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柱 张芳 安徽理工大学
新媒体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以微博、微信、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发展使海量信息以裂变的方式向四周辐射,目前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工作的常态。高校工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媒体发展的迅猛态势,高校工会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抓住其对高校工会工作带来的机遇,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工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发挥好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化解校园矛盾、引导教职工思想认识的职能,扩大工会的影响力号召力,使工会工作能始终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一,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会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工会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高校传统的宣传手段单一,仍然将上传下达、官网宣传作为主要的宣传手段;大部分教职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科学研究、任务教学和行政工作上,对工会工作关注较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倾向于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交流,教职工很少通过参加工会会议来了解工会的最新消息,取而代之的是使用手机微博、微信等平台了解信息、发布言论、参与互动,这进一步加剧了工会传统工作方式的衰弱。由此可见,传统的工会工作方式形势、手段单一、内容陈旧,对工会工作的成效极其不利,而新媒体丰富了工会的工作内容、创新了工会的工作形式、提高了工会的工作效率,可以将高校庞大的教育信息快速传播,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全面的、精准化的信息服务,新媒体还可以将工会的重要信息永久保存,防止丢失。可以说,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会工作是高校发展的必然。[1]
第二,新媒体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性,促使自由言论的方式更加广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QQ、邮箱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态日益成为大众广泛使用的工具,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更为便捷。据调查,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使用微信获取信息占所有拥有手机职工人数的绝大多数,人们接触新媒体的目的更具主动性和选择性,高校全体工会人员可以随时在新媒体上搜索信息、查询知识、而且信息的更新速度快,实效性强,受众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最新的最前沿的信息,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同时,它们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经过每个人的随手转发,使信息得到最大范围的宣传;工会的职工可以随时利用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通过关注高校的微博号、微信号等公众号,了解公会的宣传内容,发表看法、了解自身的权利义务、为高校工会工作有序、高效的发展出谋划策、夯实基础。
第一,高校工会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新媒体工作理念。意识指导行动,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在当前新媒体发展的社会趋势下,高校的工会要进一步顺应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潮流,充分重视新媒体在高校工会中为工会会员和工会发展带来的优势,创新工会工作的手段、制度、形式、方法。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多种形式和载体,开通高校的微博、微信、官网等公众号;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开放性强的特点,把握新媒体的主动权,开设思想先进、内容新颖、充满正能量的教育板块,加强对工会工作思想、工作精神、工会制度、先进事迹的宣传,引起全体成员对公会工作的重视、支持;高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直接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搭建联系广大职工的“绿色通道”,[2]让职工可以利用平台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自由发表个人意见、表达真实诉求,便于工会能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除此以外,工会也要关心关注广大职工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发展,为职工提供情感交流、心理劝导、生活减压等相关的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新媒体技术强的工会队伍。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会队伍能够推动高校工会工作更顺利地进行。新媒体的出现,使高校工会的工作模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要求高校工会的工作人员尽快适应新媒体社会带来的形势变化,积极学习掌握相关的新媒体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增强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将新媒体技术创造性地运用到工会工作中,不断应对技术发展变革为工会工作带来的挑战。高校工会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平台关注教职工的微信聊天记录、和教职工发表的各种言论,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变化,在后续的工作中,工会工作人员可以把教职工反应的共性问题与矛盾进行整合并出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及时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安抚好他们的情绪,以增强其信任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高校工会工作人员要注重加强信息平台的监督管理,发现负面舆论要及时制止并降低其影响力,积极宣传正能量,为全体成员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有序发展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