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体育专业就业心理探析

2019-03-22 12:13吴启明
关键词:职业规划毕业生心理

吴启明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近年来我国体育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得许多高校都在不断增加体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与此同时,当前正处于体育产业的创新转型阶段,整个市场及产业都呈现出不完善、不成熟的基本特质,再加上经济、文化及科技等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以及经济市场整体就业难问题的影响,导致当前体育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也使得相应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群体在就业形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问题的恶性演化,不利于体育市场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体育专业就业心理问题

(一)就业焦虑

就业焦虑毫无疑问是当前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毕业生往往会对就业问题进行反复思考,然而又无法在短期内找到解决办法,进而就出现了焦虑、紧张甚至暴躁的情绪。而且体育专业本身就业面较窄,毕业生在就业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更容易被严峻的就业形势蒙蔽双眼,把就业目光完全聚焦于体育行业。在巨大就业压力与解决办法欠缺两大矛盾的长时间挤压下,毕业生心理承受能力遇到极大考验。尤其是在临近毕业的时期,体育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焦虑问题的情况更加普遍。

(二)就业迷茫

很多高校毕业生都希望能够在毕业后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体育专业毕业生同样如此。但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很多体育专业毕业生都很难在毕业后找到心仪的、与专业挂钩的岗位,如此一来部分毕业生就出现了就业迷茫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当前体育专业的就业面虽然较窄,但还是给毕业生留下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如读研、从事教育行业、转入普通岗位等都是较好的选择。但对就业迷茫的毕业生而言,如何在短时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将就消极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就消极的心理就是由就业迷茫而来。部分毕业生在经历了就业迷茫之后,依旧难以获得适合、心仪的工作岗位,从而就盲目地进行选择,以将就、消极的心理面对毕业与就业。这种心理将对毕业生日后的工作、成长及发展等造成巨大影响,严重时更会出现抑郁心理,最终引致难以得到有效医治的心理问题。而且,这种将就消极心理也会对用人单位及高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毕业生的将就消极心理往往会导致相应工作难以正常、高效开展,进而对企业正常运行及长远发展都极为不利。而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大量毕业生以将就消极的心理面对毕业与就业,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就业率的提高,但会导致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校产生不佳的印象,对高校日后发展有着严重影响。

(四)过于自负

与其他学生存在的就业焦虑、迷茫与将就等心理不同,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容易出现过于自负的心理问题。这类学生往往在对自己及就业形势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没有清楚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如此一来,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在就业选择时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对就业之后的工作岗位、内容、环境、待遇、方便性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这类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在错失许多不错工作机会的同时,也无法获得自己向往的工作。

(五)过于自卑

就目前来看,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群体不仅存在过于自负的心理问题,也有着过于自卑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毕业生过于自卑的心理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其中就包括学习及成长环境、就业形势、自身性格、学校教育等。总结来看,毕业生之所以会在就业选择时出现过于自卑的心理,通常是本身性格较为内向拘谨,不擅长人际交往。再加上学校、家长引导不够,成长环境不够友好,就业压力过大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使其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逐渐出现自闭倾向,同时表现出过于自卑的问题。过于自卑的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无法对自身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知,总是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担心自己无法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很容易错过许多良好机会,最终选择综合来看较差的工作岗位。

(六)依赖心理严重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过于溺爱,进而许多毕业生都有着较为强烈的依赖心理。对部分依赖心理严重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并没有从思想上对就业加以重视,也没有积极采取措施为就业而做好准备。尤其是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依赖心理严重的毕业生更希望家长能够为自己寻得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自己只需要凭借家长的关系进入社会即可。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时遇到任何事及问题都习惯性地向家长及老师寻求帮助。但是在当前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任何良好的就业机会都是稍纵即逝,毕业生不敢独立地进行思考与抉择,过分依赖家长与教师,很容易错过良好的就业时机。

二、导致体育专业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实际上,导致体育专业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也就是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而社会环境则是较为关键的客观原因。所谓社会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体育市场及产业的发展来看,近年来我国对此加以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按理说体育专业毕业生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但是,经济市场整体呈现出的就业难状况也传递到了体育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体育市场变得较为萎靡。因此,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从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自身条件

导致毕业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在于其自身条件,主要包括专业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三点。从专业水平来看,部分高校体育学生并没有重视专业学习,也没有在专业学习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在进行毕业选择时,学生才发现自身专业水平与工作岗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进而会产生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从人际交往能力来看,就业选择需要毕业生与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但部分学生平时性格较为内向,不擅长人际交往。而从心理承受能力来看,当前的就业形势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毕业生心理承受能力稍差,很容易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出现焦虑、迷茫、暴躁甚至崩溃等心理状况。

(三)个人理想

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无疑是其在就业选择阶段的最大理想。但是,当前的就业形势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往往会使得大部分毕业生的个人理想难以实现。通常来说,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最看重的一点是待遇情况。当前的体育市场,难以满足毕业生的理想。而部分毕业生更加看重工作环境,不愿意参与基层工作,但是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工作经验欠缺,只能从基层工作做起。这种巨大的落差,很容易令毕业生感到失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学生个人理想差之甚远的内容,例如就业区域、用人单位、个人情感等。这些内容与毕业生个人理想的巨大差异,会令毕业生产生强力的落差感与失望感,如果不能及时、合理、正确地进行引导及控制的话,很容易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

(四)家庭期望

在毕业生就业选择阶段,部分家长并没有充分了解子女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意识到当前就业环境的严峻性,只是想当然地对子女就业提出了期望甚至要求。如此一来,自然很容易出现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情况。也就是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不但需要应对就业环境、个人期望所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还要合理处理家庭期望所带来的压力。而且,许多家长并不能理解子女面临的心理压力,不但没有采取正确措施对此进行引导,以帮助子女缓解压力,反而不断催促子女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更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

(五)学校教育

近年来,随着职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其中的职业规划教育,更是培养学生正确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重要工作。但是,部分高校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只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展开职业教育,并没有投入足够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另外,部分高校虽然意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操作实践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如教育方法不合理、教育内容欠缺等,导致职业教育的质量难以满足相应标准。如此一来,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合适的职业观念,同时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就业环境展开合理的职业规划,更没有为就业选择做全面的准备工作。那么在就业选择阶段,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进而引发心理问题。

三、新时代解决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及效率

就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来看,要想解决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提高“期望就业率”无疑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这里所说的“期望就业率”实际上就是指毕业生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的比例。要想促进“期望就业率”的提高,那么必然需要确保毕业生自身专业素质过硬,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提高高校专业教育质量及效率就显得很有必要。对此,高校应当对体育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和改革,充分结合当前体育市场就业形势,对教育内容、方式、目标等进行调整与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能力符合体育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从而让更多毕业生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体育专业相关的工作,进而有效防止其在就业选择阶段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高校落实职业教育工作

对高校来说,落实职业教育工作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更能帮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从而解决相应的就业心理问题。从培养职业意识的角度来看,高校必须要从体育专业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就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高校应当把职业意识的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从而让体育专业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念。而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高校需要根据体育专业教学目标、社会用人需求等因素,制定贯穿学生大学生涯的职业规划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安排优秀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想法,进而引导其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需要注意的是,职业规划工作应当是动态变化的,这是因为学生想法、社会用人需求、就业形势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对职业规划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从而让毕业生能够更加顺利地就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应当充分明白当前创新创业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

(三)高校强化心理教育和引导

要解决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少不了对毕业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从而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并维持健康心态。对此,高校必须对心理教育加以重视,把心理教育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来,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优秀的心理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针对毕业生,高校则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该辅导室平常需要深入了解当前体育专业就业形势,并结合这一内容定期展开心理讲座,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当前就业情况。当然,心理辅导室更要长期保持开放状态,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鼓励毕业生积极到心理辅导室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从而结合每位毕业生自己的实际状况,解决其心理问题,强化其心理承受能力。

(四)高校与家长积极进行交流与合作

不可忽略的是,家长期望过高也是导致体育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高校需要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及合作,让家长充分了解当前的就业环境,引导家长与子女进行深入沟通,从而促使家长适当调整自己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与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与家长保持长期、快速而有效的联系。有必要的话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家长交流中心平台,通过该平台及时发布体育专业就业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能为家长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教师及辅导员更要积极出谋划策,促进家长及子女之间的沟通,同时帮助家长合理调整自身对子女的就业期望,这样能够有效减少体育专业毕业生受到的家庭期望压力,很大程度上避免其出现心理问题。

(五)毕业生为就业做好准备

要彻底解决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毕业生自己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因此,毕业生需要对就业选择有一个全面、正确而合理的认知,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然,毕业生更要积极配合高校进行职业规划,并严格依照规划要求执行,从各个方面为就业做好准备。其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了解就业环境信息,及时向教师求助以缓解心理压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内容。另外,毕业生应当对毕业实习加以重视,认真完成实习任务,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就业岗位需求,全面改善自身条件以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逐渐成为主题,学生可以通过创业的方式摆脱就业束缚,从而以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方式找到合适的就业路径。

(六)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在当前严峻体育市场就业形势下,高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从各个方面帮助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从而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从市场方面来看,高校应当积极与社会用人单位进行联系与合作,通过制定人才输送计划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选择。而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来看,高校需要结合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当然,高校也可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适当增加研究生、教师名额,让毕业生能够直接在学校满足就业需求。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不但导致就业率有所下滑,也对学生、高校及用人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如何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高校可以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职业教育、加强心理教育、强化家长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着手,全面缓解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而毕业生自己也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选择,做好就业准备,探索创业可能,尽量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路径。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毕业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感受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