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丹
西华县城关初级中学 河南周口 466000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2)》)强调,生物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成为越来越多教师思考的共同问题,而课堂导入是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的一个突破口。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生物教师必须加强课堂导入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入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基于这一根本目的,课堂导入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良好的注意是学生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活动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无论多么精彩的教学设计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经过了前一节课的学习以及一个课间的休息,在新的一节课开始时,学生很难立即从其他学科的学习上抽离出来或者从课间的分散状态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而有效导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敛学生与本节学习活动无关的行为或思维,通过恰当而强烈的刺激,引起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的关注,投入到接下来的课堂学习。
有效地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去学习,可以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比被动接受知识的效果要好的多。所以,好的教师总是能在导入时就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开始,学生带着接受新知识的渴望,原本可能枯燥的教学活动则可能会变成探求,发掘知识的有趣过程,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即轻松地获得知识。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不仅教师要有明确教学目的,学生也应该有清晰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目标有关的知识形成联想,促进学习的持续和迁移。导入可以把学生带入所要学习的知识领域,为学生的学习产生定向的作用。通过导入,学生能够明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能够自觉地以目的为方向来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整理自己的思维,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心向。这种目的导向功能,还可以让学生增强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认知和反省,进一步学会学习。在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对河南省西华县6所初中的16位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目前初中生物教师课堂导入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如下:
课堂观察发现,16位教师中,导入时间1-2分钟的有2位,3-4分钟的有8位,5分钟的有3位,超过5分钟的有3位。说明大部分教师在导入时间的把握上比较好,但也有2位教师导入不足2分钟,3位教师的导入超过5分钟,存在用时不合理现象。
课堂观察发现,16位教师中,复习导入的有10位,创设情境导入的有2位,提问导入的有1位,运用多媒体导入的有2位,运用故事导入的有1位。说明大部分教师在导入上采用的是传统的形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在不断进步,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尚未转变过来。在导入形式的选取上过多选用某种单一的方法,比如复习导入,导入语言枯燥乏味,学生对教师日复一日的导入形式,产生了审美疲劳。
导入的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明白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哪里、认识到自己怎样去突破这些重难点;这样的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指引学习的方向。
导入要在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的状态,教师要合理的把握课堂导入的用时,太长的导入一方面语言冗长繁琐,使学生无法清楚教师要讲的重点在哪;另一方面会占用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使主要内容的学习无法全面展开。太短的导入仅仅是形式主义,起不到该有的“导”学生“入”教学情境的作用。因此生物课堂的导入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能够发挥该有的效果即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不断地创新导入形式,甚至可以把多种导入形式糅合到一起,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充满好奇。
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远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导入不但起不到该有的作用,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果,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盲目学习。因此,导入设计要指向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