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霞, 郭 松
(1.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3;2.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1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终端相继出现,新媒体走进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对传统媒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新闻传播是媒体最重要的使命,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工作的基础保障。因此,要提高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用户对媒体新闻多样化的需求,就要提高新闻采写的质量,而新闻采写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新闻记者采写能力的提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新闻记者而言,既带来了机遇,也形成了挑战。新闻记者不得不思考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自身的采写能力,才能适应媒体的发展趋势,才能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新闻要求。
新闻记者对新闻的采访、写作到编辑、审核、发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将新闻信息发布出去,第一时间遍布网络,这让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时效性受到极大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模式,一种全新的、“点对点”的双向传播模式迅速为大众所接受,从而开启了高互动性、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过去,媒体垄断新闻资源,专业的记者编辑进行新闻的采写和发布,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中。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皆媒体,任何人只要手中拥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意将信息进行传播,话语权已经转移到普通大众手中。由此,传统媒体、专业新闻记者的权威性,在这个开放的、透明的新媒体环境中,已显式微,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再是一种声音。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媒体进行,渠道比较单一,故而会用大量时间去阅读报纸、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但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信息极大丰富,每天面对着呈几何倍数增长的各类信息,受众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关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碎片化和浅阅读已经成为新型传播载体上的新型阅读特点,传统新闻的阅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阅读要求,新闻采写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以裂变式传播的方式,使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受众。但是,新媒体主体传播专业性的缺失,不免使得事件的真实性被大打折扣,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因此,新媒体新闻传播需要专业的新闻记者采写报道,充当“把关人”角色,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引导受众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虽然传播渠道和包装形式有所差别,但是对新闻事实的可读性和信息量要求还是一样的。专业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向受众传递信息,而且扮演着“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因此对自己的采写专业能力要有更高要求:一是深入挖掘新闻视角的能力。新闻视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内容的优劣,并强化新闻传播效果。新闻记者要有发现新视角的能力,能以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切入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小见大,从而增强报道的吸引力。二是专业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新闻记者要坚持“内容为王”,在选材策划上突出新意,深入一线进行采访,用事实说话,用新闻记者特有的新闻敏感来挖掘事件的新闻价值,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制作不同的新闻产品,这也是普通大众无法做到的。三是深度报道能力。深度报道能力是衡量记者采写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记者要具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深入分析事件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使受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也是专业新闻区别于自媒体新闻的重要方面。
新媒体环境下,新旧媒体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媒体融合逐渐向深入发展,各媒体的发布渠道基本建设完毕,新闻记者对这些渠道的发布流程都要熟练掌握,并通过认真分析掌握各媒体的特点、诉求点和表达方式,将同一采访内容在各媒体平台进行个性化呈现。当今媒体基本上都构建了全媒体采编系统,新闻记者不仅要有具备扎实的采写功底,掌握文字、语言技巧,还要具备摄影、图片处理、音视频制作等新媒体表达能力,能够进行视频、图片、文字的远程投稿,一次采集、多渠道生成、多元化发布,满足不同平台受众的不同需要。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催生了新的新闻类型,也催生了适应新媒体传播的新的表达方式。可视化新闻是在新的传播业态下最热的新闻表达方式,新闻记者应该熟练掌握并自如运用到新闻采写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可视化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目前4G智能手机已经普及,5G时代正在来临,记者要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移动工具,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拍摄有价值的短视频,由“第一时间写”变为“第一时间发布”,现在的大多数媒体已经把短视频拍摄作为记者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新闻记者要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团队合作将信息和技术这种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制作交互性图表、视频、动画模拟图像等可视化产品,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深层次线索,以增强报道深度。
互动性是新媒体重要的属性,新媒体的双向传播为传者和受者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机会。新媒体时代就要求新闻记者把握这种机会,不断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从而提升受众忠诚度。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受众广泛参与,借力受众提供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可以在网络上广泛征集受众对于特定事件或者特定人物的观点和看法,作为新闻素材提供给新闻记者;受众在新闻产品发布后,记者可以与受众进行交流探讨,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调整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以便在今后的采写中更能站在大众立场,作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在采写过程中注重提高用户的参与度,不仅能够提高新闻素材的收集速度,而且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生产能力,同时赋予了受众参与感,拉近了与媒体和记者的距离。
随着对新媒体认识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媒体融合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特别是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将课堂设在人民日报,并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融合的蓬勃发展,新闻记者应该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意识,在实践中创新融合发展的渠道。新闻记者必须突破过去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工作惯性和认知障碍,重塑自身角色定位,从而适应新的传播格局。同时,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从新闻生产者转变为新闻服务者,通过新颖的新闻报道策划和表达方式,为用户制作精良的新闻产品,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着党和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新闻记者培养的首要素养就是政治素养,较高的政治敏感和政治站位是新闻采写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首先,新闻记者应具备政治意识。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全面领会新理论新精神,宣传新政策,帮助公众解读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举措。其次,新闻记者应具备大局意识。要反映当前热点问题,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紧密贴近社会动向。最后,新闻记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把握住采写能力提升的风向标。
新闻采访写作是专业记者的基础能力,若想不断获得思想的动力和源泉,必然随时增加知识的积累。好的文字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在捕捉形象和表现形象中能让受众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丰富的知识储备能使记者在采访时得心应手,找到被采访对象关心话题,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尽管新闻写作看起来没有高深的学问,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的媒体对同一新闻的报道往往表现出同质化倾向,避免同质化,写出更有深度的作品,有赖于新闻记者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这样,新闻作品才能更有特色、更有味道。
新闻工作在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作为新闻工作者,新闻记者要坚守职业道德,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来自长期的采写工作中形成的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坚守职业道德的人格修养。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体现在采写的真实性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对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还体现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传播先进理念,弘扬社会正气,教化引导大众,服务于党和人民;也体现在用心深入基层上,坚持“走转改”,把握时代脉搏,坚持贴近生活,成为社会和谐的守望者。
媒体融合不只是技术人员的事情,更是一线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新闻记者在融合转型过程中,要强化新媒体融合技术学习,掌握大数据技术、数字技术、新媒体产品制作技术,使自己具备综合传播的能力。新闻记者要了解社会最新动态,熟悉各种活跃的论坛,精准捕捉热点话题;要针对不同终端有意识地掌握生产发布的过程,熟练制作视频、图片、H5等新媒体产品;要熟练驾驭多种体裁、题材,生产出符合用户阅读习惯的新闻产品,实现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推送,最大限度地赢得用户。
新的媒体形态带来了新的媒介环境,也拓展了新的传播空间,传统单一的文字记者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新闻记者唯有拓宽新闻采写视野,创新新闻采写工作理念,掌握全媒体传播技能,探索符合全媒体传播的新闻采写规律,遵循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秉持公平正义,引导舆论导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