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怡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数字化的资讯方式,是时代科技条件下的背景特征。在这一社会通信条件下,电影艺术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发展性特征。为了更好地对其影评传播形式的发展状态作出说明,应以数字时代背景下的电影艺术为基础,对其相关的影评发展提供基础性引导,保证论述内容的合理性与真实性。
数字化时代背景条件下,使人们的资讯成本不断缩减,并影响着信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状态。电影,作为时代环境中的重要文化形式,形成了系列性的产业链条,是构筑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将光、影、声形式的信息汇聚在一起,通过大荧幕将信息内容呈现给观众,是电影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而电影影评,作为影视作品的先导,可以梳理影视作品的内容,从抽象化的艺术形式中整理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并在观众观影之前,对整体故事脉络或是前情背景作出陈述,优化观众的观影体验[1]。而部分影评,也会在内容中,形成引导作用,帮助观众过滤部分不想观看的内容。从行业角度出发,这一功能,也会促进电影行业的优化发展,为行业升级奠定基础。
数字时代,在网络科技的影响下,传播学领域内的互动性、文化性特征,在电影评论的内容与形式中被凸显出来。互联网环境中,每个网民都可以在开放化的网络环境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一特征具体在电影评论中,就大大的增加了影评信息量,并催化着影评内容的深入化、专业化、细节化,使影评功能作用被放大。同时,由于电影本身带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在影评工作中,也势必会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发展出独立的文化特征,并在收获观众共鸣与认可的过程中,展现着自身的内容价值与传播意义。
数字时代背景下,社会信息量表现出了爆炸式发展的态势,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大事。在这一信息环境中,凭借网络化的信息条件,使各种价值观充斥着网络空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生活、自我的认知。具体在电影文化形式中,人们在观看电影之后,会依据自身的知识体系与独立性格,对电影内容产生不同的感官体验。由此,也使得一些消极、吹毛求疵的思想,充斥在网络环境中,影响着人们对于文化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所以,有必要在影评内容中,对文化属性作出引导,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帮助观众更加客观、理性、积极地理解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
例如,在《战狼2》这一影视作品中,电影简述了退伍军人坚守军人职责的美好品质与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英雄精神。是一部歌颂正能量,弘扬民族价值观念的优秀影视作品。但在影视作品上映后,仍然有部分影评人,以消极的心态,在电影中“鸡蛋里挑骨头”,不断释放着自己的负能量。对此,需要影评工作者,正视自身的工作价值,在明确定位影评内容社会意义的同时,避免错误的解读对观众造成误导。通过健康价值观念的展示,中肯、客观地评价电影内容,以影评内容为载体,实现正能量的传递[2]。注意,也不能在影评内容中,融入过多的主观因素,左右电影的观赏效果,降低观众正常观影体验。
影评工作并不是在当前时代环境下产生的媒体传播形式,但却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特征。在发展条件上,影评工作应当适应当前的信息传播模式,在尝试开发新型影评类型的同时,突出自身的核心特征,对电影内容的作出客观的评价与引导,与电影艺术形式,形成默契的配合,完成自身的引导作用。
当前的时代资讯条件,文化内容输出,不再局限在文字化内容中,视频、音频等内容,都是文化形式的展现。对此,影评也要对自身的形式作出调整,在开发音频、视频影评内容的同时,以多样化的形式,满足受众对于影评信息的客观需求。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第十放映室”节目为例,在节目中,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整理,形成了新的文化品牌,介绍电影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独立文化标签。又如,当前的主流视频网站中,都会有视频博主通过系列节目,发表自己对于不同影视作品的理解。同时,以风趣幽默的视频语言,完成影视作品的介绍,而这也构成了新环境下的影评节目。在此条件下,可以使影评信息的内容,与当前数字时代环境下的资讯形式融为一体,更好的适应信息传播环境,从而实现对于电影作品的宣传与介绍,使自身的引导价值得到强化。
电影评论,左右着电影的票房与口碑。在智能化技术体系下,影评信息的发布平台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并在平台的主要功能上,表现出了各平台独特的影评风格。例如,豆瓣、微博、猫眼等类型平台中,都对影视作品信息作出评价,但由于其各自平台基础不同,也在评价内容上表现出了差异化。观众在综合多平台影评信息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了解电影信息,从而优化观影体验。
综上,电影评论,是适应新时代信息传播形式的资讯方式,同时也在融合新信息技术条件的同时,展现出了独特的特征条件。在发展条件上,作为电影资讯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评论在价值观传递、影视环境塑造、传播平台构建的内容中,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对其展开分析,有助于影视研究的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