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达
(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中心小学,福建漳州 363300)
高效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改革的必然,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情感的体验与熏陶,逐步达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教学。
课堂是重要的课堂教学场所与主阵地,把握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课堂。课堂力求实在些,使学生在40 min 的课堂中学到知识与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丰富和加强学习情感与兴趣。下面就谈谈如何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前的预习是教学的起始阶段, 也是整个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文的学习效率。学生有了预习的好习惯,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1]。苏轼曾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重视课前预习,加强语文积累,根壮才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这是阅读的规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在课前精心制作预习提纲,其中包括搜集各种秋天的声音,积累有关秋天的一些好词、诗句,自学生字词及诗歌的内容等。以《听听秋的声音》预习提纲的设计为例,(1)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2)积累有关秋天的一些好词,诗句(1、2)。(3)我会读生字:手臂 刷刷 蟋蟀 振动 歌韵 叮咛 掠过 歌吟 辽阔 音乐厅。(4)我会标小节序号,发现诗歌共几个小节,我最喜欢第几节。从这一节中,我体会到什么。(5)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导入新课的:师:谁来说说描写秋天的词语?生:春华秋实、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生:大雁南飞、秋风送爽、秋菊怒放、硕果累累……师:谁来说说描写秋天的诗句?生: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师:谁来说说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 生:风吹树叶“沙沙沙”。蟋蟀“蛐蛐蛐”……上课伊始,当一个个描写秋天的词语堆砌着课堂,一句句优美的诗句从学生的口里诵读出来时,教室瞬间充满了秋的气息。接着当秋天的各种声响撞击着课堂时,秋已走进学生心里,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编写预习提纲,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以及设计层次性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取得言、意、法的全面发展与升华[2]。
特级教师崔峦指出阅读课“要吃准目标,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如学《自然之道》,课前根据学段要求精心设计了预习导学提纲。上课时揭示课题后,帮助学生梳理了预习的方法 (识记生字新词——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以此为经线开展教学,先检查了生字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了“啄、愚”这两个难写的字。接着训练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初步学会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提出预习后的困惑,在给予学生充分地肯定后,筛选出重点问题作为本课的学习任务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文本。[3]为让学生感悟自然之道,品析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找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信息落差,用“主问题— 抓住关键词谈感受—换位思考” 进行引路。如在检测完预习,指导概括课文内容后,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小龟的存亡系在“我和同伴、向导”的心上,文中展现出它们的情感变化,找出相关词语,说说我们和向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学生们通过潜心阅读,找出了“焦急、震惊、后悔、若无其事、极不情愿、悲叹”等词语,并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谈感受。让学生占有大量的静心阅读的时间,解决心中的疑团,梳理阅读的感受,真正把培养学生语言训练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4]。
授人以渔。学会学习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点。如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导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指导朗读的方法,教学时要主要训练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学会品析感悟,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以《生命生命》的设计为例:师:请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事例,读一读,画出你认为最精彩,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想一想你体会到什么并把它写下来。(生默读课文,并摘摘记记)生:我选择的是“飞蛾求生”这个事例。从“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 那样鲜明! ”这句中体会到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我佩服!师:你很会读书。还有谁也来谈谈这个句子。生:从这句体会到飞蛾想要逃脱困境,想要生存下来。生:体会到飞蛾虽然渺小,但很热爱生命。师:哦?那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生读这个句子)师:读得真好! 请我们这小组的同学跟他一样也读一遍。(小组读)师:能读出句子的深刻含义才是会读书,你们都做到了。刚才有很多同学都提到这个句子,(出示句子)让我们一起读读它。(全班读。)师:“挣扎”是什么意思? 生:“挣扎”是挣脱,想要挣脱危险的困境。师:假如你是这只飞蛾,请你挣扎一下。(生做“挣扎”状,很准确)请你把它读出来。(生读“但它挣扎着”)全班跟读(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挣扎着)。师:是的,看到了一只只极力挣扎的飞蛾。如果把句子中的“极力”换成“尽力”好吗?生:因为“极力”是用尽所有的力气,表现了它对生命的渴求。师:哦,原来是这样,谢谢这位同学。那如果“跃动”换成“跳动”呢?生:觉得也不是很好。“跃动”是全身心的动,力量是很大的,而“跳动”只是脚在动。生:我还想补充,“跃动”更能突出飞蛾想要逃脱困境的决心,更能突出它的求生欲望。师:哎呀,想不到这么简单的两个词,同学们居然能读出这么多的理解来,老师为你们鼓掌!请你们带着对这几个词的理解,再把这个句子读一遍。好的词语,好的句子要积累下来,你们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 (尝试背读。)品读感悟的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有效引领文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展开个性解读、独特体验,再转化为自己的言语,达到“言”与“意”和谐共生。通过分析、比较、品味,一只求生欲望强烈的飞蛾已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也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桥梁。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留白,给学生营造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之处插上翅膀,在语言文字中自由飞翔,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面对面地与作者、与文本对话,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6]如以《生命生命》的设计为例:师:你们捉过飞蛾蜻蜓之类的小动物吗? 生:有。师:现在请你们伸出右手,想象有只飞蛾正握在你的手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生:感觉到它在不停地挣扎,想要逃脱;感觉到它在扑着翅膀,在拼命挣扎,想快点飞出去。师:假如你就是那只被捉在手中的飞蛾,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生:一定不能放弃,得想方设法逃出去,一定不能死;一定要活下去,还有美好的时光要度过,还有许多理想没实现呢!师:你们都是勇敢的小飞蛾,你们不会死的,你们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飞蛾会对抓着它的人说些什么呢?生:求求你放了我吧!我想活着!请尊重我吧,我也是一条生命啊!师:好一个“请尊重我吧”,是啊,生命面前人人平等。那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在“飞蛾求生”这个事例中,抓住“倾听飞蛾的声音”的空白点。而文本中却写飞蛾挣扎的动作,但通过飞蛾挣扎的动作来倾听声音,更能凸显飞蛾强烈的求生欲。通过想象,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呵护、热爱。如此,不但让学生得到充分感悟,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平时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积累,吃准学段与课时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正确落实目标,扎实进行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才能引导学生逐渐学会阅读,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成就了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