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纪录片《城市24 小时》的影像叙事

2019-03-22 11:46黄晓菲安徽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纪录片记忆文化

黄晓菲 安徽大学

城市纪录片,主要是以城市为拍摄对象,讲述与城市有关内容的纪录片类型。作为人文主义范畴的城市纪录片落点更倾向于去讲述“人”与“城”的关系。《城市24 小时》是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在播出之后不久便引起了大量关注与讨论。本文将以纪录片《城市24小时》为例,从纪录片影像叙事角度出发讨论关于城市纪录片如何利用影像叙事重塑城市记忆、构建城市文化认同。

一、时间逻辑重构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并不是每个人对于城市历史理解的总和,而是在这座城市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沉淀、不断发展后的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交融,城市记忆终将转化为城市文化,它的传承往往会以一种特定的形式留在人们心中,所以,城市记忆又可以说是一种城市文化记忆。从影像的角度来说,纪录片找寻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城市的外貌景观,而是利用画面寻找画面之外的灵魂。

(一)以时间为轴的叙事结构

纪录片在预告之中强调记住一座城,只需要24 小时,城市运转过程被镜头分解到时间刻度中,选取不同时间段的画面素材成就特定时间故事,为观众复原真实的城市面貌在原有记忆的基础上重塑城市记忆。在郑州片中,早上的胡辣汤、中午的大食堂、傍晚的烩面排挡等无一不是从细节之处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拍摄画面不仅将目标落在不同群体的不同生活选择当中同时也通过碰撞与磨合将时间线拓展到更远的未来。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城市的角落里用小的事件去呈现城市里的小人物生活,由表及里的反思社会现实。

(二)以旁观者的叙事视角

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切入,去观看一个城市的24 小时,很难不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贴着标签,这种“标签”并不一定是贬义色彩,用一种陌生的视角去重新观察你所生活的城市,在同样的空间利用不同的视角观看你所熟悉的城市画面可能伴随一定情况下的价值重塑。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城市文化记忆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城市开始了不同程度的趋同,但城市的性格标签还依旧鲜明,纪录片需要放大这种不同,去改变人们对一个城市根深蒂固的看法,如武汉长江大桥每天对铁轨进行调整检修,厦门鼓浪屿只有人力板车而不允许有机动车等等。

二、特殊符号构建文化认同

中国的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城市化问题也随之凸显,社会各界逐渐开始思考人与城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的文艺作品开始尝试重塑历史记忆从而重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在成都选集中选取大量具有生活气息的镜头,如在茶馆中闲谈的老板和茶客们、在菜市场里的市民与小贩讨价还价等,将镜头贴近地面使用平民化的表达,从社会底层重新彰显底层美学和叙事美学。利用“铁路”这一特殊典型符号彰显郑州的城市气质:“也许你没有到过这里,但可能明天就会路过。”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曾经过于模仿西方国家,在大拆大建中很多城市都失去了其历史特色,一度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使得居民失去了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并且产生强烈的“过客感”。片中人与城的故事让每一个城市都感染了人性的温度,让住在城市的每一代人都共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正是这种记忆才能促成居民和观看者对这座城市产生城市认同感,近几年的城市题材纪录片逐渐开始转变视角积极参与到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中来。

三、多元影像展现城市精彩

纪录片综合了画面语言和听觉语言相较于其他传播媒介拥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从宏大叙事到平民视角,今天的城市纪录片不仅仅作为城市形象宣传片出现,它更加注重画面背后深层文化内核的表达。今天的中国城市正处于新旧时代更迭的巨大变革之中,每座城市都在探索和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城市24 小时》画面叙事采用中观视角,梳理出城市运转模型的“结构性”特点。影片紧扣时间逻辑,重新描绘城市的发展脉络。用一种新的视角展现出在新时代下每一个普通小人物努力生活的姿态,利用各行各业小人物的生活样态,共同组成城市文化价值,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城市仍旧是以人为核心的场域,情感仍旧是城市最温柔的底色。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精神气质,使用影像城市文化必须挖掘出城市的特色来展现其独特韵味和魅力。当前正处于影像传播环境大变革时代,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形象塑造带来了新的可能,屏幕由大变小,从电视屏幕到电脑屏幕再到手机屏幕,城市文化的影像构建与传播需要适应新的传播语境。

猜你喜欢
纪录片记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谁远谁近?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