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琦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创业能力指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能力[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鼓励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鼓励全民创新、全民创业。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日益重视,高校积极推行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与市场、行业、企业联系尤为紧密,地方性高职院校一般由地方政府举办,在对接创新创业政策、资源方面更是有着独到的优势,因此地方性高职院校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下文将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分析及思考。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由湖南省娄底市政府举办,是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 学院确立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业基础”作为必修课程纳入了学校教学计划,开设36 学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出台了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的相关管理办法。
与此同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展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每年举办SYB 创业培训,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对创新创业有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每年每人800元以上的奖励。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工作,在三期学生公寓的临街14 个门面设立“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建立了1 500m2的创业孵化基地,并安排专人进行全程指导服务,定期开展创业指导活动,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与小梦科技——京东世纪贸易公司合作,免费提供150~200m2的临街门面作为创新创业学院苗圃班经营实践基地,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改革创新基地,搭建了创新创业学院苗圃班人才的培养平台。 对在中阳村创业的农林专业毕业生刘勇,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其创业基地了解情况,帮助其解决技术和资金以及市场销售方面的实际困难,其创业事迹被多家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
谭小舟在其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概括为:树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念,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初步管理体制,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出台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办法[2]。 基本概括了有关情况。
结合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谭小舟的调研数据,我们认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念表层化
多停留在维持生存的创业项目教育,与创新的联系不多;实施教育时,更多的是讲解理论、案例,营造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技术含量不高。
1.2.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很多地方性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为选修课,或干脆以讲座形式体现。课程内容也多为理论知识的讲授。 缺少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项目操作的课程。
1.2.3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现有的创新创业授课教师专业程度不高,多为思想政治教师、财经大类教师或招生部门教师、辅导员,缺乏专业背景和实战经验。
1.2.4 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模式僵化
创新创业课程讲授的内容以创业理论、政策为主;而第二课堂上邀请知名企业家、 成功人士所做的创新创业讲座则重在励志。 很少嵌入专业发展及未来职业设计中开发创新创业案例及内容。
1.2.5 创新创业指导的实效性不强
师资力量的薄弱尤其是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欠缺,导致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时有心无力,对市场的研判力不强、把握度不高,创业指导的实效性不强。
1.2.6 创新创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创新创业项目或活动的考核更多停留在开办数量、获奖等级及数量,对项目或创业项目的成活率、成活质量、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没有具体考核评价条款。
1.2.7 创新创业与招生、培养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招生时对未来行业、市场的分析及预测不够大胆,不敢过多地有意识地增加创新创业型专业的分量;不能在市场启动前或启动之初调整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求稳心理严重。
1.2.8 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不完备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扶持资金及资源缺乏;实训基地徒有虚名; 校内基地服务对象没有全部向广大毕业生敞开,没有真正成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器;校外基地的实际利用率不高,企业热情度不高;已经进驻创业基地开展的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学生及家庭热情不高,准备不足。
问题的产生,主要可以归纳为政策层面、 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及其家庭层面四方面原因。
1.3.1 政策原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创新创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拨款、扶持、免税及奖励政策,但更多的是面向普通本科院校,对高职教育关注不够;相对实际创业中出现的问题,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显得“杯水车薪”。
1.3.2 社会原因
还未形成全方位支持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与环境;虽有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申请贷款时困难重重。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但许多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也不愿意承担太多的责任与义务。
1.3.3 学校原因
传统的教育观念阻碍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认为技能培养更重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不完善,只作为附属性的工作存在;教师积极性不高,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和奖励机制,教师不愿意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投入太多。
1.3.4 学生及其家庭原因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学习时间少[3];家庭认为孩子创业成功概率不高,并不支持。
针对地方性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工作。
转变传统观念,注重培养“应用型”创业人才[4]。
2.1.1 转变教育观念
学习成绩固然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与效果的体现,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是培养身心健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 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工巧匠,其应具有一定的开拓意识、创新精神。高职教育应该是注重个体差异,做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教育与培养。
2.1.2 转变就业观念
转变传统观念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公司等过分青睐,不要一味盯着公务员、 管理岗等所谓“高大上”的“好”职务、“好”岗位。 在具备一定条件、有一定方向与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自主创业,这也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好选择。
建立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包括领导机制、组织机制、工作机制等。比如,建立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在学分认定[5]、荣誉评定、物质奖励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倾斜;建立教师专项激励机制[6],给予在教育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良好成绩的教师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或在职称评定、推优推先方面适当加分。
(1)调动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资源,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到企业挂职,要求结合本校专业及已有基础,完成或联系促成师生合作项目。
(2)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当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充分利用企业家与专业人士对市场对行业发展的深切把握,对企业具体运作的实践经验,给学生做有效的创业指导,并提供必要资源。
(3)选派有强烈创新意愿,勇于尝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及基础的教师到创新型企业和高校进修培训;实行轮训制,以先锋、骨干带动一批,完成创业创新教师的系统培训;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形成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4)加强学术交流、研讨,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特邀创新创业领域内成功企业家、专家学者与教师交流;开展创新创业科学研究,依托创新创业科研基地,引导形成一批科研成果。
(1)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推动创新创业工作,于2018年6月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由团委书记兼任院长,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和组织实施及协调等工作。同时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招生就业学生工作副校长和分管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任副组长。 创新创业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融合型人才和提升毕业生社会竞争力为总体目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实践的训练体系。 每个二级学院设立创新创业教研室。
(2)搭建或依托已成型的网络教学平台,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有关创业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7]。
(3)推进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立特色校内工作室,建设临街门面创业一条街,由学生自组团队,配备创业指导老师,开展创业项目。
(4)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面向有意创业的教师、学生开放,按照一定的耗损补偿及设备折旧比率,有偿提供创业设备及服务。
(5)组建校友创业大联盟,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活动[3]。
2.5.1 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
将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教育必修课。 美国的柏森商学院教学大纲中设计了15 门有关创业知识的必修课,内容涉及管理、财务、咨询、营销、风险、成长等;日本短期大学的创业课程,包括创业风险论、创业实践、创业计划、市场理论、实践制度等创业课程[7]。
2.5.2 优化公共类课程
在公共选修课中引入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素养、创业技能等培养、训练、实战型课程,如创业心理、社交礼仪、计算机课程、开店办税实务等课程。
2.5.3 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
在专业课程中,适当增加、融入部分创新创业的元素。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加合适的创业课程,如艺术设计类专业可增加设计投稿、竞稿PPT 展示等内容;畜牧养殖、园艺类专业中,增加生产经营管理类的专业课程。
2.5.4 实行分层级递进贯通的教育
大一的学生开展以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为主的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对大二的基础较好的多数学生开展模拟训练为主的创新创业培育级教育,对大三的少数优秀学生开展以实景实战为主的孵化级教育。
加强校本教材、 网络课程、 数据库等教学资源建设。开发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真实创新创业案例的校本教材,用学生熟悉的项目与案例引入教学;开发基于校园网或公共选修课平台的课程及资源库,方便学生在灵活的时间、地点开展学习、研究。
T 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网站,设置有课程介绍、师资简介、学习中心、模拟实训、互动空间五个模块,学习中心模块下设案例聚焦、 教学资源、创业百科等栏目,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尝试“基于模拟环境的高职创业教学”[8]。 可以模拟真实的创业角色、环境、人员和任务,围绕预期营收目标,设置项目环节,设计工作流程。比如,模拟开办运营淘宝店这一目标,设计注册、经营内容规划、进货、销售管理、营销[8]和售后环节,让学生进行仿真操作。
(2)尝试“干中学”的创业教育模式[9]。 依托专业及具备一定现实性、可行性的创业创意,学校或二级学院拨付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让学生将研究成果推向实际产品,走向应用,甚至实现产业化。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省创新创业就业学院合作,利用其固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同时开设了创新创业苗圃班,制定了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课程和实训课程。 2018年面向在校学生选拔了首批30 名有强烈创业意愿和创业潜力的学生,初步搭建起包括创业意向学生、校内外创业导师、风险投资家等在内的创业共同体,推出了一定的应用成果。
2.8.1 培育创新创业学生团队
发现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 较高创业能力的学生,选拔组成创新创业团队。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精心指导培育下,2015 级艺术设计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唐小红同学,在2018年5月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劲牌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7年度高职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暨“劲牌阳光奖学金”寻访活动中,荣获“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暨“劲牌阳光奖学金”优秀奖。 校内选拔组建了数支创业团队。
2.8.2 培育创新创业型社团
支持学生成立创客社团、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社团主要围绕技术创新、创意设计和专业竞赛开展活动,要求学生在社团中完成“制订学生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创建个人学习网站、设计并制作一个产品、参加一项技能竞赛、撰写一篇专利申请书”等工作。
2.8.3 举办创业交流活动,加强创业宣传
举办双创教育研讨会、创业分享会、创新创业宣讲会、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活动,注重实践活动效果;印制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100 问》等宣传资料,宣传报道一批大学生基层就业和创业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8.4 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育
近年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国家级二等奖1 项,省级二等奖1 项,省级三等奖1 项,多次评为优秀组织奖。 其中 《高考志愿路路通》 项目获2018年 “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在“创投杯”第五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娄底分赛暨娄底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参赛的6 支团队获1 个三等奖,5 个优秀奖。 6 支团队均入围“创投杯”第五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其中创意组项目《高考志愿路路通》获二等奖,《为会计而生的APP》获三等奖,初创组项目《小程序+,让数据助力企业服务》获主赛道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构建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10]。沙洲职业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由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三个一级指标构成,每个一级指标下设两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又分设若干三级指标,通过活动载体,取得相应分值。创新创业教育得分可以作为创业类课程成绩,也可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特种加分[10]。
改革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及经历、经验和收获。 即使创业项目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分析、经验总结材料可以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给出成绩。
2.10.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简化各种相应审批手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扫清障碍。
2.10.2 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
政府、学校、企业、银行联合,对有需要有基础的创业学生给予支持。争取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与社会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合作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以股份制、 赞助等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学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专项基金和奖学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争取西藏财政支持近50 万元,帮助西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创业; 积极争取娄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支持就业创业专项经费; 学校按年度学费总收入的1%安排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经费,每年安排创新创业赛事活动经费20 万元,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2018年对校内申报的500个创新创新项目安排了20 万元(每个400 元)的指导工作经费。
2.10.3 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咨询、交流和指导服务
以专业群为单位,建立创新创业单项能力培养、专项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实战顶岗培养的实训实习基地; 打造创业一条街,与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创业服务于一体的创业平台。
2.10.4 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做到项目成熟一个,就孵化、推动转化一个;成功转化的项目及成果,还可以进行适当奖励。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刘勇等多名创业学生在曾玉华老师等的指导下,将台湾果桑、无花果、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品种推广种植,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在学校的大力宣传推动下,更多的学生投入了创新创业实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水平、 较高职业素养人才的主力军,必须担当起为国家培养面向未来、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较高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做了一些探索,但创新创业教育的路程还很长,教育改革的路上将不断有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