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苗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430)
自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生根发芽以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直作为高职教育办学的核心路径。 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1],把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随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不断发展和升级,在广度上逐渐从人才培养发展到技术研发、社会服务、资源共享等,在深度上逐渐从单一性的合作项目到体系化契约化的合作机制,逐渐跨入产教融合阶段。 从历史视角分析和总结高职院校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过程,有助于对高职教育的转变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并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客观而言,产业与教育依旧是两个不同的主体,或者是一种主从关系,在产教融合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有效服务产业发展而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因此某种意义上教育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而服务的切入点是以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加以体现,当校企合作具有了内涵全维性、链条整体性、机制长效性、调整有机性等特点,也就自然步入了产教融合阶段。因此从时间维度分析,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开端,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水平的必然状态和结果。
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需要若干不同领域的企业作为支撑,教育是包含学校、政府、社会等诸多完成教育职能的一个集合,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都可以作为产教融合的一个元素,在广度上“产教”相对于“校企”是一种包含关系。“融合”与“合作”是各自的实现方式,多个校企合作元素的有机组合就形成了产教融合的基本框架,因此在广度上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关系,当然“有机”的组合模式也是产教融合水平的必要和关键因素。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对校企合作具有深层次意义[2]。“产教融合”从字面意思是产业链与教育链的相互融入和共生发展,理想的产教融合是将两个主体相生相嵌成为一个主体,“校企合作” 是学校和企业为了某一个或多个共同利益而开展的共同活动,从主体而言仍然是两个独立的合作主体。 因此相对于校企合作而言,产教融合更能体现出教育与产业衔接的深度和紧密性,其机制也需要更加系统化。
中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经历了学习、实践、总结、改进等持续的探索,逐渐从单一的工学结合走向多元化的产教融合。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当然,人才培养的探索依然在不断经历改进、提升和优化的过程。如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从用人需求导向逐渐探索到制定行业标准,推进人才培养的规格的标准化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建设方面,逐渐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的三目标体系到融合相关目标和工匠精神、文化素养的多元目标体系;在课程体系领域,经历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开放课程、微课、慕课、金课等探索,实现了从课程标准到专业教学标准的发展;在教学资源方面,从最初零散的课程、课件、教材建设到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招生就业方面,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渐探索了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直至招生即招工、实习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培养;在宏观专业建设领域,逐渐从同质内涵、水平提升发展到专业的特色发展、集群发展等。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工学结合到产教融合的发展体现出三大特色: 一是系统化趋势,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不是单一孤立的探索,而是融合共生的进步;二是多元化趋势,在各个领域的实践会根据不同产业的特色形成不同的模式;三是标准化趋势,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方法手段、教学资源建设、支撑条件等逐渐形成相对标准的模式,人才培养逐渐从“摸着石头过河”走向标准化建设阶段。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任务,但因高职教育起步晚、师资力量与基础条件薄弱等原因,在发展前期主要将主要的改革放在人才培养领域,科研与社会服务一直呈缓慢提升趋势。 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作为主要建设任务,提出技术开发与服务、 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服务、对口支援与交流等5 个服务职能,突出多元发展和和谐共进;2010年,教育部启动“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作为五大建设任务之一,并重点指出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技术创新和研发、多样化继续教育等三项重点内涵,重点突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2014—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文件相继出台,均提出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要求,并重点强调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衔接以及对中国产业技术发展、 国际化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将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定位到支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改革,上升到宏观、系统的层面,高职的科研与社会服务逐渐成为服务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元素。
《2018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3]显示,排名“服务贡献50 强”的院校中,各院校横向技术服务、 纵向科研服务和非学历培训到款额3 项指标的中位数相比上一个年度分别增长49%、75%和93%,增速可观,体现出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逐渐从靠拢到逼近,并走向融合趋势。 但报告也显示,各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差距极大,仍有较多院校的研发服务、非学历培训到款额较低,体现出高职院校在服务贡献领域的个体差异、区域差异和重视程度差异,高职在服务贡献领域距离产教融合仍有较大不足。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把握行业企业在用人结构、质量、水平等方面需求的变化。 同时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除人才培养外还有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能,因此为了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变化,高职教育必须基于自身特色,伴随行业企业在技术进步、 创新发展等领域的变化探寻衔接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技术研发、工匠精神传承等方面全面融入产业发展,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在产教融合政策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4]。 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将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作为10 个重点任务之一。
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举措和试点改革,如广东省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从产业统筹融合发展、专业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产教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配套改革、“放管服” 改革、 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产教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发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政策支持体系12 个方面提出推进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 江苏省出台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从规划引导、机制建设、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5]。浙江、湖南、河北等省也先后颁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 相关政策的出台为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提供了方向指导和政策支持,有效保障了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
中国高职教育经历了从规模发展到内涵提升,从同质化提升到特色建设,从多元模式探索到标准化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创新发展、职教体系建设等历程,基本办学条件逐渐完善、在校生规模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校企合作内涵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蓄积了经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逐渐形成了高职特有的办学特色。对于推进产教融合而言,高职教育具备了资源、理念、经验、政策等基本条件,整体发展水平已达到推进产教融合的水平和能力。
高职教育数年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变革与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发展方向,但始终从高职从自身定位出发,坚持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再到产教融合这样的协同发展之路,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这条路径会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以更好履行高职发展使命,服务国家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信息化发展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将成为高职教育继续承担的新课题,融合模式仍在不断探索完善,高职教育在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内涵拓展、 机制创新、 平台搭建、 路径探索等方面仍需要在适应中变革、 变革中完善、完善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