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臣学,孙跃东,宇振盛,秦铭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都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但是,二者之间尚未合理的融合,且缺乏科学的融合方法,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合理将三螺旋理论渗透于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深度整合,能够全面提升二者的融合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在学校的专业教育工作中,主要将学生的成长、成材作为基础,重点突出“专”的优势,可合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全面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其本质目的在于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队伍,按照社会岗位特点和需求开展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其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学校开展专业教育工作,能够为社会的岗位工作提供优秀人才,并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不仅可以提升教育质量,还能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提出了创新创业理念,在此之后联合国的教课文组织中,提出了要重视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该观点的提出,使得很多高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战略内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直到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已经历了三十多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已经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并取得良好工作成效。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时间比其他国家稍晚,因此,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应积极探索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渠道。
在高校教育的工作中,专业教育过于重视“言传身教”的观念,教育的形式非常成熟,属于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是培养学生未来岗位基础能力的方式,属于常规性教育、固定教育思维的集中性体现。而在高校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挖掘智力潜能的主要方式,教育的形式十分先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使得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掌握具体的创业技能,可实现自身创业的梦想。由此可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观念方面存在差异,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处理,将会导致高校教育工作受到影响。
我国在高校教育的工作中,已经开始实现稳定性、有序性的发展目的,为专业教育做出很多贡献。然而,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改变、市场需求有所变革的背景下,专业教育课程的社会,还在延续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教育工作效果降低。而创新创业教育属于高校中的新兴专业,与专业教育相比较,课程的设计还处于摸索状态,很多高校在教育工作中均开始创设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只能在初级阶段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此类问题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尚未合理的设置相关课程,没有总结丰富经验合理开展教育工作,严重影响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效果[1]。
在高校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充足的师资力量,未能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难以通过高素质教师人才的支持全面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效果。在专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未能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的培训,没有根据目前的工作特点和实际发展需求等正确开展相关的教育指导工作,严重影响其教育工作效果。在专业教育方面,教师未能掌握综合性专业知识,且教学态度较差,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教育服务。且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中,教师未能形成正确的创新观念意识,没有掌握职业教育的工作技能,难以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正确开展教学工作[2]。
三螺旋属于创新模式,主要就是政府部门、企业还有大学三个组织的相互合作,在每个方向均能够呈现出独立性的地位,能够打破相关物理规律,并做出既有的接线,形成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彼此之间合理的支撑,效率有所提升,形成全新的业态模式还有工作环境,以此降低成本,并提升整体的教育效能。将三螺旋的理论作为基本内涵,应重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有效整合,积极借鉴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三螺旋教育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促使专业教育工作、创新教育工作和创业教育工作的良好整合,提升师资力量,改革课程设置内容,并创新教学形式。在三螺旋理论的支持下,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整合,应划分成为不同的教育模块,每个模块的末端均蕴含教育链条,每个链条中均有丰富内涵,涉及很多实践课程,主要由基础性和理论性课程等组合而成,教育链条的课程性质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具体情况开展相关的教育整合工作。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教育工作已经进入到创新改革的时代,如若教育工作和社会相互脱轨,将会导致教育工作失去原有意义,因此,在高校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1)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改变相关的教育工作方向,利用先进教育观念促使教育工作的发展,使得各个教育工作深度融合[3]。(2)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观念,代替传统的单一理念,充分意识到合理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使得学生融入社会领域中。(3)应树立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观念,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深入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业能力,达到相关的工作目的。(4)应编制出完善的人才教育计划方案,根据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的设计相关课程,全面增强整体的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课程深度整合要求[4]。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中,未能合理的设置相关课程内容,难以更好地开展专业教育工作和学科教育工作,且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较低,难以和专业教育工作之间深度的整合。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要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开设相应的课程,改变传统的选修课程设置形式,而是将其作为必修的课程,使得学生均能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活动中[5]。在课程设置的工作中,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不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利用真实的案例鼓励学生、教育学生,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思考和处理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将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能力[6]。
高校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整合的发展进程中,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充足性,建设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要求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并熟练的采用教学技巧,在提升文化内涵层面的情况下,培养出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教师队伍。在此过程中,要求合理的整合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建设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队伍,打造出良好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高校应全面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引导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人才进入到企业中学习,掌握扎实的功底,提升专业教育的效果[7]。
高校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应创建出较为良好的管理模式,按照高校的教育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教育工作,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企业还有高校均具有较为重要的角色,可以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从三螺旋方面的角度来讲,应该建立出较为良好的联合体,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以满足当前的综合教育管理需求,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8]。
近年来高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处于独立化的状态,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效果。因此,在未来的高校专业教育还有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合理的渗透三螺旋理论,在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之下,促使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全面提升整体的教育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