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子
(合肥学院 艺术设计系,合肥 23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寻求认同、传承文明及创新发展的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其具体分为口头传播、表演、仪式庆典、知识实践及传统手工艺五种表现形式。相较于其余几种传承方式,传统手工艺是唯一以实物为载体进行传承的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特的“物质财富”。而工艺美术作为“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从审美和技艺的双重角度为人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地域及经济影响,自古以来就是手工艺发达地区,产生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类别。工艺美术在安徽省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占有很大比重并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徽州三雕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技艺;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制作工艺因其对知识及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皖北一带流行的面塑工艺则体现当地居民在日常劳作中独特的生活情趣。
安徽省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端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潜山县薛家岗遗址发现了安徽最早的陶器残片,即后来的痘姆乡陶器雏形。唐李白有诗云:“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出自《襄阳歌》)此处的“杓”即是潜山陶制勺子,可见唐朝中期舒州(今安徽西南)手工艺已十分发达,此后历经明清两代直至近代,在繁荣的经济和文化影响下,徽州工艺美术一直处于发展和进步中、不断出现新的门类和技艺,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的局面。
安徽省工艺美术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特征,这些特征基于安徽的地域、历史、文化及民俗等多种因素而形成。工艺美术因其强烈的代表性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从而成为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对工艺美术各方面特征的研究旨在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从而为安徽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对工艺美术特征的研究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工艺美术依其特性可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两大类,前一类注重实用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兼具审美价值;后一类则纯粹出于观赏目的而制作,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1]从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85项传统技艺来看,两种类型数量大体相当。实用工艺共计44项,主要集中在建筑和文化传承两方面,分别以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和文房四宝制作工艺为代表,是古徽州建筑营造和文化传承的活化石。装饰工艺共计41项,体现在种类繁多的民间绘画与雕刻技艺上,诸如砀山年画体现了皖北乡村主要装点节日的方式,而流行于安徽各地的雕刻工艺则体现了当地居民就地取材进行工艺制作,善用身边物造就美的能力。此外古徽州人还善于将实用工艺和装饰工艺相结合,徽州三雕即典型的建筑构件与装饰艺术相结合的工艺,反映了古徽州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追求,是古徽州工匠技艺结合的代表性成就。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今淮河流域两岸,以亳州宿州为代表)、庐州文化(今合肥市及周边地区)、皖江文化(今安庆地区)以及徽文化(古徽州一府六县,今皖南地区)四大文化圈,各文化圈依其兴起时间及地域、经济、民俗等特征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工艺美术。
从时间上看,始于旧石器时代的皖江及淮河文化早于其余两种,属古皖文化,诞生了安徽最早的手工艺,种类集中在早期先民的生活必需品上,如制陶及编织工艺,且以实用器为主。稍晚的庐州文化(始于西周)体现了安徽工艺美术在书画雕刻方面的成就,而时间相对最晚的徽文化(始于北宋)对安徽工艺美术的最终成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地域分布上,共计85项非物质文化手工艺中,发源及流传于皖南的共计46项、皖中共计20项、皖北共计19项。同时南方手工艺多集中在建筑营造及文化用品制作上,中北部手工艺多为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及装饰工艺。
总体来说,安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始于秦汉、兴于唐宋,在明清两代形成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同时由于历史上安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且南方重视文化教育的原因,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皖南工艺美术较之皖北及皖中更为发达的局面,使其最终成为安徽工艺美术的代表性区域。
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淮河为界从地理上将全省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各部分因其地域、经济、文化及民俗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发展出种类繁多的工艺美术,是省内不同地域文化的生动写照。虽各自历经数代传承与创新,但这些工艺美术并不完全是各自孤立发展的。从制作工艺方面看,安徽省工艺美术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
安徽境内多山,木材及石材资源丰富,是建造房屋的天然材料。且明清两代皖南徽商发迹后大多有兴建宅第的习惯,直接导致古徽州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民间存在大量从事建筑业的能工巧匠。工匠们就地取材,利用各种木材及石材制成房屋构件,并对木质和砖石材质的各类建筑部件进行繁复的装饰从而满足徽商对财富的攀比和炫耀心理。装饰坚硬的木材和石材,最合适的方法显然是雕刻,因此巧夺天工的徽州三雕(木雕、砖雕及石雕)技艺应运而生。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徽州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因此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安徽省非遗工艺美术的代表性技艺之一。此外,皖南是文房四宝的发源地,徽墨和歙砚制作中同样盛行雕刻技艺。
而在淮河以北,人们同样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盛产的石材及矿产进行工艺美术加工。淮南的紫金砚、阜阳的杜氏刻铜和灵璧县的磬石雕刻均体现了皖北工艺美术的精湛的雕刻技艺。其中磬石雕刻因其雕工精湛、造型优美而蜚声海内外。
磬石俗称灵璧石,用以雕刻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西周王室最早采用灵璧磬石制作特磬(古代打击乐器),开创了我国古代“金石之乐”的先声。《尚书·禹贡》中记载的“泗滨浮磬”即指灵璧磬石。灵璧磬石雕刻工艺源远流长,既保留了古代宫廷制磬技艺,又延承了汉代石刻线画技艺,以及古代圆雕、镂雕、浮雕、影雕、微雕等多种工艺,尤其是在坚硬的磬石上进行微雕创作,堪称一绝。后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磬石雕刻逐渐从宫廷乐器向装饰艺术演化,多用于中式庭院装饰及室内陈设,生动展现了工艺美术对日常审美的影响。
由此可见,安徽省非遗工艺美术在制作方面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南北方均遵循“就地取材,因材施工”的工艺特征,大多采用当地常见的材料进行工艺美术加工。由于安徽境内多山,木材和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的木材、石材和矿产具有质地坚硬、易于雕凿的特征,是天然的雕刻材料。且由于安徽自古建筑和手工业发达,对于雕刻技艺需求充足,因此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雕刻工艺,从而成为安徽手工艺最为显著的工艺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人类自诞生之初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手工艺,只有少部分能够保留,得以被延续和发扬并最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一门工艺能够历久弥新的关键就在于社会生活中被持续使用,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一门手工艺得以传承的关键是在社会发展中具备一定的功能,即在某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无论是实用亦或是审美需求。[2]徽州自古注重文化,教育在人们生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而读书写字离不开笔墨纸砚;且明清两代徽商兴起,经商中算账开票等行为同样离不开纸笔。因此作为书写工具的文房四宝得以在古徽州传承发展,成为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从而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文房四宝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徽州的人文历史。在众多知名的文房四宝老字号中,以制作徽墨的胡开文最为知名,是安徽非物质文化的代表工艺之一。
胡开文是清代著名徽商和制墨行家,乾隆年间先后于休宁、屯溪两处开设“胡开文墨店”,到20世纪30年代,“胡开文墨店”发展迅猛,在全国各地或设分店,或开新店,其经营范围几乎覆盖大江南北,至此徽州制墨业呈胡开文一枝独秀之势,故后代均沿用此老字号。由于其制墨工艺考究、种类繁多、质量上乘且久放不坏,使其在近代蜚声海内外,获得了众多荣誉。早在1915年胡开文厂所制“地球墨”即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是中国最早获得国际大奖的手工产品之一。1980年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金奖;1994年获第五届亚洲及太平详地区国际博览会金奖等,从而奠定了其行业领军品牌的地位,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徽州制墨工艺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此外,安徽泾县红星造纸厂、歙县曹素功墨厂及阜阳杜氏刻铜等均为国内外知名的手工艺企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由此可见,安徽在工艺美术传承保护方面具有显著的品牌传承特征。由于工艺美术自身具有的小商品经济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凸显规模小、工艺单一、地域分散、传承人缺失等局限性。而知名品牌在产品开发、质量把控、宣传推广等方面具有家庭小作坊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而有利于消除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使得古老的手工艺能够与时俱进,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工艺美术之所以区别于普通的手工制品,原因在于无论出于实用或观赏目的,工艺美术在产生过程中都体现了人的审美,是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美、创造美和体验美的载体。审美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不同的地域、经济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审美。[3]安徽境内以淮河为界,南北截然不同的差异决定了南方和北方工艺美术在审美上的较大差别。
皖南地区以古徽州为代表,地理环境特殊,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是中原名门望族理想的避难之地;加之又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民风古朴纯厚,因而自古崇儒尚教,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徽州工艺美术具有明显的文人审美倾向。
内涵与自然是文人审美的核心,在徽州工艺美术的代表“三雕”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三雕是徽州明清古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且大部分雕刻内容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比如植物花卉象征高洁的品质、动物和孩童代表吉祥与繁盛、人物与场景必然具有教化意义。徽州人深受儒教影响,情感丰富但内敛,擅长将美好的愿望寄托于象征符号中。且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自然简洁,雕工虽高超复杂但造型古朴雅致,多用木材本色而少有人工上色。古徽州工艺美术同时反映了理学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和读书人高雅趣致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4]
而在淮河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工艺美术审美特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皖北是淮河文化发源地,发生过垓下之战、大泽乡起义、淮海战役等多次决定中国命运的著名战役。战争给淮北平原留下了斑斑伤痕,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迹(历史战争故事是皖北工艺美术的常见题材之一),滋养着这个地区的文化,也塑造了这个地区豪爽、乐天、侠义的民风。
另外淮河中游平原自古农业发达,人民大多世代务农,故而皖北的工艺美术呈现出粗犷、质朴和不拘小节的乡村审美特征。手工艺制品多为彩陶、编织、面塑及农民画等,与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息息相关;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喜庆吉祥图案,造型生动、色彩鲜艳、整体效果奔放热烈。艰辛的劳作造就了皖北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个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敢于大胆表现对美好和富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深具乡村审美特征的工艺美术正是他们质朴愿望的具体表现。[5]
上述是安徽省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分类、地域分布、制作工艺、传承方式及审美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安徽省工艺美术独具一格,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