首先,世界银行服务贸易数据库过于滞后,无法对当前服务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及时反映,如最新的数据为2011年,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其次,由于统计问题,当前服务贸易中具有明确目的地的贸易量仅占到全部贸易量的64%,因此存在丢失信息的情况;再次,基于结构特征的研究并不能对贸易网络演进的动力学给出合理解释,因此未来应加强对服务贸易网络动力学的研究。基于此,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1. 推动各国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度。目前,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失衡现象严重,发达国家处于服务贸易网络核心部分,网络密度大,但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网络边缘地带,缺少服务贸易参与机会。中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建设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目标,并且同时涵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助于全球服务贸易的均衡发展。因此,各国应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度,使之成为全球参与体制的典范,为国际服务贸易平衡发展贡献力量。

2. 维护WTO权威性,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生产性服务贸易为主体,但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不存在与发达国家甚至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服务贸易的需求及经济条件。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着重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为自己更多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创造机遇。但众多RTA的出现在弥补WTO-GATS规则不足、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区域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服务贸易遭遇“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因此,在美国单边主义频发、WTO由于自身改革滞后陷入困境之际,鉴于欧盟国家在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的核心位置,同时鉴于中国和欧盟已经成立了WTO改革工作组的事实,应加强与欧盟的合作推进,尽早提出共同改革方案。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立足长远,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维护WTO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强WTO的政策审议功能、谈判功能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功能,才能有效解决WTO-GATS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平衡发展。

3. 中国应大力实施服务贸易多元化,努力提高网络完备性。2005—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量持续扩大且位居前列,进出口总额由1 683亿美元增长至4 488亿美元,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由3.34%增长至5.25%,但在此期间贸易对象国数量却由60个下降到35个。由此导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无权网络中点度中心度与影响力都较弱,但在加权网络中则表现较为突出,并且逐年上升。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量的增长显著优于贸易关系的增长。因此,中国应注重贸易关系的扩大。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应首先践行倡议的精神,积极拓展与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将发展经验与适用技术通过服务贸易带给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发展中大国的优势与责任担当,为服务贸易网络中边缘国家融入全球服务贸易提供机遇,为提高网络完备性、平衡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提升全球各国抗危机能力而努力。

4. 加强服务贸易统计研究的国际协调,提升整体性认识水平。虽然服务贸易统计的国际协调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也存在着数据滞后、不同数据库之间统计指标口径差异较大以及各国数据填报质量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国际服务贸易研究的深入与研究成果有效性的提升设置了障碍。因此,应加强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国家协调,提升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研究工作奠定基礎。此外,贸易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以网络中个体节点属性指标为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国家间竞争力比较,忽略了各个节点国家在网络中的协同,由此导致国际服务贸易及其多边协调机制发展困难重重、纠纷不断。复杂系统及其同步性的研究在其他领域也相当成熟,近年来该理论在经济、社会领域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因此,在服务贸易研究中,应积极引入复杂系统相关理论、模型与方法,提高从整体观角度对服务贸易发展的认知水平,以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均衡、健康发展。

注释:

①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统计,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共28个,分别是: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瑞士、捷克、德国、丹麦、西班牙、芬兰、法国、英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冰岛、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荷兰、挪威、新西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瑞典、美国。

参考文献

[1]蔡杰,蒙英华.贸易自由化福利收益模型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7(5):84-90.

[2]郑朝阳,刘晨阳.TPP商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果分析[J].亚太经济,2016(2):51-57.

[3]曾令良.区域贸易协定新趋势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负面影响与中国的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社学科学版),2015(3):59-67.

[4]Grünfeld L A,Moxnes A. The intangible globalization:Explaining the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R].Norweg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Working Paper,2003.

[5]Gani A,Clemes M D.Modeling the effect of the domestic business environment on services trade[J].Economic Modelling,2013,35(5):297-304.

[6]Guillin A. Trade in Services and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Do Negotiations on Services Have to be Specific?[J].World Economy,2013,36(11):1406–1423.

[7]Nath H K,Liu 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and Services Trade[J].Information Economics & Policy,2017(44):81-87.

[8]王晓红,柯建飞.全球服务贸易形势分析及展望[J].国际贸易,2018(1):52-59.

[9]周少芳.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经贸探索,2014(4):54-64.

[10]涂远芬.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商务,2016(1):17-27.

[11]赵瑾.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格局与新特点[J].国际贸易,2015(4):45-58.

[12]冯帅.复杂贸易网络结构分析与核心子网抽取算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4.

[13]De Benedictis L,Tajoli L.The world trade network[J].The World Economy,2011,34(08):1417-1454.

[14]徐正中.国际贸易网络演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15]Reyes J,Schiavo S,Fagiolo G.Assessing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using random walk betweenness centrality:The cases of 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J]. Advances in Complex Systems,2008,11(5):685-702.

[16]De Benedictis L,Nenci S,Santoni G,Tajoli L,Vicarelli C. Network Analysis of World Trade using the BACI-CEPII dataset[J]. Global Economy Journal,2014,14(3-4):287-343.

[17]张勤,李海勇,马文杰.入世十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角色与地位演变轨迹[J].商业研究,2013(5):38-46.

[18]华晓红,宫毓雯.中国制造业在亚太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基于增值贸易数据测度[J].国际经贸探索,2015,(12):45-59.

[19]郑军,张永庆,黄霞.2000—2014年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演化[J].国际贸易问题,2017(3):154-165.

[20]刘林青,谭畅.国际贸易中出口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家空间的社会网络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6(6):15-27.

[21]许和连,孙天阳,成丽红.“一带一路”高端制造业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指数随机图分析[J].财贸经济,2015(12):74-88.

[22]马远,徐俐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天然气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J].世界经济研究,2017(3):109-122.

[23]高菠阳,李俊玮.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演化特征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7(1):1-11.

[24]种照辉,覃成林.“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網络分析方法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7(5):16-28.

[25]姚星,吴怡,吴钢.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服务贸易网络结构动态演化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6(9):84-95.

[26]杨晨,王海鹏,韩庆潇.基于SNA方法的国际服务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来自亚太地区的经验证据[J].国际商务,2017(6):65-75.

[27]许和连,成丽红,孙天阳.离岸服务外包网络与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提升[J].世界经济,2018(6):77-101.

[28]斯坦利·沃瑟曼,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艾 岚

Research on the Unbalance of Global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NA

Sun Qiang,Xie Y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44,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reality of emphasis on individual attribute indicators in current service trade research,this paper builds a global service trade network model based on the World Bank database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SNA). In the unweighted network,the global service trade network presents obvious core-edg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network density shows a downward trend. The service trade network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s closely linked and stable; the service trade network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loose and unstable.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the service trade network of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creasing density and aggregation effect,while the service trade network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opposite. In the weighted network,the influence and status of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China and India are more prominent. The un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s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the sustained and stable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s trade. Therefore,we should improve  initiative participation on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maintain the authority of WTO,implement service tradediversification,to promotebalanced,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trade in services.

Key word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ervice trade network,influence,unbalanced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分析影响力
关于公布我刊2020年高影响力论文的通知
让激情更具影响力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新浪微博娱乐明星的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