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行为研究
——24小时阅读休闲一体化空间

2019-03-22 11:07:26魏琬真姚译珺汤彦韵林秀凤王妍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书店高校学生书籍

魏琬真,姚译珺,汤彦韵,林秀凤,王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 201209)

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对优秀的书籍情有独钟。书籍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人生阶段。 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决定了阅读方式的变革,在网络中,读者接触信息不仅是文字或图像,而是通过文字、影像、音频多媒体组合阅读。由于阅读信息量呈几何数增长,传统的阅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该次报告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针对大学生群体展开了“大学生阅读行为研究”的问卷调查,对现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痛点”及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1 当代高校阅读行为“痛点”

1.1 电子书占据阅读市场,阅读文化氛围缺失

随着网络不断发展, 电子读物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已然在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的传统地位,并开始改变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所调查的164 份调查问卷中,大约55%的大学生更喜欢纸质版图书;可以明显地发现电子阅读已逐渐开始成为当代大学生在阅读方面不可忽视的媒介。 相似的, 在“多久去一次实体书店?”的问题上,高达70%的同学选择半年去一次,仅有9%的同学会在2~3 周去一次实体书店。 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去往实体书店的频率已在逐渐下降。 现代大学生对于实体书店的“使用率”有待加强。

不可否认,电子书的便捷吸引了无数大学生,去往实体书店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但如此一来,纸质书该有的文化魅力便会逐渐丧失,“共读一书” 阅读文化氛围也在慢慢流失。

1.2 阅读兴趣偏好不尽相同

此次调查的164 个人中,有86 名同学在阅读疲惫时会选择饮用茶或者咖啡,占到一半以上(52.44%)的比例。 现代高校学生的阅读习惯驱使他们选择在阅读疲惫时购买饮品,也使得他们更偏向于“书店+咖啡店”的新型书店。 同时,63%的同学表示在阅读时会偏向于选择阅读环境好的店面进行消费。 结合大学城内部的具体情况, 不难发现星巴克等室内装潢更好的品牌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因此,现代化的书店中“环境要素”是必须考虑的一点。

在“读书时是否偏好于周围很多人一起安静阅读的氛围(如书屋、图书馆)”问题中,有38%的同学会选择多人读书的空间,44%的同学认为该点并不会特别影响,18%的同学则不会偏向于多人阅读。 在这个问题上同学们有较大的个人化差异。

1.3 高校学生阅读兴趣锐减

调查结果显示, 阅读兴趣强的高校学生有38.41%,阅读兴趣弱的占7.32%,大部分(54.27%)学生对于阅读的态度表现为还好,即可有可无。高校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日益低迷,除了外界环境因素,自身各方面因素都是值得被考量的,如无从得知近期热点书单、阅读吸收难以从最大化。而事实上,这类群体的阅读兴趣会被外界因素所调动,从而爱上阅读。

1.4 对集体性读书会参与度不高,阅读搭档难以实现

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37.8%的学生偏好于集体氛围阅读书籍, 持中立态度的群体为最多数(44.51%)。而事实上,集体阅读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让阅读变得有认同感。读书会是提高阅读效率最高效化的地方,将阅读过程的个人输入深入到集体输出,即把读到的内容结合自身经历转换成自己的思想去分享交流的过程,是读书成果的体现,而当代高校学生很少可以找到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 很少的学生更能够感受到交流带给他们的收获。

1.5 读书时段跨度大,高校图书馆难以实现阅读学习需求

在该次问卷中,高达40%的人认为回到寝室后无法拥有良好的阅读环境,这些同学对于24h 开放的阅读室有很大的需求。 数据显示,有4.88%的人喜欢在5:00~11:00 阅读书籍,15.85%的人在11:00~17:00 阅读,58.54%的人喜欢阅读书籍在17:00~23:00,20.73%的人喜欢在23:00~5:00 读书。 学生阅读时间段有很大的跨度,并且一天24h 都有人在阅读书籍,大部分人的时间集中在下午五点到早上五点。

2 新型高校阅读休闲一体化空间对现有问题的改善

2.1 结合图书馆和纸质书,推进高校文化氛围建设

在这个追求大阅读的时代,图书馆已不再是以拥有众多丰富的藏书为优势,而是在于能给读者们提供一个方便的阅读空间、一种阅读的氛围,一种抵制电子书对纸质文化的威胁。在这个空间里,馆内的布局应以满足读者们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目的, 有可移动的桌子与椅子自由组合在一起而组成的读书讨论小组; 配备饮品、甜点等,供读者更为轻松地在阅读中享受与休息。

2.2 实现功能分区,满足各类阅读休闲需求

问卷结果表示, 当代高校学生的阅读方式相较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除了阅读偏好的个体多样性之外, 更多的人会倾向于阅读环境好且售卖茶或者咖啡等饮品的店面,因此,在新型“24小时阅读空间”内,除了传统的阅读功能之外,也会兼具休闲的功能。休闲区域会进行销售茶水小食, 自助阅读区可以满足学生读书以及多人学习的需求。另外,阅读空间的功能分区,能够充分利用整体空间,使各部分都能够有更强的功能性及流动性,适应当代学生多样化的阅读习惯。

2.3 特色茶饮结合变换主题,引起高校学生阅读兴趣

在定位方面,可以推进茶饮宣传工作,通过制作爆款及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主打咖啡书店一体化休闲空间的品牌。与校方进行合作,设置校园官方纪念品商店,弘扬校园文化产业。 以“主题式”阅读空间作为亮点,在每个季度更换店面装修设计,利用不同背景环境契合该季度风格,给予学生新鲜感。

2.4 读书沙龙新书发表,提供另类读书体验

在定位方面,以优美的环境为优势,设置活动体验区供组织读书交流会等学术类活动, 同时满足举办会议的要求,确保此类活动的趣味性与学术性,致力于将阅读过程转化成集体输出,鼓励交流分享,寻求共感。这样既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认同感,又能够集思广益,让阅读成果高效化。

2.5 开设24小时开放阅读空间,满足学生各个时间段的需求

针对跨度大的阅读时间需求,“24小时的阅读空间”提供了一个全时段的阅读休憩港湾,高校学生任何时间段都可以来阅读空间享受读书的喜悦和寂静。 该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在23:00~5:00 的这段时间, 学生可以自由进入,不再受高校图书馆闭馆太早而不能读书与学习的限制。相对于图书馆,“高校阅读空间”就是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一种氛围、一种体验。与其说是一个“空间”,不如说是一种归属,愿意看书就静静的看一会儿,愿意停下思考就放空自己。无论多晚,只要你需要,这里永远亮着一盏灯,有一张书桌、一杯热茶等着你。

3 新型阅读空间的诞生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首创运营 “24小时阅读空间”——整体建筑设计以棕色为主色调,书架之间,散落着舒服的沙发椅,约2 000 册图书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精选而出, 以人文社科和教育类新书为主, 供读者免费阅读。阅读空间的设计引入了文人书房的装饰理念,茶香与墨韵为伴,舒适与幽雅并重。

不仅仅是高校,城市阅读空间在街头频频可见。最近,有一间名为“猫的天空之城”的概念书店突然爆红。它既是一家书店, 提供阅览以及出售一些小众的杂志与书籍;也是一家杂货店,原创设计了无数与纸有关的产品;更提供手工制作的咖啡和甜点。这类书店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舒适温暖的空间,是一个将阅读与休闲进行混搭的完美体现。

随着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 阅读已成为城市公民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基本权益, 而公共阅读空间是保障市民阅读权益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而对于仍旧处于文化吸收最为迫切的高校学生们, 尤其如此。

4 预期成果

4.1 满足当代高校大学生对“第三空间”的需求

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定义“第三空间”为: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酒吧、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为第三空间。 问卷显示,大学生对于阅读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在阅读时更追求“第三空间”给他们的自由感和舒适感。“书店+图书馆+慢功夫茶”, 让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同时也会喜欢上读书的恬静。 读者在读书之余可以享受饮品,疲惫了来杯咖啡或者茶,或者小恬一会儿,安静的环境,茶香以及书香,让读者能深入书香世界。

4.2 促进产业融合,给学生和高校创造一个更好的沟通平台

“24小时阅读空间”项目的打造,让学生在阅读空间里的纪念品商品里了解和感受到学校的氛围, 让学生对高校的文化历史更进一步的了解, 因此促进周边和学生阅读的产业融合。 读书交流会也会让热爱书籍的人们畅所欲言,对各自的读书感言进行交流,给他人启发让其对读书抱有更大的热情和信心。

猜你喜欢
书店高校学生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出版人(2019年4期)2019-04-16 00:53:40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出版人(2019年2期)2019-03-16 04:31:34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最美书店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