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的策略探讨

2019-03-22 11:46刘静戚艳伟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供给群众

刘静 戚艳伟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了充分满足社会成员的基础文化需求。近年来,人们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持续增加,并且逐渐朝着高端化与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根据整体看来,供需错位变成了妨碍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的一大问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各个行业的迅速转型。信息化建设进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出现了变化,现如今在融媒体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亟须进行供给侧改革,从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快速发展。

一、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中的弊端

新时期,各大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逐步增加,同时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活动形式变得非常丰富,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而以往单一的文化供给不能够满足现代人逐步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需求喜好朝网络化趋势发展,在先进技术与理念的助推下,传统的文化消费模式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网络化与高科技文化消费变成了迅速拓展的新市场。在过去的文化消费中,消费人员在外部环境作用下被动消费。而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很多免费文化资源给消费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吸引力。并且,在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给予了城市和农村居民选择各种文化项目消费的自由。满足个人兴趣与陶冶情操是现代城乡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目的。在新时代面对增长快与网络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需求变化,现阶段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模式难以适应以上趋势,着重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公共文化投资和经济发展投入失衡。公共文化投资的不断增长,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财政收益的不断增加,对于文化事业投资比重并未上升,反之还下降了。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仅仅是经济投入过热的连带受益方。再者,公共文化财政依旧遵守过去的行政管制的框架投入方法推进公共文化发展,导致财政资金无法发挥出重要作用。

第二,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创新不足,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人员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良好的文化服务与产品,不论从数量上而言,还是从质量上而言,均十分缺乏。而具备很多科技含量与创新内核的享受性文化消费产品,质量方面良莠不齐,同时价格高,很难受到人们的欢迎。

第三,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和文化需求失衡。1.陶冶心性与启发心智,充分满足消费人员高层次精神需求以及情感体验发展文化消费,供给质量与数量均很缺乏。2.基础文化消费供给供大于求,同时质量较差。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影响机理

(一)供给模式

供给模式的创新,对于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还可以将服务效能优化升级。第一,政府经过创建需求反馈制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无缝对接,这样可以提升文化服务有效性,给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第二,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有着十分显著的城乡差异。所以,需要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如此一来利于将城乡文化服务均衡分配目标的实现,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第三,因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程度低,有关领域标准整体体系规划和设计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标准化层面展现出无标可依的态势。所以,结合实际,拟定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保障标准对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供给制度

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是公共文化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一,根据自身情况促进决策机制过渡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有机融合的决策制度,如此会促使政府按照群众文化需求立即调整文化服务供给内容与数量,进而将公共文化服务动态供给目标实现。第二,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牵扯面较大,每一个地区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应当强化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提升。所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协调机制,探索与解决问题,利于促进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第三,构建适合用在各地区的统一标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同时规范评估程序,按照地区实况,强化评估中心的适用性,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客观。

(三)供给载体与主体

在现如今融媒体发展的情况下,除去需要持续发展图书馆与科技馆等传统文化基础设施以外,还必须要合理使用现代先进技术方法与手段,加速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互连,例如,构建网上博物馆与艺术馆,积极发展在线书店与手机图书馆等数字化文化信息平台,健全和开拓已有网络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再者,将服务方式加以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融媒体进一步融合构成数字化文化资源,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线上与线下一体化建设和发展。而从供给主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其供给主体有着紧密的联系。伴随公共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以政府为主体的供给模式已然无法处理供给量缺乏的问题,亟须建立多元化的主体供给模式。详细而言,政府以整合市场投资方借助民间资本与群众个体等社会主体参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此构成政府大力支持、社会主体积极参加的主体供给机制。如此一来不单单可以开拓公共文化服务资金通道,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会主体参加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与效率,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的建设。除此以外,政府设置统一的服务标准对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是十分有利的,构建集基本共性与个性为一体的标准化指标体系。并且,政府创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发布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对激发文化创新与服务供给优化是很有利的。

三、融媒体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方法和对策

融媒体是国内学者在外国学者所提出的媒介融合概念基础之上所提出来的。现如今学术界对于融媒体定义还没有给出统一的界定,诸多学者采用了百度百科定义,即融媒体就是通过互联网载体,将具备共同点和互补性的不相同媒体,在宣传与人力等方面加以整理和归纳,从而将资源与内容兼融、宣传与利益共融实现,简言之就是把以往的广播、报纸、电视机等媒介进行有机融合。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公共文化进入了新的时代,融媒体的出现给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以下就对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进行了简述。

(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

融媒体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产生错位,有效供给匮乏,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过去的民意信息采集成本高,人民群众的需求无法获得实时反馈。如此,在以政府为核心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中,群众多元化与差别化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缺乏,无效供给增加,促使公共文化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所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发挥出文化服务商品属性,使其自由流通,强化企业与政府、群众与组织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工作中,某地区成功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了时为两日的首届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采购大会,首次把文化产品供需双方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供需有效连接,构建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媒体融合的模式,供给方提供价格与产品,需求方根据“菜单”点菜。这种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在构建小康社会水平充分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融媒体时代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层面,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意义。在供需平台建立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主动承担起平台管理者一职。通过微信公众号、QQ、微博等开辟意见专栏,收集双方意见反馈信息,借助技术优势,分析与整理资源,了解用户需求。最后把分析的结果反馈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构,就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供给侧改革进行正确指导,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二)开拓公共文化服务融资通道

在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结构之中,政府占据比重大。所以,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来源于中央与政府财政资金。过去的融资渠道较窄,财政收入核心来源为土地财政。社会资本步入公共文化服务行业门槛高,各方面阻碍因素较多,融资规模小。这就使得社会力量参加公共文化服务匮乏。融媒体给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行业提供了环境。特别是近期的众筹模式,采用人民网与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和网站发布众筹相关活动,给社会力量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渠道。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殊性,可以把众筹划分成公益型与投资型两种。为确保众筹项目可行性,文化服务众筹平台是以政府进行管理的,众筹项目的担保者也是政府。公益型的筹资对象,针对的是地方企业。在详细实施过程中,需要利用外国公益捐赠抵税政策,对参加公共文化服务众筹的企业给予表扬,同时对企业捐赠费使用实施纳税扣除,根据等级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投资型筹资对象为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可是并非全部的公共文化服务均有投资的价值,实际上只有较少项目有投资价值。以此看来,融媒体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开拓文化服务融资通道。

(三)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

首先,需要将人民群众应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主体。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促使政策决策准确性提升,并且还能够促进决策民主化,所以,需要利用人民群众需求征询反馈平台建立交流通道。与此同时,要想保证评价结果客观性,必须要保证评价主体广泛性,因而,可以利用第三方机构抽样调查文化服务发展情况。其次,需要借助大数据创新评价方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动态评价数据填写系统可以发挥出人民群众需求与意见反馈数据决策指导和评价督促的作用,能够将辖区中每条街道与社区公共文化数据进行及时统计、预测绩效评估、及时排名绩效结果。而且,现下公共文化服务行业有着人民群众参加评估主动性弱的问题,政府及时回应对人民群众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影响较大,所以,可以构建双向互动机制,将人民群众参加评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以此提升人民群众参加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能力。

总而言之,融媒体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不但需要表现为主要以政府购买提供的免费的供给,同时还需要关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的差异性。关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处理供需方面的问题,突破限制,减少无效供给,提升供给效率。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供给群众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