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019-03-22 21:12:01何苗武汉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6期

何苗 武汉学院

一、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纸质新闻的传播没有广播传播来的迅速和有效,而广播传播又没有电视传播的互动性高。相比起传统媒介,大众传媒无论是在传播形式、传播范围上,依托信息技术和互利网技术,都更加的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人们实现了同新闻当事人的直接对话,不仅可以营造一种宽松、热烈的交流氛围,还可以加深交流的深度、广度[1]。

大众媒体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众媒体对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作用;一是大众媒体所具有的公共属性。具体来说,首先,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执行中,新闻传播是一种强有力的、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武器,是政府的喉舌。通过新闻传播,实现了将问题在人民群众面前,客观、公开的披露,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同传统媒介一起,很好的肩负了起了舆论监督作用,对于消除社会的腐败现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公共属性使得大众传媒具有极为广泛的覆盖面。这种广泛的覆盖面一方面让大众传媒具备社会共享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大众传媒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让人民群众也可以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既是新闻信息受众的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这种特性使得大众传媒新闻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公开化。

二、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负面影响

现代社会,信息既是宝贵的资源,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由于新闻传播市场缺乏一套完善的市场准入标准,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更是良莠不齐[2]。于是,新闻传播市场中,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由此导致了部分无良大众媒体,为了博眼球、博流量,捏造虚假信息,造成社会舆情危机。为了商业利润,部分媒体或夸大其词;或进行不实报道;或标题党吸睛。凡此种种,不经筛选地将信息灌输给人民群众,引起社会恐慌和不安,导致大众媒体失去可信度,媒体形象整体受损,产生新闻传播麻醉性负面效应。这些都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严重威胁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面对大众媒体,除了肯定其积极的方面之外,还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区别对待新闻传播中的流行文化成分。

三、大众传媒与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大众传媒的出现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同时,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的促使大众传媒急速进步。受此影响,信息的载体得到延伸和拓展,人们可以更加快速的接受以及传播大量的新闻消息,新闻传播向着多元化发展[3]。与此同时,在新闻传播的文字规则和接受偏好上,大众媒体并没有发展出新的规则,在语言文字、画面等符号形式上,大众传媒同传统媒体的区别不大。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一定阶段内,至少是在大众传媒的文字规则和接受偏好没有更进一步的突破的前提下,新闻传播市场中只会出现各种传媒互荣共存的运行格局,而不是大众传媒取代传统媒体的格局。因此,对新闻传播媒体而言,在未来最重要的不是媒体间的恶性竞争,而是通过资源优化,实现新闻传播媒体的转型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受到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影响,大众传媒无论是在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功能上,都对新闻传播造成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仅就时效性和公共性而言,相较以往,在大众传媒的参与下,新闻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大众传媒的虚拟属性,使得现阶段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漏洞,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从业人员,及时完善监督规则,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以一种更加完善的市场来为人们提供健康、干净、美好的新闻报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