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四
(池州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池州 247000)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规模越来越大,最近几年每年都有700万左右的大学生毕业,进入就业市场,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大学生就业已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解决大学生就业途径主要有到企事业单位应聘成为雇员、自谋职业、自由职业和创业等。其中,创业不仅使大学生自己就业,创业形成的中小企业也能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美国2000年中小企业提供了250万个新就业岗位,占当年新就业岗位的四分之三。因此,大学生创业已经引起社会、政府、高校和学者的重视,最近热议的创客一词就说明了全社会进入创业热的时代。国内外对创业的研究很多,本文以了一个四年制本科班级为样本,分析了现代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特点,为相关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参考。
创业精神是指有能力的创业者通过创新的方法创立、管理和培育大中小型的企业,使这些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起到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社会的创业能力与就业机会呈现正相关,这种现象称为“Schumpeter效应”。因为新的企业诞生会激活就业市场,失业率就会持续下降。一个社会的高失业率同较低的创业活动相联系,一个地方缺乏创业氛围,这个地方失业率就高。本质上来说,任何社会缺乏创业文化和创业技能,必然导致社会经济的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就业率下降。创业能力就个性人格来看是指那些具有独特的、能坚定持续地进行创业活动的人格。这些能力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也与个人的毅力、技能和思维有关[1]。创业的人自信,认为个人的能力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认为存在快速回报的机会,并且为了使这个机会实现而坚持不懈。这些人充满竞争力,做事目标明确、讲究效率。国内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行为、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研究样本为一个四年制理学类本科班级,2015年刚刚入学,论文作者为辅导员,因此对这个班级情况很了解,一些数据来源可靠准确。大一学生数为54人(男生23人,女生31人);大二和大三分别为49人(男生22人,女生27人),因有5个学生转到其他专业;大四48人(男生21人,女生27人),因有一个男生留级。学生的综合测评以及单项德育、智育、体育、能力测评都按学校文件要求进行,综合测评和单项测评中优秀排名为10%,良好为10%~30%,不合格少于5%,其他为及格等级。每个学年都有就业意向调查,主要通过和学生交流过程中获得。有创业意向人数和进行创业人数每个学年也进行调查。每个学年还进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这主要结合每年的学校组织的贫困生认定和家庭经济来源调查来进行。
数据处理方面,用SPSS19.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采取软件默认相伴概率0.05为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就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同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有创业愿望的同学首先要设计创业计划,然后准备场所、资金、人员、产品和技术等一系列创业条件,这些条件完备后就可进入创业的实施阶段,也就是将理论付诸实践。因此,有创业意向的同学不一定都能进入创业实践阶段。同时男女生在创业活动方面也存在差异性。班级四年来男女生创业意向人数和创业实践人数,总体来看,年级越高,创业意向人数和创业实践人数越多。
男女生无论在创业意向和创业实践方面都存在差别;单因素方差分析也显示四年来男女生在创业意向和创业实践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相伴概率都小于0.05),可论证该班级男女生在创业活动方面差别很大。虽然有些女生有创业活动的意向,但将创业意向付诸行动的却没有。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氛围、家庭等原因有关。通过交流,大多数女生及其父母对以后就业的想法是希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对收入多少并不是看的太重,特别是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且是女生的更是如此。毕业后就业地点统计显示80%女生回到了家乡就业,而男生大概只有20%选择回家就业,这大概也能解释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女生创业活动比男生少,但不能说明女生创业能力比男生差,这可能是文化、思想、观念因素起主要作用[2]。因此,社会和高校要意识到创业方面男女性别要平等,特别要调动女生创业的积极性,使女性创业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创业的激发因素很多,有的是因为经济原因,有的是爱好,有的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这些动因是属于需求的不同层次[3,4]。为了探究创业激发因素,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将学生分为贫困生、家庭经济好和家庭经济一般三个等级。根据国家每年学校对贫困生资助的文件要求,首先都要有贫困生的认定,本班级贫困生大概占学生比例为20%,四年来贫困生人数和人员基本稳定。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是指父母有稳定经济来源且收入很高的,通常父母是公务员、在企事业单位上班、商人和个体经营户等,这类学生占学生比例也为20%,其余60%为家庭经济一般。四年来只有两个创业意向的同学来自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而将创业付诸实施的没有一个,其他有创业意向和创业实践者均来自家庭经济一般和家庭经济困难。单因素方差分析也显示四年来贫困学生和家庭经济一般学生在创业意向存在显著性差异(相伴概率都小于0.05),贫困生创业意向远大于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因此,这个班级贫困生创业意愿大于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创业意愿大于家庭经济好的学生。这说明这个班级学生创业需求可能是经济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实现自身的价值,这还属于需求的低级层次。
当一个人失业或者工资待遇很低时就通过自谋职业或创业来替代上班的现象称为“难民效应”。本研究班级毕业时有三个男生因为就业困难和就业待遇低于预期而选择创业,这大概占毕业生人数的6%。
研究表明有创业愿望的不一定有很高的创业能力,有创业能力的不一定有创业愿望[5]。综合素质测评等级反映了学生综合能力,综合测评等级为优秀的同学一般智育单项很高,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强,同时实践活动方面能力也很强,综合测评不及格等级的同学智育测评分数很低,一般都有两门课程补考,其他能力方面表现一般。四年来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测评为优秀等级的同学都没有创业愿望和创业实践过程,而综合测评等级为不合格的同学也没有创业愿望和创业实践过程,本班级创业意向和创业实践同学全部来自综测为良好和及格等级,显然本班级创业意向和创业实践人数占该等级人数比例方面,综合测评良好和及格等级远大于优秀等级和不合格等级。但这不能说明综合测评为优秀等级同学创业能力比综合测评为良好和及格等级的同学差,因为创业能力只有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体现。这可能与每个同学个人的选择有关,毕业时班级上综测为优秀的同学基本都考研了,个别没有考研的也没有创业的愿望。这种现象也可能与这个班级的专业有关,也可能与该班级所在学校以及这个学校所处的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创业文化氛围有关,不一定代表其他类高校和其他专业。
本班级有个孤儿和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两个人创业经过大二一学年的创业实践,大三时学校提供他们创业实践场所,当年创业就成功,成功创业人数大约占班级人数的4%。创业成功首先是他们创业愿望强烈,可能是出于经济需求;其次,他们有能创业的毅力且创业能力很强;第三,大学生创业有优势,他们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很快掌握并应用现代科技如互联网[6]。创业成功后,不仅使他们自己的经济方面得到很大改善,也招聘了很多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其他困难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创业成功后,其他同学都意识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简单道理,整个班级积极性比以前都有很大提高,班级风气明显好转,表现在学生学习非常勤奋,有好多同学利用假期自己赚学费。这两个同学的成功创业激起了更多其他同学创业愿望并参与创业实践。本班级参加创业实践的同学毕业之前都很快就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远远高于没有参加创业实践的同学。因此,高校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创业,这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这比辅导员简单说教效果更好。另外,国家和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要改变资助的方式,提供他们自谋职业和自己创业的机会,鼓励他们自己脱贫[7],变简单输血为造血,使国家和高校的救助资金发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给社会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通过对本实验班级的大学生创业实证研究,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1.大学生创业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创业愿望大于女生,男生创业人数比例大于女生。女生就业时倾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既是女生个人想法,也是女生家长的意见。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女生的创业培训和创业资助力度。
2.本班级大学生创业需求都是经济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低层次需求,而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高级需求。总体来看,家庭经济一般和困难学生的创业愿望和创业实践人数比例都要大于家庭经济好的学生。
3.综合素质测评等级不同组别之间大学生创业愿望和创业实践之间存在差别。综合素质良好和及格等级的大学生创业愿望和创业实践人数比例都大于综合测评优秀和不合格的大学生。
4.创业活动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加大对贫困生的创业培训和扶持力度,鼓励贫困生自己脱贫,而不是简单地给予资金资助。
本实验班级研究结论仅针对安徽省地方本科学校的四年制理学本科生,其他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特点不一定和本研究结论一致,这与各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和创业文化氛围有关,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