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2019-03-22 11:47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队伍

廖 丹

(莆田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莆田 351100)

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平均增幅达到6%[1]。研究生数量剧增,研究生的培育和管理也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可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才开启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权威部门的成文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出台也不过十年左右,既取得了可喜成绩,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日益壮大的研究生队伍呼唤更健全的管理体制。本文通过对现今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研究生辅导员的选拔、管理、培养与发展等方面给出了些许建议。

一、当下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引进制度不完善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增加,研究生教育的深化,研究生需要高水平高层次的辅导员,应对研究生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帮助研究生应对学习、就业以及成长烦恼。同时通过高水平辅导员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辅导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学识以便能够与研究生深入交流。从当前我国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研究生辅导员的配备比例和选拔机制,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辅导员选拔机制也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由兼职辅导员或本科生辅导员转岗而上,很难吸引更高层次人才应聘研究生辅导员岗位。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队伍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高校应当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去。

(二)角色定位不清晰

在我国很多高校,研究生辅导员承担着教学秘书、科研秘书、研究生辅导员三重身份,不仅如此,一个辅导员所带研究生常涉多个专业、不同年级。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占据了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导致辅导员在本职工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时间分配过少。再加上传统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导师负责制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导致辅导员角色常常被边缘化,无法切实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夹在学校、导师、学生之间沦为“保姆”式的服务角色,明显与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背离。

(三)考评晋升机制不健全

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为处理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但是在工资待遇和发展晋升平台上明显较于教师和行政干部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大多数高校形成以兼职研究生辅导员为主,专职研究生辅导员极缺下开展工作。再加上建立研究生辅导员机制的历史不长,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统一,每个高校都在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很多高校索性沿用本科生辅导员的考评机制来要求研究生辅导员,殊不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管理不能混为一谈,研究生不像本科生一样,基本都来自高考后的同年龄段的学生,思想较单纯、身份较单一,研究生的主体更复杂、多元,从招生途径看有保送生、公费生、自筹经费生、定向生、委托培养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等。这就使得研究生的管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严谨化、复杂化。繁重的工作事务,都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月的工资做着不计流量的活,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四)研究生辅导员职业生涯培训不健全,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研究生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培训,提升研究生辅导及思想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这些培训包括研究生的群体特征、思想动态、心理健康问题,与研究生打交道的技巧,以及时事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生辅导员要能紧紧跟上党和国家最新政策方针、教育方针,尤其是涉及教师师德、青年培养的思想,要深入学习,提高理解能力,学会融会贯通,以便在给研究生进行教育辅导时,能够拿捏得当,举一反三,通俗易懂。当前高校辅导员培训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研究的是本科生辅导问题和辅导技巧,对研究生辅导员不能够适用,无法推动研究生辅导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解决对策探讨

针对当前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既从事本科生辅导员工作,又兼任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完善研究生辅导员人才选拔机制

人才选拔是所有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把好入口关,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吸纳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去。辅导员是学校、导师、学生间的重要纽带,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针对高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教育部在2014年已颁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主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各职业等级能力标准进行了规范。从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管理、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9个方面对辅导员的职业功能进行了梳理和规范。高校应贯彻落实《标准》的具体措施,制定符合自身学校实际的辅导员准入标准。研究生辅导员选拔,要充分考虑到研究生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研究生的学历层次和知识见解远胜于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知识范围足够宽广,阅历要相对丰富些,以便能够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交流,做好教学管理与教师辅导的多重事务[2]。

(二)明确研究生辅导员的职责分工,构建辅导员、导师、学生三力育人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进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对新时期的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凡涉及研究生有关的一切事务均归辅导员负责,从学生的入党教育、学风建设、文体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评优评奖、心理健康教育等日常事务管理到学生的科研项目立项、论文开题与答辩均离不开辅导员的服务与管理。辅导员既属行政管理人员,又隶属教师教育工作者,双重身份,又受学校、学院的双重领导。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应是学生的德育工作,但繁杂的日常事务往往占去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能留下来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的时间极少。而导师和研究生一起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多,面对新形势下的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首先,强化统一领导。由原来的双重领导转为由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学工部门或由研究生院下设专门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研究生辅导员,明晰其工作职能分工。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避免多头管理的弊端,能够减少多头管理带来的混乱和时间上的浪费,能够让辅导员将有限的时间用在辅导上,提高辅导的效率,提升工作效率。

其次,利用导师与学生接触机会更多的优势,构建辅导员、导师、学生三力育人机制。即辅导员加强与导师的沟通,线下定期开展辅导员与导师的座谈会,线上建立QQ群、微信群,及时将研究生事务日常动态告知导师;导师发挥与学生交流多的优势,在学术、科研指导的同时,通过以身示范和积极教育引导研究生群体健康和谐发展,推动研究生的德育发展;学生群体加强研究生会组织建设,以小部分优秀群体带动整个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学术科研水平,同时鼓励研究生自主管理,如通知搭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平台,让学习、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做好榜样带头作用,通过群体的互相激励,带动研究生群体共同进步[3]。

(三)健全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评估体系,落实相关政策和待遇

健全研究生的考核评估体系,可由学院、学生、学工部门或研究生院三个主体构成,按一定权重设定,如学院评议占30%,学生评议占40%,部门评议占30%。建立以思想政治素养、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水平三大块为一级考评指标,以党员生活作风;政治思想觉悟;道德文化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具体能力和水平为二级考评指标。按照各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评议表(学院/学生/部门用表)》,从多角度、多方面健全辅导员考核评估体系,有利于辅导员工作信息具体化。

有了明确的考核评估体系,接下来得落实辅导员的待遇和发展。作为承担着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角色的研究生辅导员,加之逐渐壮大的研究生队伍,愈加繁忙的工作量和艰巨的责任使命,国家应将研究生辅导员的待遇制度单列出来有针对性地制定。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初步探讨了辅导员单列职称评定体系,给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体制提供了方向。完善研究生辅导员职称待遇体系,是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激励因子,打消辅导员的后顾之忧,帮助辅导员树立对职业前景的充分自信,是建立一支健康健全的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条件[4]。

(四)增强研究生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指导,提升业务能力

研究生群体自身特点比本科生群体要复杂得多,年龄层次不齐、思想较成熟活跃、身份不单一、具有高知识层次等,这就要求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常通过参加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对辅导员的日常培训、岗前培训、专题培训、骨干培训、学历培训,有利于辅导员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高其业务能力,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法规,更有效地管理、服务学生,更真切地认同和热爱辅导员岗位,从而促使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发展前进。高校要以研究生辅导员作为对象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培训,可以采用专家讲座、集体学习等方式,并设置研究生辅导员论坛,鼓励辅导员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辅导技巧和业务能力。

三、结语

研究生辅导员在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其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从辅导员的选拔、管理、培养与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给出了些许建议。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学校和个人的努力。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导师队伍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