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策略研究

2019-03-22 11:46蔺泽丰唐山师范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村落河北文化遗产

蔺泽丰 唐山师范学院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越来越重视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河北传统村落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进行重点保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但可能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地方政府和当地居住的村民没有意识到,要对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没有保护好河北传统村落。所以要进行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传统村落现状及特点

(一)传统村落现状

在1841年,国外已经对农村的传统村落进行了现状调查,在进行调查之后,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建筑的修复与保护。根据村落的历史性和还原的真实性,进行修复建筑。在我国,从21 世纪才开始重视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及内涵,才开始进行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并且从物质到思想上的重视,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意识不足,而且,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善,而且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国家应该重视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向国外优秀的保护案例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根据地域环境的差别,制定不同的法律法规,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尽可能的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从各个方面对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

(二)传统村落特点

在传统村落中,首先是历史性。在传统村落中,村落中的人民生活在村落的每个角落,人民生活过的传统村落代表了一定的历史阶段,并且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下产生的不一样的村落特点和文化底蕴。其次是动态性和传承性。对于河北传统村落一直是在有村民居住的状态下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所以河北传统村落是一直在变化的,处于一种动态,而且农村的居住地是世世代代相传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河北传统村落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一直存在。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保存和发展,还需要后代人的保护和继承。这就需要河北传统村落的村民们在思想上能够重视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从小对子孙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推动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兴趣。最后,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正因为祖先们对地域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了解,才使后人看见祖先们的超高智慧。使每个传统村落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有别具一格的乡土气息。与此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村落居民根据当地环境进行的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村落。正因为河北传统村落中蕴含了丰富的底蕴和内涵,我们要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发展。

二、河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节奏快速发展的今天,河北乃至全国的民俗文化逐渐衰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是破坏。同时,工业和城镇的快速发展,也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河北传统村落的文化,在附近盖起高楼大厦,破坏原生态环境和传统村落的纯朴气息,并且还把传统文化节目进行歪曲,使得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变了味道。最后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河北传统村落的本土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也逐渐降低了。当地村民很少进行一些传统的节日和节目,对传统艺术也不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继承人,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

三、河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策略

(一)找到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并进行保护

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在进行城镇化的发展,进行高楼大厦的建筑,从某些方面来讲,这大大的破坏了河北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代表要全部封锁起来,与世隔绝,而是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从核心价值入手,先进行保护和发展。核心价值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精神和气概,又或者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及特色。不管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都要抓住重点,由点及面,全面展开保护和发展,形成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的体系和模式。

(二)建立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和体系

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和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的保护框架。尤其让当地村民进行制度的学习和实际践行,使当地村民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这样才进一步促进河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通过建立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同时,要求公众对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事务进行监督管理,并派出具体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监督。可以通过人民群众对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付出举国上下各个方面的努力。

(三)保持传统村落的原真性

传统村落是首先是用于当地村民生活的场所,其次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不能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村民赶出她们原来生活的地方。为了使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生动形象的流传千古,所以要保证传统村落的基本形态,并且能够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扬,达到保护的可持续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传统村落是地质环境和人文景观一起发挥作用的产物,缺一不可。所以要保障传统村落的原真性。

(四)重视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面对我国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发扬和传承下去。而当前局势并不乐观,当今年轻人没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由此就会面临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退甚至消失。而传统村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更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应该对其加强保护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居住在当地的村民们和来观看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们都应该自觉遵守保护文化瑰宝的法律法规,履行自己作为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

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人类的宝藏。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也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给我们后代人考察之前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希望后代人们能够通过观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会到前辈人们生活的艰辛与现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发展,使我们的后代能够了解古代的智慧和历史的变迁,为了河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策略理清思路。

猜你喜欢
村落河北文化遗产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