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混合教育生态模式研究

2019-03-22 18:28霍楷冯靖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混合教育

霍楷,冯靖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1 双创教育生态的主体混合

1.1 各级政府帮扶与政策扶贫

主体混合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主体混合中最具有主导作用的就是政府,政府的精准帮扶与政策的切实有效直接影响了扶贫脱贫的最终结果。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国家、省、市地区基层政府以上至下进行精准帮扶,层层联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扶贫过程中,国家首先要进行战略布局,为全国性教育扶贫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然后省市政府应针对总体扶贫方针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针进行统筹的规划和宏观的把控,最后地区的基层政府结合其区域内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具体的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扶贫政策。

让创新创业教育扶贫的工作层层递进,首先就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让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有主观能动性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扶贫的工作之中。例如,政府可以联合高校、企业等多方协作,引进人才和师资,加大教育的机会,提高教育的质量,让更多贫困地区人民接受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教育扶贫的投入,进行有的放矢的资金倾斜,为扶贫计划提供牢靠的保障和支持;引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搭建符合贫困地区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资源。

1.2 一流高校帮扶与联合教学

一流高校有能力也有责任对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对点精确帮扶,传授教学经验,实行联合教学,进行资源共享。在技术和理论层面,一流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历,协助贫困地区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基础设施,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在资源层面,一流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这些对于贫困地区的高校来说是迫切需要的,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还能提升贫困地区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在实践层面,虽然贫困地区的实践课程和实践设施十分有限,但是贫困地区的创新创业产业却存在很大的空间,一流高校与贫困地区的联合教学,既能为一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又能为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教学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同时两者联合所探索出的经验与成果最终又反哺于混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之中,体现了真正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1.3 一流大学教师支教与联合

一流高校不仅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有优秀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想要改变创新创业教师资源分布失调的情况,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促进师资的流动,其中教师支教和教师联合培养都是可行的有效手段。支教不仅可以将优秀师资引进山村,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贫困山区教学质量,还能提升支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但是由于贫困地区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劣,很多一流高校的教师缺乏支援的动力,导致支教工作在贫困地区的推进困难重重。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可以联合高校采取多重举措,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吸引教师进乡支教。例如,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和合理的评聘考核条件鼓励一流大学教师支教,将在贫困地区的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晋升成果,提供课题资源和资金,驱策支教教师在贫困地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教学科研成果凝练。

2 教育生态的模式混合

2.1 互联网线上课堂教育

“互联网+”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媒介,造就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平台,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都通过新的技术和手段得以实现,整个社会呈现出新的发展生态。混合式教学就是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综合了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两者的优势,既能够吸收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知识传授的优点,又能弱化外部环境条件对教学的限制,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创新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贫困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匮乏和教学条件的艰苦,而混合式教学刚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网络环境让创新创业教育就可以走进贫困地区的高校中,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创新创业慕课、微课都可以借助网络引入课堂,许多精品的资源和课程都可以第一时间共享至贫困山区,为贫困地区封闭的课堂注入新鲜的创新创业知识,让贫困山区创新创业教学能够与时俱进。

2.2 挖掘地区资源特色教育

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教育扶贫应结合产业扶贫,二者相辅相成,开拓出能够融入地区特色产业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在产业层面上,许多贫困地区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还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等,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特产的绿色产业和文化产业,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特色品牌的推广。政府可以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招商引资,让企业开发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特色资源,形成特色产业,为创新创业教育总结理论知识,提供实践场地。在教育层面上,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特色资源和产业,与企业联合培养,在专业设置上、课程内容上、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打造出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品牌。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将特色文化、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强化贫困地区人民文化创新、产业创新的意识。贫困的边疆地区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上的优势,结合地区经济文化的特点,加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开发出更有国际视野的特色产业。

2.3 国际资源学习与共享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更应该汲取和效仿已经走向国际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将教育脱贫的战略发展至新的高度。首先,应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构建,贫困地区政府和企业以及学校应多方协同合作,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牵线促进校企合作,企业、学校联合培养,以问题和目标为驱动,结合自身区域的特色产业,三方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合地区发展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结构。此外,贫困地区可以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综合普及模式与聚焦模式,以普及模式为基础,整体提高贫困地区人民创新创业意识,以聚焦模式为重点,重点培养迎合贫困地区市场和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上,积极开展当下流行的混合式教学,广纳国外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成功案例,提升贫困地区师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进而激发贫困地区师生的创业热情,用经验和事实引导贫困地区师生走向国际化的创新创业舞台。

3 教育生态的成效混合

3.1 树立理念

树立创新创业理念,让贫困地区人民的创新创业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共性发展到个性发展,是混合式创新创业教育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成效。首先在“培养什么人”的理念上,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自己独特的内涵,高校的教育不再是培养有知识、能就业的人,贫困地区的师生都应秉承“以创新为驱动走出贫困”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培养出符合地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其次在“如何教”的理念上,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贫困山区高校的教学理念带来新的思考,教学既不应该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也不应该是浅尝辄止的“拿来主义”,而是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结合本土的文化和教学特色进行深化改革,树立创新创业特色区域教育品牌。最后在“怎样发展”的理念上,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普及贫困地区正在推广的创新创业政策和各项举措,让高校师生看到多方协同下创新创业的可观前景,意识到地方特色产业个性发展的闪光点,及时解决贫困地区如何“脱贫”的疑惑,探索出创新创业的方向,鼓励贫困地区人民以特色产业为基准,无惧失败和风险,敢于创新和尝试,迈出特色创新创业的坚实步伐。

3.2 环境营造

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在于贫困地区的高校,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高校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再升级的过程。在硬件环境上,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纽带的多方联合培养,可以为学校带来大量的资金和许多基本的基础设施,并扩展教学的实践场地,使贫困地区的高校摆脱教学硬环境简陋的困境,这些硬件设施的提升不单可以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还可以用于日常教学,整体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在软环境上,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将“教育扶贫”“创新扶贫”的价值观深深融入校园文化之中,高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开展更多校企合作项目,教师可以以创新创业为启发开发更多的课程和课题,学生可以在这种氛围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自主创业打下基础。贫困地区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营造的 “小环境”,不断带动区域创新创业的“大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建立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3 成果导向

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成果是培养出贫困地区所需的创新人才,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会衍生出许多锦上添花的创新创业成果,这对于区域的扶贫脱贫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身发展都大有裨益。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高校和企业可以针对学校自身情况和区域发展状况开展一系列的创业实践项目,政府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迎合市场需要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创业孵化基地,一方面促进学校的实践教育,增加高校和地区的就业率和创业率,另一方面打造“产研学”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同时,创新平台中的各个环节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一种双向流动的反馈机制,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取得的成效为导向,以实践项目的成果检验创新创业的教育指标是否达成,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是否建立,区域特色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推广。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共存,这就需要贫困地区高校探索出既能解决贫困地区资源与条件匮乏、教师队伍缺失,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等问题,又能充分利用教育脱贫政策、贫困地区特色的文化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机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混合教育生态理念就是为了迎合国家扶贫战略,推动教育扶贫共同发展,探索贫困地区教育模式的背景下提出的。创新创业混合教育模式是以政府、高校和教师主体混合为基础,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共享等模式混合为手段,以树立理念,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成果导向混合等成效混合为目标。贫困地区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混合模式不仅是贫困地区教育脱贫的必然选择,也是贫困地区建立创新创业平台的必然要求。伴随着混合教育模式的逐步实施与推广,贫困地区将培养出越来越多兼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更广更深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也将在这些地区逐步建立,最终走出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混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混合宅
题解教育『三问』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