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对策研究

2019-03-22 08:26朱琼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评价

朱琼琳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我国研学旅行发展起步较晚,在试点探索过程中,呈现出价值认识不够、功能定位不清、重旅游而轻教育的阶段性特点,随着教育部门课改的深入推进,一大批中小学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为改变实践过程中的“只旅不学、走马观花、被动听课”等现象,笔者认为明晰研学旅行的价值与功能定位,探讨研学旅行发展的对策,对研学旅行的开展极有意义。

一、研学旅行的政策背景

自2016年教育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国内研学旅行活动已从“局部试点”探索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育、旅游及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公布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各省、市也随之出台政策文件、创评研学基地,将研学旅行定义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载体。

各地在落实政策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时数,小学1~2年级为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须学完14个必修学分。鼓励各学校将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二、研学旅行的经验借鉴

国内外学界普遍认同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人格形成”两方面有重要作用,既可培养集体意识,又能促进人格发展。

国外研学旅行的研究主要强调将研学旅行作为教学要求,让学生直接体验社会,学习自然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国内研学旅行的研究主要强调中国自古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讨“冬令营”和“夏令营”的教育价值,总结归纳上海、广东、安徽、河北等地研学旅行试点过程中呈现的内在规律、运作机制、教育功能及经验教训[3]。

简言之,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或中小学校,根据地方资源特色、学生年龄层次和学科教学内容等多种需求,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校园外的生活环境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的综合性校外实践活动。

三、研学旅行的意义与功能简析

(一)研学旅行的意义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拓展视野

生活即教育。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固化的学习世界,走进多彩的生活世界,通过观察、体验、探索、思考,认知世界、感悟生活、拓展视野。在这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更易提升观察能力,激发自身潜能,持续探索学习。有机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社会感知。

2.培育学生研究实践、提升能力

研学旅行是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育课程。该课程以实践为导向,通过学习过程中实践者的研究、实践、反思来获得能力,并进一步开展新的实践,实现“知行合一”,不断提升能力。通过实景参与式教学、体验互动式教学,把学生和周边世界密切联系,巩固学习知识,引导研究实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元成长

传统的学校课程往往侧重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忽视感性思维、实践知识。但是,人类的一切认识与表达活动均需要感性与理性的共同配合。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课程能够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机结合,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充分整合,将研究性学习(理性)与旅行体验(感性)相结合,促进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与多元成长。

(二)研学旅行的功能定位

1.夯实课程功能

根据《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研学旅行从业者一定要将“研学旅行”作为一门课程来研发,围绕各学科综合学习目标与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坚持“从课内走向课外”,关注“学段要求、能力要求”,整合相关教育资源,研发和构建适合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研学旅行实践课程。尤其要注重“安全管理、科学实施、体验参与、实效评价”,确保学生“行知合一”,改变目前“重游轻学”的情况。

2.提升活动功能

研学旅行是活动化的课程,在研发设计、组织实施时,围绕活动主题,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家乡、走出国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教师的带领下,或在学生的自发组织下,一起活动、互动、交流,一起学习、生活、住宿,共同体验、相互研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观察、探究、合作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3.创新评价功能

综合素质评价已被纳入高考体系,研学旅行被定位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实施时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纳入学生学分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课程研发时,必须明确“研学目标”,梳理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成绩记录及结果运用。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如参与度、配合度、积极性等),分级记录评价,并运用动手操作、作品创作、竞赛评比、演出展示等方式,评判学生学习成果。

四、研学旅行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科学规划、缺乏系统设计

研学旅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应该做到课前有设计、课中有探究、课后有回顾,充分结合学生需求和学科主题,规划设计研学旅行活动。但在实际开展中,没有统筹安排,不区分学段,随意安排参与性项目。很多情况下,学校将研学旅行交由旅行社组织安排,缺乏跟踪问效。旅行社产品的设计角度与学校截然不同,过多考虑经济效益,缺乏教育教学视角,没有课程化产品概念,导致“游大于学、只游不学”。另一方面,研学旅行的安全问题备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研学旅行未能做好行前规划、系统设计确保安全,使教学内容、研学流程、基本保障、应急预案、安全风险评估及相关应对措施等都存在诸多问题。

(二)主题不够明确、内容比较零散

研学旅行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探索世界,研究、学习主题知识,提升综合总能力,其主旨是研学。主题是否明确,对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教学成效影响重大。课程设计者对研学内容整体的把握不够,会导致研学主题模糊、目标不明。目前,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但缺乏对研学旅行意义与功能的准确认识,忽视行前教育及指引,轻视课中教材课件编排,简化课后作业评价设计,把主题课程开发成“大杂烩”,令学生和家长无所适从。

(三)过程存在缺失、忽视课后评价

研学旅行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因此,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引导就非常重要。现在教师通常根据研学旅行的目标和内容,机械地给学生布置很多任务,忽视了过程环节的引导控制,使愉快轻松的实践活动变成“放羊式”教学。同时,研学旅行课后评价与反思也是必须设置的环节,以此满足课改要求、提升研学效果。但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容易忽略课后评价,往往在活动结束后临时补做,失去了原有教学评价的意义。甚至有的学校在研学旅行结束后,不设置作业、不进行评价,使研学旅行的意义大打折扣。

五、研学旅行的发展对策

(一)研读顶层设计、融入市场体系

无论是学校、培训机构,还是旅行社、景区景点,在进入研学领域、研发研学课程时,都要吃透教育、旅游部门的政策文件,仔细研读《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化课程化思维,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的设计,突出研学主题,创新活动安排,完善评价体系。同时,积极融入市场体系,正确应对井喷式发展的研学旅行市场,摒弃逐利观念,科学规划设计。在条件较成熟的地区,由政府搭建研学旅行平台,形成“学校+承办机构+研学基地”互动合作的良好模式,引入社会实力资本,推动优质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打造。

(二)加快人才培养、提高研学质量

研学旅行作为新型教育课程,必须多方培养人才,不能仅依靠校内各科教师,相关承办机构、研学基地均要培训专业岗位的职业人才,为研学旅行配备专职研学导师,如活动导师、培训导师、讲解导师等。在面对学生集体出行这一特殊活动时,形成“教师+导游+专职研学导师”的全方位管理体系,引导学生们充分参与、主动学习。通过高质量的研学服务,让学生进入“旅行+研学”的活动状态,充分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动机。

一方面,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应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加大对研学导师的培训力度,指导教师在研学实践中积累经验、迅速成长。

另一方面,建议从全国层面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开设相关学科专业,系统化、规范化地培养研学旅行导师,保证研学旅行的专业性。研学导师既不同于学校的辅导员,也不同于一般的任课老师,更不同于传统的导游。研学导师是在学生研学过程中负责活动组织、内容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式学习的专业人员。

研学旅行全方位管理体系涉及的人员既要善于研学的辅导,又要善于旅行的组织,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巧妙地将研学内容、旅行知识、人生智慧等元素融入到教学环节之中。

(三)精选研学主题、强化课程设计

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游、学”元素的结合,坚持逐级拓展、序列推进,让研学陪伴学生成长。小学阶段,重视文化感知、情感熏陶;初中阶段,注重知识普及、活动实践;高中阶段,强化社会接触、思考探究。选题可围绕“自然、人文、科学、艺术、素质拓展等”,结合各地特色资源“红色教育、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物古迹、名人故居等”,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同时,在课程设计时,根据学龄段的特点,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采取“亲子活动→老师引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主动学习。

值得关注的是,研学旅行的目标是可以随着实施过程、学习内容逐步调整变化的,即根据课程标准,围绕学生的需求特征、学习能力、学科属性打造研学旅行活动,除了将其与语数外、政史地等学科组合,还可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目前,各地普遍将研学旅行作为必修课程正式开发,比如“跟着课本去旅行”“感受非遗传承”“走进博物馆”“山川与诗词”“民俗典故寻迹”等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文化,激发文学兴趣,提升文艺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四)完善过程考核、多元互动评价

研学旅行中考核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学生,既要评价其研学成果,更要评价其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对课程设计,既要评判课程内容和组织情况,更应征求学生意见反馈,帮助教师完善教学。

可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考虑过程评价、表现评价和结果评价三个层面。由研学导师和课任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表现评价和结果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和提交的研学成果(如技术性、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由活动导师和跟团导游负责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纪律性、参与度、基本素质等。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对该研学课程进行意见反馈,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从目标落实情况、参与互动程度、综合学习情况、管理服务情况等多个维度评价研学旅行课程产品。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探索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研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学生活动、学习正式状态的,正是学生自己以及同伴。引导学生审视自身、评价自身,与同伴交流彼此的意见见解、培养合作精神,是非常值得创新使用的评价方式。

(五)安全管理优先、社会参与跟进

“学习为重、安全至上”是研学旅行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认可、家长信任、部门放心的关键。在研学旅行“人员多、线路长、环境复杂、因素多变”的情况下,必须严把安全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管理意识。研学旅行课程要夯实安全应急预案、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安排课前踩线踩点,重视带队教师选拔,合理分配团队人员,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做到“方案设计合理、预案安全可靠、行前培训到位、行中操作规范、全员全程覆盖、行后总结及时”。同时,对研学旅行,家长和学生不是单纯的“局外人、配合者”,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同研学旅行有密切联系。研学前,学校可组织家长、学生参与课程线路设计、主题内容选择,以征集的形式,在行前环节使各方充分参与。研学后,学校可分发调查问卷,获取家长、学生的反馈意见,帮助研学旅行课程进一步得到完善。课余时间,学校可鼓励家长陪同学生“自发研学、二次研学”,促进亲子关系,强化家庭教育,充分拓展教育空间,陪伴孩子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评价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