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晶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不断发展, 经济战略新形势的出现,国家对供给侧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就在2015年的中央财经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适当地扩大总需求,并要求着力于供给侧的改革的推进和强化,提高供给经济体系效率和质量,使我国的经济动力不断地增长。 同时也对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像珠三角、长江三角等经济地区,外贸活动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而不断增多,久而久之对商务英语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受到市场的优待,很多毕业生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各高校要重视在供给侧给个情况下的高质量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以补充市场的需求。
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和各企业不断创新的大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经济模式涌现,例如,“互联网+”、微商、电商、大数据等。 国家开始重视供给侧经济的改革,并且把这种改革模式融入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上去,这为商务英语人才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而高质量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为了适应国家队供给侧经济的改革,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高校要从新的角度来推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改革, 从人才教育、 人才培养方式上入手。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手段来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配置,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1]。就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通过供给侧改革,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内涵的高质量人才,来促进经济地区的发展。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 包括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内的城市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 这些年各高校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模式改革、专业业务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都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并且也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人才。但在这个过程中,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 与发展飞速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冲突。
就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欠缺,课程的内容更新无法跟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造成了课程内容与市场完全脱节。并且由于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不统一的原因, 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一样, 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大的差距[2]。 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于古板,只有纯理论的学习,没有过多的实践课程, 而且学校的教学设备的落后也直接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造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参差不齐,根部无法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的工作,这种教学模式是非常不合理的, 达不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的。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好的师资团队也是尤为重要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的一部分是由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来承担的,而英语教师往往是没有在企业从事的经验,无法较好地指导学生将英语应用到外贸活动的实践上,达不到商务英语的教学实践目的[3]。因此对商务英语专职教师的年龄、学历、经验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 学校要积极引进商务英语方面的教师资源,特别是这方面的带头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当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方向还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的流程,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跟进,使得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并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这种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没有做到一个学生的引导者的职责,一味地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这都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而导致的, 因此在教学评价方面,学校需要改善不足之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使之变得科学化。
很多高校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传统的定位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乏创新性、缺乏特色。而各种新的贸易形式,像电子商务、经济常态等在国内迅速发展, 使得经济地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对其英语的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具有强大的英语能力和商务知识技能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会成为各个企业争取的人才[4]。 相比之下,各大高校对此却没有引起重视,很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无法适应市场的巨大变革,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很多企业岗位空缺,结构不平衡。
现如今大多学校都开展了与企业合作, 帮助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但往往学生毕业后却与企业的实际要求不符,存在一定的偏差,毕业生的经验不足、技能欠缺、理论知识薄弱、职业素养差、意志力不强等都会使得学生的要求与企业要求不符, 导致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不牢固, 甚至会造成企业放弃与学校合作使得毕业生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 并且由于毕业生的人数过多,很多学生有自己想去就业的企业,也会导致双方的合作效率降低,直接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对于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来说, 要努力实现教育结构的转换, 提高教育的质量, 强化学校的办学效率。因此正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要以供给侧为基础进行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从教师体系建设、学生能力培养、科学评价体系建立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管理,填补市场的巨大空缺。
学校应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体系,通过与行业协会及专业委员会的讨论、磨合,市场的调研分析等不断地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要以企业岗位的要求为导向, 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为根本,来确定学校要培养的人才定位,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持续的改革来建立一个科学、 完善的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 争取能够培养一批有能力服务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专门人才, 能够熟练地将英语应用于国际商务贸易中去,以超高的职业素质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应该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需要,适当的调整课程的建设目标,优化课程的设置体系[5]。 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入手,将课程细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公共课程几个方面,将商务英语融入平时的课程实践环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与专业技能考试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指引,培养良好的知识体系,达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学校应该要把供给侧的概念融入教学理念中去,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建立起符合最新教学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 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 同时将现代科技教学方法应用到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去,创新教学手段,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知识,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6]。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快速地融入企业,建立起与企业的亲密联系,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各个学校要着力与当下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对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增多,而如今的人才培养现状有着很大的问题, 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法到达企业所要求的高标准,因此面对高需求、高要求的市场,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创新和完善, 以质量为首要标准,精准培养出所需人才,服务于各大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