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

2019-03-22 21:12:01李聪聪长沙医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6期

李聪聪 长沙医学院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以其快捷、方便等特点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在大学校园里,“人手一机”基本实现。面对这一新情况,辅导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开辟沟通的新途径。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所言,它有别于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的媒体,利用数字、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向人们提供、传播信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博客、电子邮箱、手机报、网络游戏等都可以称得上是新媒体。

二、研究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带来影响的必要性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成为他们交流情感、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它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新媒体的出现正好符合他们的特点。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代表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由此可见,研究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也不例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应用的不断延伸,对大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1)拓展充实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的速度更快,信息更加丰富,大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知识信息。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新了学习理念。新媒体时代的教学主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老师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可以向学生传授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大学生选择了网络教学,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

(3)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具有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新媒体正好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1)学生主动性不强。有些学生由于自律性差,为了偷懒,作业基本上都是通过网上搜索完成的,这极易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

(2)迷恋于网络。有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过度的放松自我。为了排解寂寞,他们往往选择了网络,在网络中寻找刺激。他们往往沉迷于玩吧不可自拔,甚至荒废了学业。

(3)道德判断力下降,价值取向混乱。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的特点,其中不缺乏有害信息。加大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扭曲,造成价值取向的混乱,道德判断能力下降。

四、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带来新的契机

新媒体的到来,改变了以往大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局面。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个人信息,提高了自身的主动性。更易于师生沟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新媒体形式对师生沟通带来的启示。

(一)微信对师生沟通带来的启示

(1)开通辅导员个人微信。辅导员可以在微信上发表和转载一些思想积极、健康的文章、视频以及图片等,利用微信来加强师生之间良性的互动和沟通。

(2)以班级为单位开设班级微信。以辅导员为核心,以学生会干部和学生党员为主,建设一批微信信息员队伍。同时,辅导员也可以将思想教育的相关内容发布到微信群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这样,既可以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可以从多个角度充实微信文化,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二)手机媒体对师生沟通带来的启示

(1)运用手机短信与大学生沟通。大学生使用手机最多的一项功能就是接收和发送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具有方便、及时、快捷、便宜等特点,辅导员就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来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短信成为架起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

(2)利用手机媒体为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围绕某一教育主题开展“手机博客”、“手机视频”等比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做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三)QQ媒体对师生沟通带来的启示

(1)应该充分利用好QQ群,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例如,辅导员可以建立QQ群,将所带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让每一位学生都加入进来,在QQ群中,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讨论,交流情感等,以此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此外,辅导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班级班干部QQ群、党支部QQ群等。

(2)学习和利用好网络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辅导员应多关注网上出现的网络语言,并在QQ交流中适当的加以运用,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

(3)及时关注学生QQ空间状态。QQ空间它已经成为大学生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QQ空间的状态能够从侧面反映大学生内心的情感。作为辅导员,应当及时关注大学生QQ空间的状态,如发现学生异常“心情”,应当引起重视,及时找学生进行交流和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