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传播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角色转型

2019-03-22 11:46吴曦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两岸关系中国台湾传统媒体

吴曦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

两岸媒体环境是由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主持人传播影响力而变化的,两岸媒体环境和媒体人的态度也对两岸关系发展造成影响。体现在近年来两岸都针对促进两岸媒体交流的相关举措;两岸媒体人新闻界沟通更加积极,如2018年进行的两岸新媒体峰会;两岸媒体栏目对双方实时情况或对两岸关系的探讨分析有了更广的报道等。但是两岸双方在政治上的社会制度不同,理念想法不太一致,媒体也受到影响,因政府措施驻台实时采访有限,导致两岸新闻媒体信息沟通不一致,然而民众易受到媒体报道和传播方式的影响不能正确了解到两岸关系。本文基于传统媒体的影响,分析传播新媒体环境的意义,探讨主持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及转型为全媒体,来促进两岸民众客观了解两岸的关系进而使两岸关系能够良性发展。

一、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两岸交流

(一)广播媒体

在我国两岸关系信息沟通交流初期,由于技术局限,广播是两岸民众在隔绝时代唯一能获取双方信息的媒体。随着两岸交流逐步加深,中国台湾媒体和大陆媒体有了其他的媒体渠道,广播的竞争优势降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对台栏目也相应进行改革。例如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设立专门闽南话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推出闽南文化的栏目,这些栏目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主持人,向公众直接传达两岸媒体的表达含义是主持人的意义所在。

但是两岸广播媒体相互交流沟通不足,针对中国台湾听众的新闻操作模式采取对大陆听众的模式,没有对受众面的喜好程度来进行创新导致传播效果不太理想,两岸关系发展受到限制。

(二)电视媒体

随着经济逐渐发展,观看电视新闻频道已成为了民众日常关注实时热点的途径,两岸的交流也受到电视媒体的影响,中国台湾电视也愈发关注大陆的消息,如中央电视台CCTV-4 设立的《海峡两岸》、《天涯共此时》等有关中国台湾的栏目,中国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在大陆受众群内有比较好的回馈。

其中《海峡两岸》电视栏目主要报道两岸实时热点信息,将两岸媒体人、专家学者实时连线进行近期热点探讨沟通阐述不同的想法看法;中国台湾综艺节目较为成熟,两地人民有相近的休闲口味也有利于大陆娱乐节目的发展,受中国台湾综艺节目的影响,大陆综艺顺应民众的喜好在节目中设立“模仿秀”“特殊任务”等,邀请一些中国台湾艺人做大陆综艺主持人。

不仅央视出台相关两岸节目,一些地方台也开设相关栏目,比如海峡卫视的《今日海峡》、《生活接力棒》、《味解之谜》、《青春最强音》等。通过这些电视媒体栏目设立和主持人对栏目执行传播加深了两岸的沟通交流,但传播渠道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CCTV-4 于2003年在中国台湾有线电视停止播出并且后续协商未果,地方电视台播放渠道受限,中国台湾观众没有途径能收看节目那么节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传播新媒体环境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比传统媒体有新的传播媒介——网络。新媒体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新媒体的传播可以让信息即时甚至实时进行传播,并且信息的传播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甚至还能向全世界进行传播,有效提高信息交互传播的效率;传统媒体媒介需要版面范围支撑、播出时间要求,在传播上容易受到限制,在新媒体下民众获取信息更具有全球化;民众通过网络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关注,更具有针对性。

传统媒体更具权威性,也体现出新媒体更加平民化和普及化的特点,新媒体内容及形式也较传统媒体呈现更加多样化和易检索。

(二)两岸传播新媒体的意义

两岸传播新媒体加大了两岸信息传播的受众面进行信息交互。两岸民众通过博客、论坛、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获取并发表信息,与不同年龄、行业、层级的人进行信息交互有效的提升双方民众的情感。两岸关系交流深入离不开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两岸传播新媒体能通过更平民化、普及化的角度进行两岸民众理性交往,减少两岸的隔阂。

新媒体扩大了两岸信息沟通渠道。《味解之谜》是海峡卫视、东南卫视、中国台湾东森电视联合推出的户外美食真人秀节目。电视播出的同时还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搜狐视频、等网络平台播出,全网点击量超过2 亿。《味解之谜》实现了融媒体的创新突破,例如与斗鱼TV 深度合作,开通“味解之谜斗鱼直播间”笔者担任网络直播主播,第一时间直击拍摄现场,每天全程直播10 小时以上,同时在线观看的网友峰值在线人数近三十万探秘真人秀拍摄现场,累计访问IP 达到5000 万人次,明星幕后花絮,造成节目未播先火的爆款真人秀。

微博、论坛、公众号平台的传播力量也不容忽视,权威媒体利用这些网络平台不仅可以迅速传播信息进行互动沟通,同时还有关注两岸关系的民间组织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自媒体,用自己的力量为两岸发展献一份贡献,真正达到从民众了解对两岸想法看法,有效促进两岸友好发展。

三、主持人在新环境下的角色定位

(一)主持人面临新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人群接受两岸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改变,信息传播方式也不同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迎来新媒体的冲击,特别是对主持人来说更是新的挑战。当下新媒体传播两岸信息中,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者包括传统媒体下的受众,传播媒介也从广播电视发展增多到手机、电脑、网络广告牌等可网络设备,主持人作为传统媒体传播者的特殊性被淡化,传统媒体核心部分的主持人将面临多重冲击。

(二)主持人角色新格局

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影响下,传统的主持方式和风格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为了应对新环境的挑战,主持人从传统的媒体传播者向全媒体主持人进行了角色转型,形成了角色新格局。

具备全媒体主持人素养有助于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主持人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人际情感渲染、即时应变、较强的人格魅力是全媒体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养,较强的人格魅力让主持人更具有传播可信度和渲染力,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对新闻敏感且能专业幽默地传递信息、对社会历史表现出责任感并推动其发展、新闻的情绪确切传递给观众。

(三)转型全媒体主持人所需素养

在媒体传播中依靠着主持人直接来向观众传递各种信息,主持人是媒体向观众传递信息的最后一步可称为“把关人”。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主持人不仅要给制片人、媒体传播等把关,更是要求具备全媒体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如具有个人特色的专业主持技能来加强民众对新闻信息的认知和态度,主持人个人风格会影响到受众对两岸新闻的接受力度,同时塑造多层次的主持人形象,如展现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加强人格魅力来达到相关两岸节目传播效果。笔者担任网络主播直播的《青春最强音》是一档校园真人秀歌唱节目,遍及中国台湾“北中南东”各区域,选出全校最会唱歌的3 个同学,组成战队,再到北京进行决赛。覆盖两岸大学生群体超过370 万人,中国台湾东森脸书触及率6192 万人次,创下岛内脸书直播史新高。现如今是否具备网络新媒体素质的主持人成为主持转型的必备技能。

四、结语

分析传统媒体下两岸交流的现状,新媒体环境下两岸传播的未来展望。因为主持人在媒体传播中是起重要作用的角色,但是新媒体环境的影响给媒体界和主持人造成了相当的冲击,为了两岸交流的积极发展和媒体的传播力,主持人从传统的传播角色转型为更专业性、多元化、优秀人格魅力的全媒体主持人,促进了两岸关系的积极发展和我国媒体界长远进步。

猜你喜欢
两岸关系中国台湾传统媒体
2017中国台湾前50直销公司排行榜
2017中国台湾21~50大直销公司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2016年中国台湾直销事业调查报告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中国台湾、日本直销记事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