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川青砖茶历史溯源及价值考察

2019-03-22 04:56黄柏权黄祥深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砖茶叶

黄柏权,黄祥深

(1.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2.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宜昌 430062)

长盛川青砖茶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倡导文化传承和中俄蒙“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共同探讨青砖茶传统制造工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繁荣地方文化,促进文明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鄂西南茶叶生产贸易的历史考源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和生产茶叶的国家。关于什么时候开始饮用茶叶,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35。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史前传说时代就已发现了野生茶树的饮用方法。到了周朝,茶叶用途扩大,成为祭品。约在公元前6世纪初,茶叶已经既是祭品又是菜食了[2]。后来茶叶又被当作饮料使用。由于茶叶用途越来越广,野生茶树不能满足需求,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前后,人们开始拾采野茶籽,或培植野生茶苗进行繁殖,茶树逐步从野生转为人工栽培,茶叶产量也随之不断增加。西汉时期,茶叶在四川已经成为商品。当时的辞赋家王褒的《僮约》中就有“烹茶尽具”“武都买茶”[3]的记载,这说明当时武都(今四川彭山县)已经形成茶叶市场。茶叶成为商品后,逐步由四川向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发展[4]1。

以上论述虽然梳理了茶叶用途和茶业生产线索,但未能考证我国茶叶起源地。关于我国茶叶起源地,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浙江河姆渡说[5]、云南说[6],中国西南说[7],川、滇、黔三省交界说[8]等。关于茶文化发源地也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一为四川说。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9]这就是说,春秋末年秦人入蜀之前,今四川一带已经有饮茶习俗。其二为西南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业的发源地”[10]。其三为川东鄂西说。其依据是陆羽《茶经》上的说法。其四认为,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是饮茶文化的发祥地[11]。我国茶的药用、食用及饮用价值,可能是巴人最先发现的。诚如顾炎武所考证的,在全国各地,关于茶的知识和饮用是在“秦人取蜀”后才有的事情,巴蜀确是我国茶业、茶文化的摇篮[12]。

古代巴人所活动的鄂西南和峡江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没有遭受第四纪冰川侵袭,保留了水杉等诸多冰川时代的孑遗物种,这些孑遗植物也可能包括古茶树。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境内“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苧、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13]。这说明巴国境内种植有茶叶,茶叶还是进贡的特产。据《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14]203荆巴间正好是今天的鄂西南地区,此种制作和饮用方法与今天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油茶汤十分相似。汉魏六朝时期,鄂西南一带已广泛种茶。西晋《荆州土地记》中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15]337武陵七县就包括今天的长阳、五峰、鹤峰、石门等地。《述异记》说:“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14]207据《夷陵图经》记载:“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15]43黄牛山,在宜昌西九十里,亦称黄牛峡;荆门山,在宜昌县东五十里,与虎牙山相对,即楚之西塞;女观山,在宜都县西北;望州山,在宜昌西北九十里。唐朝陆羽在《茶经》更明确写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1]3“巴山峡川”就是今天宜昌及峡江地区,这里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说明野生古茶树年代久远。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14]213宋朝时,在江陵府、鄂州、归州、峡州、荆门军都设立了买茶机构[4]15,因为这些地区是重要的产茶区。前述文献清晰地反映了鄂西南地区茶叶生产情况,说明鄂西南茶业生产从来没有中断过。

元明清时期,鄂西南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叶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顾彩在《容美纪游》说容美“诸山产茶,利最溥,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曰湘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茶客至,官给衣食以客礼待,去则给引。”[16]同治《续鹤峰州志》载:“容美贡茶,遍地生植,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17]光绪《长乐县志》记载:“邑属水浕、石梁、白溢等处俱产茶。每于三月,有茶之家,妇女大小俱出采茶。清明节采者为雨前细茶,谷雨节采者为谷雨细茶,并有白毛尖,萌勾亦曰茸勾等名,其余为粗茶。”[18]从《容美纪游》《鹤峰州志》《长乐县志》的记载可以看到:其一,容美土司境内许多山坡都种植茶叶,这证实茶叶种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其二,种茶的收入低,卖不出高价钱;其三,茶叶有雨前细茶、谷雨细茶、白毛尖、萌勾、粗茶等(估计其制作方法是白茶和绿茶的加工方法),并有了等次,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其四,这一带产的茶统称“峒茶”,其中等的“湘潭茶”是两湖通用的茶叶,说明茶叶的交易范围主要是两湖和周边地区;其五,进山购买茶叶的客商很多,顾彩在进入容美和从容美出山的路途中,多次遇到购买茶叶的茶客,并且土司对茶客很优待,不但管他们的吃住,离开的时候还给出关的执照。

通过田野调查也可以证实以上文献记载的真实性。自从2009年4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五峰古茶道”以来,为了使“五峰古茶道”能申报“中俄蒙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对“五峰古茶道”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400多年前的“古茶道”线路,在该线路上还发现了许多古茶园、古村落、古石桥、骡马店、碑刻、摩崖石刻等文化遗迹。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许文胜副教授在五峰楠木河考察时发现一株距今500年前的小茶叶古树,胸径0.6米,株高1.3米,树冠直径1.5米[19]。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五峰楠木园茶园,这个古茶园有许多100年以上老茶树,在古茶园的周边发现了土司遗址、茶店旧址、碑刻、牌坊等。又比如,我们在鹤峰县调查时发现了文献记载的神仙茶园,该茶园在鹤峰中营镇蒙古族村。这里环境优美,古风犹存,无任何污染。当地居民以部姓蒙古族为主。据邓和平考证,部姓蒙古族人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流寓中兴路后,逃至松滋。第四代部氏兄弟二人率其家人从松滋迁湖南澧州,第十一代部锡侯率全家(有三子)从澧州迁湖北鹤峰[20]。这就是说,部姓蒙古族可能在明末清初迁到鹤峰。在部氏蒙古族居住地发现了许多古茶树,其中一株茶树直径14.5厘米左右,高2米余。如果神仙茶园是部氏栽种的,那么其至今已有300多年。以上说明,元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已是容美土司社会重要的经济来源和土民生活来源。从容美地区茶叶生产可以窥见整个鄂西南茶叶种植和交易的情况。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更加兴盛。1850年,俄国商人在汉口收购茶叶,进行出口。1861年开辟汉口为通商口岸后,许多国家在汉口设立商行,采办茶叶,从而刺激了鄂南和鄂西南茶叶生产。《湖北茶业贸易志》写道:“19世纪以后,外贸有了较大的发展,我省出口红茶贸易也随之兴旺起来,清代道光年间,广东茶商钧大福带领江西技工到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汉转广州出口。咸丰四年(1854)高炳三及光绪二年(1876)林紫宸、泰和合等茶商(均为广帮)又先后到鹤峰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红茶,通过渔洋关运汉出口,渔洋关一时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4]18从此,宜红茶作为鄂西南的品牌成为外销商品。1876年宜昌开埠后,更加促进了茶叶等特产对外贸易的发展,红茶出口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

通过梳理鄂西南地区茶叶饮用、生产、贸易的历史可以看出,鄂西南地区是我国最早的茶叶种植地区,也是最早饮用茶叶的地区,悠久的茶叶生产、饮用和贸易历史,形成了丰厚的茶文化,为制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社会基础。

二、长盛川青砖茶发展的历史脉络

在鄂西南的茶叶中,青砖茶久负盛名,其产地最早在湖北咸宁的柏墩(今咸宁桂花镇)。柏墩一带地处中纬度,四周群山环抱,中部较低平,地形主要是低山丘陵,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属于弱酸性壤土和砂壤土。年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 500毫米,特别适宜茶叶生长。据光绪《咸宁县志》记载:“咸宁马桥、柏墩地方植茶最广。”[21]在柏墩从事茶叶收购、加工、贩运的人群中,以江西迁来的何氏家族人数最多,从业最早,代代相传。此外,根据《何氏宗谱》记载,何氏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约1368)从江西建昌县(今修水县)迁到湖北咸宁,始迁祖为何德海。《何氏宗谱》多处记载其先辈经营茶叶的事迹,如卷首记载:“致文公第八世孙德海(字子福)公自三溪桥兰冈畈迁咸宁县挂榜山下,定居于淦川之上水口,迄今约六百年。始至咸宁,地寡,遂以茶为事。至民国,何氏事者甚多。传至今者,有长盛川、长顺川、生甡川等。”[22]从《何氏宗谱》的零星记载中,可以看到何氏家族一心一意致力于砖茶事业。何氏家族制茶、贩茶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毛红茶到帽盒茶。何氏家族约在1368年从江西迁徙到湖北咸宁淦川上水口,开始种茶、制茶。明朝早期,咸宁柏墩一带的茶叶通过加工成为红茶,在每年采茶的季节,茶商来柏墩坐庄收购茶叶,分级打包,外运销售。随着外销市场扩大,需求量增加,散装茶叶体积过大,不便于长途贩运。柏墩的茶农开始对初制毛红茶进行再加工,用铡刀将初制毛红茶铡细,继而以高温蒸制,再用木榨压紧成型,然后用木炭烘干,这种红砖茶被称为“箱红”。在清朝康熙年间征噶尔丹后,开放了汉蒙民间贸易,帽盒茶远销西北各地。

第二阶段,“川”字牌青砖茶由创立至兴盛。据介绍,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何盛林(曾任西域盐运史,咸宁柏墩中田畈人)与好友晋商何长林到柏墩合资开第一家茶庄“长盛川”,茶庄是他出的资,收茶的资本是晋商带来的。“川”字牌青砖茶从此诞生。清代中叶,开始使用由杠杆原理制造的牛皮筋架压制砖茶,这种茶即现代意义的青砖茶。为扩大经营,长盛川在多地开办分厂,分厂遍及鄂西南和鄂南地区,多达30多家。鼎盛时期长盛川青砖茶厂有工人229人,年产砖茶5 000箱,每年收益高达76 000银元。1905年,还注册了砖茶商标,清政府以蒙文、汉文颁发,并用繁体字注有“采办应时原料,自制特等茶砖。适合卫生需要,科学蒸焙精研。久藏益成珍品,实非虚伪宣传。警告寰宇顾客,请认商标为先”[23]。这个商标不仅是清政府认可“川”字牌砖茶的标志,而且明示了清政府对青砖茶的高度评价。当时民间曾流传着一首茶歌:“……长盛川,金字招牌金光灿。钦赐皇商红龙票,通行天下借皇权……”[24]“红龙票”因为得到朝廷的保荐而被商人视为货真价实的保障。青砖茶还曾因为治愈慈禧太后的腹泻,被清廷定为“贡砖”[23]。1908年9月在武汉首次举办的博览会湖北省武汉劝业奖进会上,长盛川青砖茶获一等奖。1910年,长盛川青砖茶在南洋劝业奖进会上荣获一等奖。1915年,长盛川青砖茶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第三阶段,“长盛川”青砖茶曲折发展。清朝末年,由于印度、斯里兰卡、爪哇、日本等国茶业的兴起,逐渐取代了中国茶叶在欧美的市场,加之俄国、英国商人渗透到咸宁柏墩,开设了“顺丰”(俄商)、“兴商”(英商)2家茶厂,用金属制造的螺旋式的洋榨代替“牛皮筋”榨,所制茶叶成本低、质量好、产量高。除少数几家外,柏墩原有的几十家茶庄皆不能与其抗衡,纷纷倒闭。民国初年,柏墩只存几家茶庄,年产砖茶1.48万箱,包茶10.2万担,折合300万斤,从业人员仅2 000多人。到抗战时期,除“生甡川”茶庄完整保留下来外,其余都毁于战火。日本投降后,由中国银行、西北民生公司、湖南省政府合资组成安化茶叶公司,在湖南安化和湖北柏墩设立茶厂,仍沿用“川”字牌号[25]。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川”字牌青砖茶被咸宁供销社接管,1952年与蒲圻羊楼洞茶厂合并,并迁至赵李桥。之后,因忽视历史品牌和老字号,“生甡川”“长盛川”等品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第四阶段,长盛川青砖茶的复兴。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得到恢复和发展。长盛川青砖茶制作工艺传人“建”字辈何氏三兄弟,肩负祖上使命,决定继承长盛川青砖茶传统制作技艺。1990年代,他们发现湖北宜昌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宜长盛川青砖茶的生产。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精心准备,2013年,长盛川青砖茶第19代传人何建刚在宜昌正式成立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传承长盛川青砖茶传统制作工艺,新建长盛川青砖茶叶基地,拟建设湖北省最大的青砖茶生产企业。目前已经传承和新创“长盛川”青砖茶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俄罗斯、蒙古、波兰等国。

三、长盛川青砖茶的价值

长盛川青砖茶原料主要产自宜昌及其周边地区。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992.1~1 404.1毫米。雨水丰沛,雨热同季,全年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3.1~18℃,其中三峡河谷及清江、香溪河谷地带,由于群山耸立,溪流纵横,冬季暖和,水汽丰富,是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基地。因为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宜昌自古以来就是名茶的核心产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集成创新,长盛川青砖茶具有独特的价值。

其一,历史价值。长盛川青砖茶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这600多年中,青砖茶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载体的青砖茶,其发展和兴衰反映了我国种茶、制茶、茶叶贸易的历史,以及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交往交流交融情况,印证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而茶叶生产贸易的兴衰则见证了我国的社会历史变革,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外交的变化情况。

其二,文化价值。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采茶、制茶、贩茶、饮茶不仅是生产、交易的过程,也是文化创造和传承的过程。在采茶、制茶、贩茶过程中形成的茶歌、茶故事、制茶技艺和茶道,构成了特有的茶文化。比如,“长盛川”青砖茶创制的传说,青砖茶治好慈禧太后腹泻的传说等,以“长盛川”为题材创作的许多文学作品、影视剧等,都是长盛川青砖茶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有关“长盛川”的民间文化和文人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容,同时传播了“长盛川”这一品牌。

其三,工艺价值。传统长盛川青砖茶从采摘到包装有77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在6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其加工工具和工艺经过了多次改进,但长盛川青砖茶的基本制作技艺一直传承了下来。即使当前已使用机械化生产,杀青、渥堆、干燥、筛分、汽蒸、预压、紧压、包装等77道生产工艺中的大部分还是继承自传统,这些工艺是何氏历代制茶人经验的积累。

其四,科学价值。从茶叶的种植到压制成砖茶,长盛川青砖茶整个生产过程都包含了科学原理和科学价值。其原料要求特殊的环境、气候和土壤;生产过程从杀青到包装充分保证了茶叶的营养、味道、色泽;成品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具有御寒、杀菌、生津止渴、化滞利胃、清心提神、治疗腹泻、减肥、降脂、抗动脉硬化等功效;特别适合西北人群饮用,西北少数民族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其五,经济价值。首先,发展长盛川青砖茶产业将解决当地数以万计人员的就业问题。其次,茶叶生产和加工可以有效地提高茶叶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再次,可以实现出口创汇。青砖茶在明代以后就是边贸产品,远销中亚、欧洲诸国。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宜昌建立湖北省最大的青砖茶生产企业,将成为宜昌乃至湖北最大的农业科技企业。2016年宜昌市出台了《关于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茶叶强市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黑茶”的战略,可以预期,青砖茶的生产将由此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六,文化交流价值。长盛川青砖茶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载体。长盛川青砖茶在内外蒙古牧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牧民称为“生命之饮”,是内地与边疆加强经济文化联系、增强民族团结的桥梁。长盛川青砖茶出口中亚、欧洲等地,成为中国与这些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媒介,故有“映着蒙古草原的马蹄,流进第聂伯河的歌声”的赞誉。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做了《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精彩演讲。演讲中他提到17世纪的“万里茶道”,将它喻为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当时俄国人称之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长盛川”作为中俄蒙“万里茶道”开拓者之一,是传递中华文化的载体和象征符号,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物质载体,更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载体和文化符号。

四、保护建议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振兴传统工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的当下,需要进一步加大长盛川青砖茶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传承力度,强化保护措施。

其一,全社会要进一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五个文明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特别重视传统工艺类遗产在供给侧改革、推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生产性保护中,不仅建立了研究所,还建立了湖北省最大的青砖茶生产企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显现。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认识传统文化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长盛川这一文化品牌在宜昌未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予以实质上的支持,在保护传承好这一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发挥长盛川品牌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引领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其二,对长盛川青砖茶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对传统生产工艺、相关文物进行搜集,建立长盛川青砖茶完整的历史资料档案和传承人档案。

其三,建立长盛川青砖茶博物馆。搜集相关文物,建立长盛川青砖茶专题博物馆,展示长盛川青砖茶传统生产工具、历史文献资料、长盛川青砖茶产品,活态展示长盛川青砖茶传统工艺流程。

其四,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长盛川青砖茶传承创新基地,培养长盛川青砖茶传承人;开展长盛川青砖茶的历史文化和技艺研究,形成系列成果;拍摄长盛川青砖茶的历史剧和纪录片,创作文学艺术作品,扩大长盛川青砖茶的影响。

其五,进一步扩大青砖茶原料基地。在宜昌及周边优质茶叶产区新建长盛川青砖茶原料基地,扩大种植面积,保证生产长盛川青砖茶所需的优质原材料。

其六,保持长盛川青砖茶传统制作技艺。在采用机械加工和改良技艺的时候,一定要建立长盛川青砖茶传统制作技艺专门车间,用传统的工艺和方法加工制作青砖茶,使其传统技艺得以代代传承。

其七,向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企业参与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成功案例,也是企业承担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组织申报长盛川青砖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便更好地推动该技艺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猜你喜欢
青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古建筑青砖墙体修复施工技术研究
青砖黛瓦,相守千百年
说文解字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烈马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