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核心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2019-03-22 21:12:01王晓寅赵世莉冯艳丽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6期

王晓寅 赵世莉 冯艳丽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一、前言

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核心课程(以下简称国开网核课),是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国开)为实现“六网融通”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学历教育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基于国开学习网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测评、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网络课程。国开网核课2012年启动,至今已有数百门课程在全国电大上线运行。随着国开网核课课程门数的增多,学习者范围的扩大,教学改革探索也在逐步深入。

二、国开网核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待提高

传统面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习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网核课教学要求以学习者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力,形成“学习者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然而在国开网核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存在教学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认为传统面授教学看得见、摸得着、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可以实时跟进了解,教学效果好,而网络教学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无法触及学习者,对网络课程教学效果存在质疑;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对网络教学缺少经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到位,在网络教学中总感觉力不从心,久而久之,认为网络教学费时费力,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在做“无用功”。

2.教师教学设计有待改善

网络核心课程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教学,实现教学、测评、服务一体化教学目标,它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通过网络教学,实现学习者自主学习,取得个人更高成就。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停留在将“纸质教材”变为“电子教材”,将“传统课堂”生搬硬套成“网络课程”,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互联网化”行为,并非网络教育提倡的“互联网化教育”。[1]教师仍然传统教育思维来思考网络教学,没有跳出传统教育的圈子。

3.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有待优化

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有待优化的原因在于:一是一些教师认为网络教学就是要给提供学习者“海量”资源,他们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资源分门别类的堆积到网络课程栏目中,没有进行很好的教学设计,对知识建构的规律也没有进行全面考虑,重难点在视觉呈现上也不够突出,学习者在学习时,因为信息过多,无法判断梳理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耗时耗力,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海量”的资源等于没有资源。二是一些教师认为视频资源集图、文、讲解为一体,对学习者的自学帮助大,制作了大量视频资源,这些视频资源大都在录播室录制,没有师生交互镜头,且内容存在课堂搬家现象,学习者面对拖沓冗长的镜头,容易产生厌倦而中途放弃。

(二)学习者方面

1.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电大学习者进行有效网络自主学习需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要适应转变,将自己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将教室、课本、同学转变为网络、网络课程、网络协作学习小组;二是要掌握网络学习技能;三是要提高文字交流表达能力;四是要学会整理获取学习资料信息。[2]然而,实际情况是电大学习者普遍存在网上学习经验技能不足,交流表达水平不高,有效调控学习能力不强等现象。

2.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电大学习者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网络教学资源缺乏吸引力(文章前面已做分析,此处不再赘述);二是师生交流互动少,在国开网核课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主要在课程论坛区进行,交流的内容基本都是教学内容或学科相关知识,教师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对学生个人学习心态、学习风格、学习困难的关注,久而久之,学生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与机器对话,学习兴趣降低;三是国开网核课教学中,教师组织的小组学习活动较少,活动过程中又由于成员没有面对面机会,缺少信任,教师对教学活动引导不够等原因,使得小组协作学习对学生吸引力下降;四是国开网核课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形成性考核任务,形成性考核任务大都为机器判分的客观题。

(三)教学组织单位方面

1.教学落实方面的问题

国开网核课的良好运行,需要课程主持教师,课程责任教师,课程辅导教师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网核课教学中,一些教学单位出于对人员、经费等多个因素的考虑,将课程教学任务分配给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人员承担,让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程教育,这在无形对学生利用网核课自主学习造成了阻碍。

2.教师考核方面的问题

国开网核课教学由于它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教学效果评价存在很大难度,虽然很多教学单位都制定了自己的评价标准,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很难全面、客观的对其教学效果给予认定。

三、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国开网核课教学策略

ARCS动机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科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学习动机在学习行为的激发以及学习效果的产生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学习动机的四个主要要素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 dence(信心)和 Satisfaction(满意),取每个字母第一个字母简称为ARCS。注意指的是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关联指的是学习者将要学习的内容与他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关联性,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自信指的是学习者对完成学习内容的自信心,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满意指的是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积极感知,它是构成学习者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关键条件。国开网核课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一)多种媒体技术优化组合,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注意力与他的视觉感知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网络核心课程在使用多种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时,要对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进行整合布局,以达到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目的。具体而言:

1.要突出主体。网络核心课程视频资源和课件制作中一定要突出主体,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如果视频资源制作时讲课教师的穿着过于花哨、所使用的背景过于明艳,课件制作中,动画效果过多,都会导致学习者的注意力分散,从而忽略了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2.要简单明了。网络核心课程的学习者大都有畏难情绪,为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资源设计上下功夫,尽量化繁为简,避免分散注意力的无关内容,然后按照教学目标逐渐增加难度,以便学习者逐步适应网络学习,准确理解课程要传达的知识信息。

3.要图文相符。心理学家Koffa的接近性原则认为,互相接近或距离较短的部分往往容易被人们看成一个整体。这一原则带给我们的启发在于网络核心课程图文搭配一定要内容相符、相近,不能把模棱两可甚至是不相关的图文放在一起,对学习者的学习造成误导。

4.要内容完整。有心理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根据以往经验把局部形象当做整体形象来感知。由此,网络核心课程在资源组织中要避免出现不完整的图形,以及不完整的表述,因为学习者会不由自主的去“复原”,“复原”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牵强附会的现象。

(二)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开展教学,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提供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这个材料的特点在于,它与学习者原有知识息息相关,但又比学习者将要进行的学习任务更有概况性、包容性。通过借助先行组织者可以帮助学习者接受新知识、巩固原有知识,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国开网核课教学,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同时要引导学习者用原有的知识去联系、整合即将面临的学习任务。

(三)多管齐下,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

1.开展学习者访谈,深入了解学习者

有效教学的开展,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深度了解,教师只有掌握了学习者现有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信息,才能将学习者分成若干水平相近的群体,按教学目标和进度,进行有的放矢的分层教学,最终达到既不压制学有余力者,又不放弃学习困难者,让全体学习者都学有信心,学有所成。开展学习者访谈需要注意的是访谈对象选取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通过网络核心课程平台从网上学习活跃、一般、消极的学习者中各选取数名进行访谈,或者对参与某门网络核心课程的学习者全面进行访谈。

2.进行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原动力

在网络核心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习者提供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提供给学习者完成该项任务的相关丰富资源(比如:教材知识点的详细讲解、重难点问题的剖析、案例专题介绍、相关参考资料、往届试题等),学习者在任务的引导下对资源进行查看、分析、加工,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获得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学习监控,提升学习者满意度

1.设置网络课程页面导航。通过页面导航,学习者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而且可以对自己在网络课程中的位置进行定位,不至于迷航。[3]

2.做好课程导学。通过课程导学,学习者可以了解课程性质、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考核方式,并可获取相关的教学文件。

3.提供学习建议和计划。教师在了解学习者学习习惯、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给学习者提供学习建议,协助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并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定期进行督查。

4.形考任务。通过形考任务,学习者可以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自测,实施阶段性自查,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课程论坛。课程论坛为师生、生生、师师的交流沟通提供了平台,通过论坛,参与者可以就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在增进感情的同时,可以有效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策略,帮助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

6.学习档案。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可以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网上学习行为,包括:论坛发帖、形考成绩、问卷填写等,学习者可以通过查看学习档案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自我总结、找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学习进程,推动学习计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