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报
水质变好了,交通更方便了,广场上老旧的健身器材也换新了,空地上的绿植栽好了、自行车棚里的废旧自行车清理了……
目2018年《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 - 2020年)》(以下简称“回天地区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后,昌平区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以下简称“回天地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集中发力,回天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
那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霍营街道一处居民区,一座商业综合体,经过业态重组提升后投入使用,如今这里聚集了居民日常所需的早餐、生鲜、日用百货,同时还搭载了修锁、洗衣等便民服务,一站式满足消费者生活购物和日常服务需求。“以前我们买菜,都得上小辛庄上平西府那边去买,现在这里开张以后,买菜、水果、肉都能一站式买齐了。”昌平区霍营街道居民说。
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社区居民看得见、感受得到,更享受到了实惠。目前,“回天地区”清水园、华龙苑北里、佳运园等20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工程已完成,年置换水量达142.4万立方米,受益人口达5.4万人,一举解决了长期以来水质发黄、有杂质的问题;10所幼儿园实现普惠园收费,提供学位2990个;中滩村路与陈营东桥顺接工程已经完成并通车,周边居民可通过陈家营东路直抵安立路,向南至北五环,缩短了天通苑南街道居民绕行立水桥进城的距离,减轻了早晚高峰时段立水桥的车流压力;中滩村110干伏输变电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实施相应的10干伏切改工程,优化了东小口地区10干伏网架,加强了昌平东南部地区110干伏及10干伏电网结构,提高了该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
近5万人参与“回天有我”
2018年8月25日,“回天地区”19个社区党支部发起倡议,呼吁居民们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争做文明社区的践行者、美丽社区的建设者、健康社区的参与者、和谐社区的维护者。
活动启动以来,126个社区(村)全部加入,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群众达4.7万余人次,并形成了“回+绿跑”“观里好人”“聚力天通苑”等特色品牌,营造了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市领导与1 7个市级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主动送政策、送项目、送服务进社区,并出台《领导干部参加“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制度》;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也带头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深入社区调研走访,截至2018年12月29日,通过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党员群众代表意见建议260件。
针对群众座谈反映强烈的社区违建、“门前三包”、物业管理三项突出问题,昌平区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带头自拆违建,主动参与“门前三包”检查劝导、物业管理民主协商,形成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强大合力。
“回天有数”计划解决职住失衡
2017年9月,昌平启动了“回天有数”一期计划。这个计划,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全面精准的大数据监测平台,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科技手段破解城市治理、社会治理难题,不断提高智能化、精细化治理水平。 经过一期大数据分析,“回天地区”是京北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其中50%以上为20岁至40岁的青年人,他们日常工作的地方却分布于西二旗、中关村、望京、CBD等地。数据显示,“回天地区”职住比只有0.5,而北京其他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则接近甚至大于0.6,职住失衡成为“回天地区”最主要的短板。
在大数据支持带动下,“回天地区”悄然发生着变化。为了让这里的年轻人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从2017年起,区政府联合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在回龙观西侧打造集智慧办公、创新商业、人才公寓、文化社交、民生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昌发展·龙域中心”,通过引入智能硬件、大数据、Al等硬科技项目创业团队,吸引了众多的创业项目入驻,带动近2400人在家门口就业,基本实现职住平衡。
2018年6月28日,“回天有数”二期工程正式启动,通过构建动态指数体系来认知和感知城市,吸引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社会公众力量参与到“回天地区”社会治理中来。
穆昊星/部分摄影
一周信息
青少年春晚
唱响青春梦想
近日,“乘时代东风、燃青春梦想”2019昌平青少年春晚举办。本次晚会由团区委、区文委、区教委、区传媒中心、区青联联合主办,回龙观社区网等承办。
活力四射的群舞《花儿迎春开》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街舞串烧、民族舞串烧瞬间燃爆全场,唯美的古筝群奏、铿锵的京韵大鼓、充滿力量的武术表演彰显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情景对话《与爱同行》讲述了昌平区青少年与对口帮扶地区小伙伴之间的深厚友谊,《观里好人赞》以快板形式歌颂“回天地区”的好人好事,《回天有我》手势舞号召群众加入“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中,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2019年昌平青少年春晚去年9月启动报名。全区共1000余名青少年通过线上线下报名,报名节目达196个。
“昌平健身地图”
全面上线运行
日前,经过近5个月的开发、录入、调试、试运行,区体育局推出的“昌平健身地图”全面上线运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居民可在微信中搜索“昌平体育”微信公众号并添加关注,进入后点击右下角的“健身地图”即可进入主页面。地图覆盖全区20个镇(街),分为球类、游泳、冰雪、健身路径和综合类五大板块。选择任一健身类别,地图界面即显示全区所有相关场馆信息,居民还可直接搜索想去的场馆和健身路径了解具体信息。
据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昌平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内公共服务体系。2018年,区体育局完成了67套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新建工作,对未更新器材进行了维修,对所有健身器材进行了投保,全民健身设施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然而,由于广大居民对这些运动场所的了解不足,致使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昌平健身地图致力于为健身人群打造一个15分钟的健身圈,让广大居民更快找到离自己近、满足自己需求的运动场地。”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