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童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新时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数量和规模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独立学院也招收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大多生活在农牧区,受教育不均衡现象影响,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有民族性较强的传统宗教信仰,有易于滋生小团体思想的环境条件,由于在农牧区开展普法教育存在困难,导致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模糊,甚至出现一些酒后滋事、挑衅他人的情况,这些现象给学院的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对于独立学院来说,一定要把如何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把它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更是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点,并用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帮扶教育,有针对性地改进学生安全管理模式,进一步践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从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招生对象是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该区蒙古族族学生占比很大,生源来自全区12 盟市,外省有河北、山西、宁夏、贵州等。以2018年为例,全院共有在校生9 139 人,少数民族学生有1 219 人,(其中蒙古族972 人,回族76 人,达斡尔族30 人、满族51 人) 占到全院学生总数的13.33%。截至2019年5月1日,全院共有在校生10 234人,少数民族人数为1 386 人,占全学院学生总数的13.54%。
受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爱好球类运动。淳朴好爽,感情表达直接,也导致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对能力较差,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危机。从而有小团体、小圈子的出现。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本民族的聚居地,跟外界接触比较少,日常沟通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汉语交流能力比较差。另外高考中国家民族政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照顾,也录取了部分文化课比较低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无法按教学要求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知识面比较狭窄,语言的障碍也容易使他们排斥学习,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结果导致学习存在很大困难,成绩不理想,占全校挂科、重修学生的主体。
受原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自尊心强和敏感性在民族意识上成为其突出特征。生活学习中,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自己特有的习惯和风俗,对自己的民族习惯、风俗、宗教信仰甚至政治地位等一些问题比较敏感,和汉族学生缺乏充分的沟通,因而融入集体需要一定时间。
独立学院教育的成本比较高。学生一年学费加生活费均在2 万元以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收入单一,以放牧、农作物收入为主,并且大多数家庭子女众多,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贫困生占了很大比例。
因少数民族学生与汉生在文化课基础、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距,较易滋生自卑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调整,就会在思想上有退缩情绪,可能会导致行动上的懒散,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少数民族学生团结、感性、讲义气,但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较易感情用事,处理事情缺乏冷静思考。在一些冲突与事件中轻则违反校规校纪,重则触犯法律法规,致使事件进一步恶化,给自己、家庭、学校都造成无法逆转、无法估量的影响。
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时常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不积极参加学院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集体观念较差,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自控能力也有待提高。此外少数民族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比较多,没有语言障碍,生活习惯一样,很容易形成小团体,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观念。
基于以上少数民族学生特点,他们在同一个校园环境里要生活4年,必然有一些矛盾分歧,进而产生安全隐患。
少数民族学生绝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受特定生活环境的影响,酒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在少数民族酒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少数民族学生喝酒的现象比较普遍。但酒精可以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对大脑产生影响,喝多了导致学生的行为不受其控制,在酒桌上喝多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平时性格比较温和的学生,也会因为喝了酒而与人发生矛盾和纠纷,甚至会打架斗殴,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中,或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节点中尤为常见,比如说元旦假日、毕业季等,甚至发生了酒后寻衅滋事打架事件。
少数民族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团结的,团结一方面是比较好的事情,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学生接触面小,易滋生狭隘团体主义思想,如团体中有一人受到委屈,团体中的其他人都会为其“讲义气”,本来一个学生的小问题,因抱团现象便会演化成较大的群体事件,甚至会上升到与其他民族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有时还聚在一起找老师和校领导讨要说法,如果处理不当、处理的不及时,也会酿成群体事件。
由于鸿德学院校园周边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鸿德学院离呼和浩特市火车东站、飞机场近,导致校园内会有偷盗现象。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大部分都是来自牧区和农村,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在宿舍,如进出不关门或晚上睡觉不关窗户,一旦发生电脑、手机、钱包等财物被盗,对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这时他们的情绪会变得暴躁,极易失控。校内人口密度大,机动车辆较多,有的学生麻痹大意,心理脆弱,容易出现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隐患。
抓好民族政策的落实工作,认真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点还是比较多的,他们内心赤城热情、想法单纯直接、懂得知恩图报,而且他们还能歌善舞、热爱运动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途径,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培养他们为民族振兴努力、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奋进的责任感。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榜样的力量。如从少数民族学生中选拔并培养一批学生干部,重点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做出榜样,并以此来引导其他同学不断进步,并让少数民族的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民族政策。如某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均是少数民族学生,发现他们能更好地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服务,少数民族学生打架、酗酒现象大量减少,而且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开展得很顺利。
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树立榜样之外,同时也要对汉族学生进行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教育,鸿德学院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都要学习《民族理论》课程,这样的课程和教育使得汉族的学生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是大家庭中的一员,使得汉族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少数民族学生互尊互助,共同进步。
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以民族文化交流等活动增进学生的团结友爱。学院每年要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包括民族、籍贯及宗教信仰的调查与统计工作,做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比较清楚和熟悉,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召开一次少数民族学生见面交流会,在以后不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积极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遵纪守法并遵守校纪校规。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为更好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该校每年拨出一定经费举办少数民族的民族歌舞表演和歌舞晚会,学校相关领导参与,效果较好。在这方面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用现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快闪、短视频拍摄等方式,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新形势的表演,并和汉族的学生一起进行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使得他们更加团结,为学校的安全打下牢固的基础。
此外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服务方面,也要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对学校餐厅的服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知道并熟悉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特点,该校的清真食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饭菜的种类还可以再多一些,并严格遵循清真食堂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尽量满足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需要。另外在安排少数民族学生住宿方面,以往都是按照报到的顺序随机分配宿舍,可以考虑将同一民族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宿舍,这样可避免因生活习惯不同而与其他民族学生发生矛盾。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工作。贯彻“校园安全,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日常教育中,不断增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把外校相关工作做得出色的安全处、相关负责人请进来给全院教职工座谈或讲座,借鉴这方面优秀的学校民族学生的管理方法,也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去实地考察或者是学习,扎实的了解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积累更多的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经验。预防为主的要求,就是要把相关工作做到前面,做到细节之处,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求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交心谈心,谈心的负责人可以是班主任、辅导员,或者是党员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想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针对个别少数民族学生酗酒后容易打架闹事,学校各部门要密切关注,严格管理,学院早就实行了“禁酒令”,对违规学生应该严肃处理,对不同民族学生间发生的冲突,学校要制定专门的处置预案,做到反应快速、妥善进行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树立“人人安全,和谐校园”的新理念,扎实做好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表面形式,不拘泥教育方式,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少数民族学生大学生涯。为提高民族学生的安全法治意识,每年新生入学除保卫处结合典型案例对每位新生进行消防、交通、治安、防盗、防骗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外,平时在全国大学生中发生的误入传销、溺水、女大学生失踪、校园贷等相关校园安全的真实案例,可以及时通过《平安校园》简报向师生宣传,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提高防范意识,杜绝类似案件在该院发生;学校还可以请市、区法院进学校现场庭审犯罪嫌疑人或组织学生到法庭参加旁听,增强法律意识;同时思政老师让法律进课堂,针对学生的违纪案例具体分析,增强自觉性;选拔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学校的护校队,通过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锻炼来接受教育;对违纪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外,仍要坚持原则,对于违法的予以追究,对于违纪的给予其纪律处分;重要时段和重要时期安全处和学生处要开展专项整治夜不归宿、酗酒、打架和晚归等不良行为和危险因素。
在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时,根据他们的特点,该院探索出“三统一”的工作模式,即:思想统一、兴趣统一、行为统一。
思想统一。现在的学生思想独立、开放,有很多的老管理办法在他们的身上没有效果,只有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老师的想法和他们的想法之间有共鸣时,他们才会听取你的建议。所以我们在做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时,要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在自己与学生之间找到共鸣,达到思想统一。
兴趣统一。为了与少数民族同学充分沟通,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加入这些学生的行列,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跟他们找共同语言,做到兴趣统一,才能够为我们的管理工作降低难度。
行为统一。就是要就我们学生管理人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俗点讲就是让学生做什么事,首先自己要做到,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感化少数民族学生,让这些学生对你产生信任感并愿意听你的话,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学生党员既是学生中的先进代表,又是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先锋作用,让他们以学生的身份去引导、接触少数民族学生,会起到很好的引领效果。
学生党员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少数民族同学们共同前进。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同时,要用先进性来带动并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要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该院民族学生安全管理压力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