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019-03-22 11:07:26陆序彦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专业

陆序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为了满足国家对人才的培养需求,近年来,教育部对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并创新教学模式, 加强教学实践。 视觉传达在设计行业当中,具有创新性与独特性。该文从地方本科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出发,就如何在地方本科院校引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并加强教学实践质量,进行了相应的课题探讨。

1 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特点、实践教学作用

视觉传达在国内高校当中, 仍处于创新与实践的重要阶段,并且基于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理念的不同,因而使其在实践过程中, 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限制。 对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引进与实施绩效。对此,就要先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教学特点与教学意义的所在。 其后,才可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实践方法。

1.1 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所谓“视觉传达设计”, 这一概念最早始于1960年,并在日本的设计领域当中流行。 最初,它是对社会的杂志、电影海报、图书等出版物与印刷物的设计,所提出的一种艺术美化设计概念,其后,开始在影视圈与广告媒体当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成为一种主流方式,并演变了至今流行的现代设计专业课程。

相较于传统平面设计而言, 视觉传达设计并不局限于此, 它还包括了以视觉为主的其他设计内容。 例如,UI 设计、网页前端、展览设计、艺术创新等方面。 整体而言,该专业是现代设计专业的创新,也更符合人们对于设计领域的艺术、时间、潮流与未来设计趋向的审美追求。

1.2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特点

首先,从教学层面出发,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设计领域的其中一门专业。 因而,该专业的特点,首先在于注重对视觉设计效果的提升,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现思维创新、教学创新、设计形式的创新等。简单而言,即结合传统的视觉与艺术设计的概念、方法、实践经验等,进行融合与创新运用。

其次,从设计角度出发,随着人类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学习思维与教学模式,已经被打破。 尤其随着网络、计算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设计领域也越发注重设计的艺术效果,尤其是视觉效果的体现。 因而,这得以让视觉传达专业取得快速的发展, 虽然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该专业对于艺术创新与设计领域,有极重要的影响意义。 鉴于此,在实践过程中,也注重将多媒体与信息化技术进行结合, 从而为视觉传达的提供。

再者,视觉传达专业与传统设计不同,它沿用了最新的概念与知识理论,例如,融合了人性化、绿色设计、民族特色、环保意识等理念,并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思维激发方面,它是以引导情感为主,并将之在视觉设计上,以更为直观的方式表达和体现出来,且其设计效果,以能够符合简洁、舒适、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以及审美效果为主。

1.3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地方院校作为培养青少年人才的教学基地,通过设置视觉传达专业, 既可为国家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可实现良好的教学改革作用。 此外,还可加强如下实践教学作用。

一是可丰富学校的教学内涵。当前,随着国家加快教育政策改革,要求各高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加快教学课程的内容创新。对此,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引进视觉传达专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发展,同时可进一步拓展设计专业的教学内涵,使各高校的教学水平取得全面化发展。

二是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地方院校通过引进视觉传达专业, 其教学意义在于, 可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多的教学选择。 此外,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对视觉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实践和艺术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进一步学生的全面质量。

三是培养专业设计人才。随着近年以来,国家对社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激增,此外,现代企业与设计领域,也对艺术专业设计人才,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而,当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都开始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教育培训。

2 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该章在上文的研究基础上,拟从高校的教学改革需求、人才培养需求角度出发,就如何在地方本科院校当中,加强对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探索,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与完善对策。

2.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方法

2.1.1 创新教学体系

应根据高校的办学需求,为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和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落实相关教学改革。 对此,应在实践过程中,采用最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理论,并丰富教学指导内涵,提高学生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习兴趣,此外,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师资团队、教材设计等的实践工作。

2.1.2 创新教学理念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置, 应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创新。包括优化教学资源,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丰富教材类型与教学内容等等。 此外,应将相应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经典案例引进实践教学工作当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接触更多的时尚与潮流趋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

2.1.3 加强教学宣传推广

当前,已有实践研究表明,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普通的语文、政治、高数等课程,它更多是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即倡导教学创新、思维创新、学习创新等。 因而,地方本科院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并加强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宣传推广,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与知识技巧。

2.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的完善对策

2.2.1 自主学习模式

随着社会的需求,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成为一门热门专业。尤其是国内一线城市设计行业,更需要的具有交互设计能力的人才。 因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拓展教学模式,不应仅限于课堂指导,这样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也无法使学生的作品,体现个人特色和创新特点。

鉴于此,在实践过程中,应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通常,自主学习模式的重点于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基础知识与动手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作用。此外,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和活动工作,,例如,参与视觉传达相关的工作实习、设计比赛、社交活动,从而不断加强专业设计的经验与学习技巧。

2.2.2 互动学习模式

互动学习模式,主要是以团队协助为主。 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中,以设置学习小组的形式,每4~8 人为一个小组,由学习经验丰富、设计能力较强的同学,辅助教师带领其他成员, 参与视觉作业与专题的设计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在日常情况中,各学习成员可根据自己的问题与不足,请教教师或其他同学。 在整个团队当中,加强学习交流、经验分享、设计技能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掌握到技能方法。

2.2.3 多媒体教学实践模式

多媒体教学主要指, 通过结合智能计算机、 互联网、多媒体工具等现代化资源设施和技术工具,来提高教学实践的一种创新方法。

对此,首先,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采用先进的媒体工具,进行情景教学,并进行案例讲解,在视觉效果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借助网络环境,建立相应的学习公众号、线上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库,分别为学生的学习评价、学习互动、学习素材提供、案例借鉴和启动,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继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设计技巧的教学目标作用。

3 结语

视觉传达是一门集合多种设计理论、 知识学科的全新专业,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设计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改革的任务重点。该文通过如何在地方本科院校当中, 加强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进行了内容研究。 先是阐述了视觉设计的概念、专业特点、实践意义,其后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期望为促进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专业设计人才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专业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