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03-22 06:15:18程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8期
关键词:培养人才竞赛学科

程谊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定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当今人们对于创新创业的期盼,已经影响到每个行业当中。但是有些高校在培养人才时,仍然将实现于理论教学分隔开,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烈。所以这些高校必须将学科竞赛作为一种实践的媒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所学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活动进行融合。只有将学科竞赛作为基础,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 关于学科竞赛的概述

大学的目标一定要时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活动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在培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学科竞赛作为重要的媒介。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的竞赛,在这些竞赛中,学生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知识。关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从12年开始提出的,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科竞赛的相关工作,全面推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一定要融入创业创新的教育体系当中,一对一指导相关的竞赛,要根据每个学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从学科竞赛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些高校一定要创新新型的学科竞赛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的工作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合作机制。同时也要构建相关的教育团队,围绕学科正在来开展培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之前,能够搭建好类似的模拟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模拟有效的提升自身水平。学校要想让课堂教学和随着教学能够更好地衔接,必须要建设以学科竞赛为主的创新创业团队。学校必须将学科竞赛作为年度考核的指标,只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学科竞赛等级,才能够促进学生在学科竞赛当中不断突破自身的成绩,让学校的办学水平稳步提高[1]。

2 将学科竞赛应用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当中的可行性分析

可以使用SWOT方法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用学科竞赛进行可行性的分析。一方面很多院校都会参与学科竞赛,所以必须要配备一定的指导教师团队来设计开发整体的培养方案。由于竞赛是长期的过程,必须要建设好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才能够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比较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创新创业培养人才一定要专门的团队,由于学科竞赛所需的年级和专业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一起合作的时间比较少,这对于项目的正常速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创新创业必须要通过老师的指导,才能够培养出愉悦的洞察力和一定的技术能力。除此之外就是国家推行的创新创业政策,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一环境中谋得大量的机遇,帮助他们将竞赛的成果转化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必备的能力。又由于学科竞赛的学校越来越多,所以竞赛的市场也更加激烈,学生们要想获得更多的成功,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必须要让师生共同合作积极调研国内外的专业技术,保持此项目的先进。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若是一个环节出现延迟,就会拖延整个项目的进程,必须要实时监控整个项目的具体过程,保证项目能够有序、高效进行。简而言之,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市场出发,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3 学校在学科竞赛方面的创新探索

3.1 学校的领导一定要重视学科竞赛的相关工作

根据每年的学科竞赛召开相关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制定出方案,确定工作的目标。在讨论会议上,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务处要和其他的学校部门进行合作,对学科竞赛进行组织和管理,集中力量,强化培训的力度,突破难点,保证能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就可以提升学校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将学科竞赛的内容融入实践当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科竞赛能够惠及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当中。学校在实施竞赛的过程当中,要通过一定的选拔培训和比赛,相关负责人也要进行一定的慰问,对于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关心和指导。若是比较重大的学科竞赛,学校领导一定要到参赛的学院进行走访,了解到他们备赛的具体情况,若是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2]。

3.2 保障学科竞赛全程的服务

学校要根据每年竞赛的时间,具体制定出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比如,在选拔参赛人员时,要鼓励教师选拔对学科竞赛感兴趣的小组,培养潜在的人才。而在设施方面,教务处要统一安排落实到位,协调好学校内部的各种教学资源。在管理经费方面,要包括学生的报名费、参赛时的交通费、住宿费以及参赛作品的加工费等都要予以一定的支持。

4 通过学科竞赛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启示

4.1 学科竞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

学科竞赛是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培养人才。将选拔培养人才作为突破的重点,面向全体师生,分层选拔,根据他们的专业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上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对于学科竞赛的备赛人员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知识,通过竞赛的方法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要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提升办学的水平,加大投入教育和专业的资源。还可以开展一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通过具体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4.2 促进全面发展

学科竞赛的形式是以项目和课题,这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利用团队的形式合作参与,让他们能够在课堂理论的知识上,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潜能,不断历练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自己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培养他们多种思维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3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学科竞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学科竞赛能够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模式,对于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提高创新创业水平都有一定的帮助[3]。

4.4 促进管理机制的保障

要想培养好创新创业的人才,一定要有学校的政策支持,所以必须要配备完善的管理机制。高校要为竞赛小组提供相对稳定的竞赛计划,保证学科竞赛的过程是井然有序的。要想激发指导教师的热情,可以在业绩考核和评职称时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还可以将获得的学科竞赛成果展示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也要设置一些经费,用来学科竞赛的各个方面,对于获奖的师生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当然这些奖励不仅包括经费,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

4.5 促进实践平台的建设

实践平台可以为学生集中提供训练场地、个人空间以及设备。这些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好相关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发挥出自己的光彩。微型工作室就是这样一种实践平台。一般是由4~6个人组成,这样设置好实践目标会比较精细,可以针对这些目标深入研究,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若是人数较多,就会限制时间的范围,在管理上也就会松散,不会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科竞赛当中[5]。还有一种实践平台是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面向全校师生,只要他们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都可以参与。这种平台的建设主要是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一起交流,鼓励学科交叉,所以它的组织形式比较自由。以上的实践平台都可以让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模式,学到更多的专业技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能够让学生组成比较强大的竞赛团队,开展学科竞赛[4]。

5 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要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学科交叉,同时也要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这样才能够搭建好一个全方位的竞赛体系。学校的领导一定要重视学科竞赛的管理事宜,培养潜在的学科竞赛人才,保障学科竞赛全程当中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猜你喜欢
培养人才竞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工匠精神面对高职装备制造培养人才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2
立足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培养人才振兴乡村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