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萍 中煤地质报社
浅阅读是一种追求快速阅读,而不追求深入思考的阅读状态。在浅阅读中,不要求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记忆,只需快速提取信息即可,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信息爆炸的时代需求,获得视觉享受带来的心灵快感。在此背景下,报纸作为传统报刊媒体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对报纸版式语言做出创新,已成为报刊企业不被时代浪潮淘汰的关键。
浅阅读可理解为“观看+阅读”,是一种追求快速而不追求思考的阅读状态,因此浅阅读又被称之为快餐式阅读、跳跃式阅读。在浅阅读中,读者对阅读材料不存在读懂的要求,也不要求对阅读材料有深刻的记忆,这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阅读的主要方式。浅阅读的出现虽然无奈,但却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是不可阻逆的。首先,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没有闲暇精力去细细地品味一本书籍,阅读逐渐成为多数人的负累,生物节奏的膨胀让人没有时间探索工作生活以外的东西。而浅阅读在“观看”与“阅读”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人们借助浅阅读可以直观快速的获取大量信息,满足了人们碎片式的阅读需求,可不求甚解的获取大量信息[1]。其次,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的阅读方式更加多元化,人们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工具,获取海量的阅读资源。浅阅读具有跳跃性阅读的优势,有利于读者对各种阅读信息快速扫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浅阅读时代的出现,是时代洪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浅阅读时代中,传统报刊媒体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这与报纸版式语言有很大的关联,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第一,报纸版式语言缺乏“悦读”因素。在浅阅读时代,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和快感,而传统报纸版式语言平白朴素,版面整体铺开,语言文字写得再华丽动人,对于读者而言,相比较广播、电视、网络也是缺少直观性和感染性的,因此不利于读者“悦读”,难以与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是传统报纸版式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2]。
第二,报纸版式语言缺乏浅阅读时代需求。报纸作为一种平面媒体,其形成风格主要依赖于版式语言的组织,如版式语言的字体大小、文字间距、分隔栏形式、图片比例等,都会对报纸的语言风格产生影响。在浅阅读时代中,相比较现代新型媒体,报纸内容不可避免的受到版式限制,无法向现代网络媒体一样丰富有层次,不符合浅阅读的时代需求,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诉求,这也是传统报纸版式语言存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传统报刊媒体不断地对报纸版式语言形式做出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在浅阅读时代背景下,传统报刊媒体若要不被市场淘汰,今后在设计报纸版式语言时,就必须在“层”上下功夫,要通过对“层”的调整,把控读者的阅读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读者阅读,从而推动传统报刊媒体在浅阅读时代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此笔者的建议是,传统报刊媒体在视觉语言上,把报纸版式语言设计得简单明了的同时,将版面提升为三到四个视觉层次,从而达到平面媒体的最佳传播效果[3]。为此传统报刊媒体就必须要摒弃“U”型版式结构,将其转化为“4+2”或“5+2”的结构,这样报纸版面就会变得一目了然,读者也会获得更舒适的阅读速度。此外,“4+2”或“5+2”的结构在总体设置上,可使版面保持更高的机动性。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地进行状态分区,将新闻信息和广告信息做出区分,从而更加主动愿意去阅读。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印刷媒介是一场形象辩论的思考,印刷不仅能强调认识性和象征性,还能获得更强的概念思维,同时视觉媒介的出现,加速了阅读信息的传达。而这显然就是浅阅读时代呈现出的一种重要表现,在浅阅读时代中,人们更加追求一种视觉享受,以及阅读带来的心灵快感。因此对于传统报刊媒体而言,必须要认清这种形式变化,在进行报纸版式语言设计时,要对视觉“跳跃率”加强把控,以此更好的帮助读者调整阅读速度,提升媒体的公信力[4]。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视觉“跳跃率”越高越好,在一张大报中,过高的“跳跃率”,是会降低报纸的公信力的。此外,文字、图片的跳跃度很大程度上决定报刊的年轻、时尚、稳定、保守程度,在设计报纸版式语言时要格外注重这些因素的应用。同时设计“跳跃率”的呈现,还可以从字体选择、色彩控制等几个方面入手,注重分布空白的把握,把握好理性与煽情、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使报纸版面的视觉“跳跃率”达到最佳。
在浅阅读时代下,传统报刊媒体要认识到在进行报纸版式语言设计时,图片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天然优势,而逻辑叙事则需要借助文字功能的运行,两者之间有效的配合,是调整读者阅读速度,变“阅读”为“悦读”的重要手段。在报刊媒体行业,一直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图文之争,报刊之中“文本”与“图片”的比例,在历史的演变发展中一直延续争议,图文比例甚至成为浅阅读的重要标志。
如在浅阅读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越发的倾向于观看,为此在进行报纸版式语言设计时,可以采用“强图标(FPTOGRAPHY)”的设计方式,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版面的视觉程度,满足读者的观看欲望[5]。具体而言,“强图标”设计弥补了图片选择不合理的缺陷,通过图标、数据的大范围使用,使复杂的文章内容变得清晰明了,使文章看起来更加理性有序,并且还具有很强的“视觉评论”意味,可使文章表面变得更加具有叙事性和时尚感,这是浅阅读时代下,传统报刊媒体可采用的一种报纸版式语言形式。
在浅阅读时代下,对于传统报刊媒体而言,若想要更好的立足于市场,而不被时代的洪流淹没,传统报刊媒体就要对客户读者更加上心。要从读者受众的需求出发,不断地优化报纸版式语言,提升报刊阅读的感染力,这样才能使纸质媒体散发长久的生命之源。具体而言,传统报刊媒体要认识到,报刊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但是可以通过将报纸版式语言的大众化向分众化做出转变,并将这种差异性的特点,通过报纸版式语言进行呈现,这样就能体现出报刊的个性化特点,从而在浅阅读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认为,传统报刊媒体可以借助大数据库,对读者受众需求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类,如可在时间上做出创新,制作早报和晚报两种版面。还可以使报纸版式语言杂志化、侧重本地特色描写、报纸版式语言更具故事性等方式,从而满足多样化读者的阅读需求,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报刊阅读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传统报刊媒体在浅阅读时代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浅阅读时代已经正式到来。在浅阅读时代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对于阅读内容只能停留在信息获取和表层理解下,不再想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这就对传统纸媒报刊企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传统报刊媒体若是想要在浅阅读时代之中不被市场淘汰,对报纸版式语言形式做出探究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