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三亚学院
从古至今,海南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联结“海上丝绸之路”远洋航船的极为重要的中转站。在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报告中提到“海南岛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支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更大作用。”海南岛正逐渐走向开放之岛,2019年海南发布59 国免签入境旅游政策,海南的国际航线由2014年的37条增加到2019年的80 余条,加快构建了便捷的“空中丝路”。对此,必须要结合海南的地区特色,探索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展开对外文化交流的新路径,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党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五大领域,其中民心相通是基础,而文化交流更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海南正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是海南岛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南岛地处祖国南大门,而中国每年大量的进出口货物都要从南海经过,因此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海南岛多方面的优势,努力让海南岛成为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门户。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经贸方面的合作,对外文化交流更不是必不可少,如前文所述,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民心相通,增进了解,为实现经贸上的共赢奠定基础。
自古以来海南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外交的最前沿,因为海南与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接触起来最为便捷。从历史上看,双方自古以来交往颇深,从《更路簿》可以看到,潭门渔民在古代就已经到达了东南亚国家而且还记下了明确的航行路线。所以利用这些便利条件,海南应进一步向东南亚国家展开文化交流,进而深化改革开放的局面。
不管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还是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海南岛都会成为面向亚洲、面向世界的国际交往平台,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让世界人民认识海南,做好自己的名片是其首要任务。面对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障碍,文化交流是突破这一障碍的必要手段。文化交流可以在各国人民之间建立共同语言,进而增强亲近感,让世界认识海南、了解海南、爱上海南。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海南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实现不同文明的交互发展是必要和迫切的,海南在这方面存在着诸多优势。
海南历史悠久,早在新时期时代就有先民从中原移入岛内,后来经过几次移民,在宋至明清时期人口达到最多。因为海南在历史上曾是荒蛮之地,很多大臣都被贬谪到这里,并留下大量的诗句篇章,比如大文豪苏东坡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所以这里有独具特色的古代贬官文化,对于研究中国贬官文化的学者来说,海南是必经之地。纵观海南历史,人才辈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革命进程,海南也有着独具特色的革命文化。近几年,海南省全年接待的红色旅游人数也是日益增多,很多外国游客对海南本土的红色文化也是很有兴趣的。
海南岛拥有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海南岛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苗族和回族,由于这些民族在海南多处于聚居的状态,所以他们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仍保存得比较好。比如黎族的黎锦,有着3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是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在今年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黎锦文化艺术创新第一次展现在世界舞台上,黎锦传承人向大家展示了两幅黎锦作品,这也让各国人民领略到了黎锦的风采。
从古至今,海南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都有成立海南乡团,并致力于学校建设,开展华文教育。所以一些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也在这些地方广为传播,比如海南琼剧,可以说是海南的灵魂,早在清朝就开始向海外传播,后来随一些华侨涌入更多东南亚国家,现在东南亚有些地区仍热衷于欣赏琼剧演出,以至于很多华人华侨对海南岛的认识都从琼剧演出开始的。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可以和东南亚国家展开更进一步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以其独特的热带风光、延绵数千里的海岸线、舒适的气候环境和良好的旅游设施不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南,来学习一些特色专业,比如旅游管理、热带农业、热带疾病防治等,这些专业对处于同样气候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充满着吸引力。
一带一路的构想与实践能进一步加深海南岛的开放程度,促进海南的经济进步,对于海南的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带来极大的机遇。但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是促进海南对外文化交流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文化上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大不相同,这种差异使得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多层次人才的缺乏,也是文化的一大短板,这就需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大量引进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另外,城市建设仍需进一步提升,要想更好地让世界认识海南,海南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对海南来说对外文化交流是必然的,海南自身又有着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的机遇,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开对外文化交流,本文将从留学生教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东南亚地区国家构建友城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2019年7月9日,教育部联合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海南省大力打造“留学海南”这一特色品牌,将支持海南创新留学生奖学金管理模式,适度增加留学生数量,优化生源结构,提高学历留学生比例。这就意味着海南将会迎来更多的留学生来这里进行专业学习。对此,海南各高校应注重引进人才,进而打造特色专业,比如与旅游相关的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很多留学生打算毕业之后留在海南,那这些专业对他们求职来说就比较有优势。对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来说,其本国气候与海南相似,他们就更倾向于热带农业、热带疾病防治等专业。另外,在进行汉语教学时,可以针对留学生的不同需求,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比如旅游汉语、酒店汉语、医学汉语等,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国别,配上其母语作为辅助,这样可以实现优化教学的效果。
悠久的历史为海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宝库,对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由于地处南海之滨,海南自古就有很多民间故事和传说,比如天涯海角的传说、鹿回头的传说、蜈支洲岛的传说、黄道婆的故事等等。从这些故事传说中,可以看到海南人勇敢、智慧、团结的精神。对这些故事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开发经营,比如千古情系列演艺作品就致力于这一方面,每一台“千古情演出”都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奇,三亚的也不例外。落笔洞的故事、鹿回头的爱情传说、冼夫人的家国情怀、鉴真东渡的惊险历程、海上丝绸的繁华盛世,两个小时的舞台剧,为观众们展现了三亚的前世今生。所以很多人评价这一演出打破了人们对海南的固有印象,认为海南没有历史文化,其实这里人文荟萃。海南经历了千年的海洋渔业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海民俗文化,比如一些和海洋渔业相关的节庆活动,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相关赛事,丰富各类活动,比如与海洋有关的活动、疍家水上船屋体验活动、开捕祭海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促进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而推进国际化进程。
充分发挥海南的地缘优势,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建立友好城市等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海外汉语教学。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汉语所扮演的外语角色越来越多,在有些国家都已进入基础教育。我们作为汉语本土国,应积极向这些国家提供帮助,比如输出优秀的汉语教师、帮助其编写国别化教材等,支持更多的国家将汉语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在构建友好城市的过程中,华人移民不容小觑,发挥其桥梁作用,进而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与交流。
总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南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及其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但这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把握这一机遇,深化留学生的教育改革、充分利用海南的文化资源、与东南亚各国建立友好城市,通过多种路径让海南文化“走出去”,与各国文化进行交流沟通,让世界认识海南,了解海南,爱上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