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不可纵,知止知足

2019-03-22 08:26王正
月读 2019年3期
关键词:汉武帝秦始皇

王正

中国古人对“满招损,谦受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损益、盈亏变化之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历史,正如司马迁所言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所以古代中国不仅有悠久的修史传统和大量的历史文献,更有从历史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智慧启迪和哲学思考。春秋时期道家创始者老子曾在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一职,他在阅读大量文献后,悟出了“知其白,守其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知足之足,常足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反者道之动”等处世智慧,同时又抽象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命题。颜之推作为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杰出代表,当然也熟知历史文献和前贤哲思,而且他的一生历经了南朝梁、西魏、北齐、北周、隋等几朝兴衰,亲历了当时社会的剧烈变革,因而对损益、盈亏等变化之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在教育家族子弟的时候,特别指出人要知止、知足,否则必将招来祸患。

周穆王西游拜王母雕像

顏之推引用《礼记》中的“欲不可纵”,意在指出人的欲望往往是无穷无尽的,但人生中所能得到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如果放任自己的欲望、无限追求的话,将会给自己招致可怕的噩运。他举例说,帝王可以算是能够获得最多资源的人了,尤其是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这种开疆拓土的雄才伟略之君,更是将资源的获取量拓展到了极致:周穆王曾北伐犬戎、西征昆仑、东讨徐淮、南攻诸蛮,大大开拓了周朝的疆域;秦始皇更是统一了中国,所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汉武帝则数征匈奴、开拓西域,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中亚、西亚的影响力。但是,他们这种过度开辟和扩张,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呢?周穆王因长期出征、不在中央理政,最终导致朝政日渐松弛,在他去世后不久,周朝就盛极而衰了;秦始皇则因为以暴政凝聚天下之力而不知与民休息,所以在他死后十余年秦朝就灰飞烟灭了;汉武帝在文治武功的强大成绩下变得骄纵自傲,结果酿成巫蛊之祸,痛失太子,使得西汉的统治出现危机,甚至开始走下坡路。所以颜之推说,像他们这样占有更多资源的君主,如果不对自己的欲望加以节制,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而对普通人来说,就更应当节制欲望、戒骄戒傲了。

颜之推认为,天地之道是满溢则必然流损,充盈则必然伤折,故而人一定要知足、知止,这样才能避免可能遭受的祸患。他对自己的子孙强调说,人生在世,穿衣吃饭等各种生活追求都要量力而行,以温饱为目标即可,不可追求过度奢靡的生活。其中,颜氏先祖颜含的一个教导是颜之推认为应当被颜氏家族遵循下去的准则:“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这是说,颜氏一族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祖上并没有大富大贵之人,因此以后若出去做官,要限定在二千石的俸禄范围内,不可希求太大的官职,同时子弟结婚不要贪恋豪富大族,只要找和自身一样的诗礼传家之子女即可。在这条祖训的基础上,颜之推又对家族人员的具体生活进行了一些规定:二十口人的士族之家,仆从不可超过二十人,所拥有的田产数量至多十顷,屋子以实用为本,不可过高过大,出行以步行为主,不必使用车马,积蓄的财产要适可而止,有余的部分应该用来作慈善,以资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些数字我们现在看来可能已经觉得奢侈了,但对于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来说,颜之推所提到的这些数字却是极其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的。

更为可贵的是,颜之推不仅是如此认知的,也是如此践履的,从而做到了知行合一。他曾做到黄门侍郎的官职,是门下省的副官,具有相当的实权。但颜之推在任上,恪尽职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骄纵与淫奢。同时,他也看到了很多人前几日还身居高位、执掌大权、不可一世,几天后便身败名裂、尸填沟壑。这些人大多为官时不知节制,整日追求财富和更高的地位,结果在落魄覆亡之时,想要像颜回那样在陋巷中箪食瓢饮也不可能了。因此,颜之推告诫子孙们一定要“慎之哉!慎之哉!”要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欲望,知道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满足、安适于这个恰当的状态。

这种知止、知足、节制欲望的智慧,是颜之推总结历史以及当时的现实得出来的。它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习得和运用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体察和反思自省,从而在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也对子女的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汉武帝秦始皇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汉武帝好推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甘罗巧辩秦始皇
秦始皇忆师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关于汉武帝在位时间的辨析
汉武帝流泪
树为何名
秦始皇拜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