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乡访爨碑

2019-03-22 07:29青田耕者
藏天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王兴曲靖墓志

文/青田耕者

◎爨龙颜碑

◎爨宝子碑局部

到云南旅游,最好认识“爨”字。在曲靖及陆良地区,随处可以看见此字,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称为“爨文化”。上述两地,被称为爨乡。爨,音cuàn。它有二个含义:一、指炊事和灶。二、指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的大姓。东晋咸康五年(339)南中(《史记》所记西南夷的益州、永昌、牂牁、朱提,史称南中)大姓霍氏、孟氏火拼同归于尽,爨氏迅速崛起。建宁郡(今云南曲靖、陆良)是他们的政治中心。统治的范围包括今全云南、四川凉山、贵州西部。统治的时间长达400年。一直到贞观二十一年(647)南诏国倔起于巍山(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爨氏因内讧而正式消亡,大部分爨族被新的云南王皮罗阁勒令迁往永昌(今云南保山一带),并被迫改爨姓为寸姓。有意思的是,一个有三十画的姓,竟然变成只有三画的姓。《百家姓》没有收入爨姓,据了解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姓爨的人呢。

若论爨文化,最有名的莫过于曲靖市的爨宝子碑和陆良县的爨龙颜碑,前者立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后者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458)。1961年和1963年,两碑分别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碑简称为“二爨”,又因爨龙颜碑大于爨宝子碑,又别称为“大爨”和“小爨”。

己亥年正月,笔者前往云南旅游,特地赴曲靖、陆良观瞻了这两块碑。

再访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现存于云南曲靖一中隔壁的碑亭中,笔者曾于2001年造访过此碑,事后,还写了一篇《端如钟鼎,动如顽童——爨乡曲靖赏神品爨宝子碑》的文章,现摘抄如下:

爨宝子碑置放在曲靖一中的爨碑园内,当时由一位王姓的校长助理具体管理。王助理小心翼翼地打开碑亭,1.83米高的爨碑就在眼前。碑的左面有一块小黑板,上面有日本书法家梅舒适等的粉笔签名。王助理告诉我们,日本人一到碑前就长跪不起,口诵碑文,十分虔诚。现在的石碑在土里埋藏了1373年,面世228年,作过豆腐作坊的案板;当过寒士的榻席;甚至被兵士抬去修过工事,可谓命途多舛。所以,石面有不少磨损,成了鉴别拓本优劣的佐证。现在以“王”字完好本为初拓本。据称,这个本子原归云南省主席陈名枢,后赠与李济深。济深深爱此体,题识做字皆用爨宝子。广东著名书家秦咢生,一生精研、临习此碑,并有创新。粤省的一些大单位的招牌皆用出自秦咢生的爨体,如招商银行、粤海集团、南方都市报等。秦咢生也赢得了“秦宝子”之誉。王助理还介绍说,一次广东省省长来曲靖看爨宝子碑,对云南省省长开玩笑提出,将爨宝子碑借给广东十年。一年一个亿的租金。粤人喜爱爨宝子体,除了秦咢生的大力倡导之外,还有更深的商业文化心理。

爨宝子碑是书法史上承隶书而启楷书的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与书圣王羲之时代,相距不过三四十年时间。由于书风迥异,引起了不少学者对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伪的质疑。最为激烈的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学者李文田,他对《兰亭序》真伪提出了三个疑点。认为若世上有王羲之书法,“必其与《爨宝子》《爨龙颜》相近而后可”。1965年,郭沫若根据南京出土的王羲之好友谢尚父亲谢鲲的《谢鲲墓志》和族兄弟王兴《王兴之夫妇墓志》的字体结合《爨宝子》和《爨龙颜》考证,更进一步地断言,《兰亭序》实属伪作。继而引发了长达数年的“兰亭论辩”。

爨宝子碑系爨族首领爨宝子的碑文,书者必然是当时公推的书法名家。在南京《王兴之夫妇墓志》未出土之前,有人推断由于云南偏居一隅,和晋都南京相隔千山,文化交往较少,故书风有其浓郁的区域色彩。但是《王兴之夫妇墓志》的书风极似《爨宝子》,故打破了“文化隔绝说”。可以推断,当时定有东南文人前往南中发展,并传播了汉文化之精华。从书法的艺术角度看,《爨宝子》的成就远远超过《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鲲墓志》。即使与同时代的碑刻相较,也是首屈一指的。难怪康南海高度评价《爨宝子》:“宝子端朴若古佛之容”。“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爨宝子的书写者是一位极有才气的书法家。按理说,写碑文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加上又是为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写墓志,因此,书者必定会小心翼翼,收敛锋芒。但爨宝子碑的书写者在写到恣肆时,居然会有“偶尔露峥嵘”的现象,这一点恰好符合中国美学的“奇正相倚”或“绚烂之极,复归平正”的理念。纵观全碑,端庄者居八,烂漫者居二。如“紫、沧、庭、光、春、将、军、乐、秋、感、挺、野”等字,如顽童嬉闹,极尽调皮之能事。其余的如“君、宝、爨、邈、德、晋、显”等诸字则肃穆稳重,有如商周之钟鼎。当然,爨书多彩风格还体现在开合自如、险中求稳、揖让得当、动静相宜等多方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索。

应该感谢邓尔恒太守,是他从厨房豆腐上的字纹发现了爨宝子碑,才把碑搬回家中保存;感谢寒士张士元,是他从战场上将碑运回家中作榻,使此碑免遭兵戎破坏;感谢党和政府,将此碑与敦煌石窟同列为国家第一批保护文物,并辟专园保存;感谢曲靖一中,几十年如一日地精心呵护此碑,使此碑与名校同辉。滇人袁嘉谷赞曰:

奉东晋大亨,瑰宝增辉三百字。

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

还有奇特的是,云南曲靖一中是批量产生高分考生的中学,2006年高考中有64人达到600分以上,其中10个考入清华大学,3人考入北京大学。为云南省高考成绩之冠。曲靖一中历来的高考成绩均为全省前列。校方无不自豪地表示,由于校内有爨宝子碑,校园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我想,取得如此佳绩,除去校方的教育有方外,精心保护爨宝子碑的功德大焉!

上文写于2006年10月,距今已有13年了。笔者又好奇地查了曲靖一中2018年学霸的产生情况,更令人啧啧称奇:据云南《都市时报》报道,记者从曲靖一中获悉,2018年高考该校达到600分以上的学生有737人,其中文科245人,理科492人,占总参考人数的75.23%。目前,文理科共有25人成绩被屏蔽(进入云南省文理科前50名)。总体来看,理科一本率94.24%,本科率100%;文科一本率92.11%,本科率100%。其中,有一个班全部640分以上,平均分达到了682分。

所以,《左传》提出了文物昭德的美学思想非常有道理。

此次曲靖造访爨宝子碑,发现当地政府已为这块神碑修建了精美的庭园和碑亭,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

造访爨龙颜碑

爨龙颜碑现存放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斗阁寺中,碑高3.38米,宽1.46米,厚0.24米。碑阳现存字904字,碑阴存字312字。此碑在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有过记载。道光七年,云贵总督阮元发现了倒仆于荒野的此碑,遂令知州张浩建亭保护,并在碑左刻跋云:“此碑文体书法皆汉晋正传,求之北地,亦不可多得,乃云南第一古石,其永保护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碑评第十八》云:“爨龙颜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浑厚生动,兼茂密雄强之胜,为正书第一。”列为神品第一。爨龙颜碑文由爨道庆撰,辞藻华丽流畅,表达情深意切,体现了南中文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如“独步南境,卓尔不群”句历来为学界津津乐道。魏晋南朝是严禁立碑的,尤其是南朝流传下来的碑绝少,可能是爨氏远离刘宋的都城建康(南京),加上在南中势力强大,根本不屑于禁碑之令,所以打造出超大的石碑《爨龙颜碑》(比爨宝子碑高出1.5米)。

王亚秀女士,今年77岁,丈夫护碑22年,前年不幸去世。她继承了丈夫遗志继续护碑。王女士对爨龙颜碑有很深的感情,对碑的每个细节都烂熟于胸。她告诉笔者,此碑有三吨多重,当时是一位神人扛过来的。碑的边侧多有残损,是族人敲下来用于治病的,据说很灵。

◎作者书爨体对联

“二爨”的价值

尽管爨氏王朝称霸南中的历史长达400年,但是相关的史料却出奇的少。史书上最早记载的爨姓人是《战国策·魏一》——《魏公叔痤为魏将》里的爨襄,他是公叔痤旗下的一员猛将,与另一猛将巴宁协助公叔痤打败韩赵联军,并生擒赵将乐祚,得到了魏王的褒奖。《爨龙颜碑》记载爨氏原来姓班,写《汉书》的班固即先祖。到了汉末,班氏受封于爨地,所以改姓爨,未提及与爨襄的关系。因此,“二爨”无疑是研究爨氏源流的重要史料。

“二爨”更具价值的是书法,它清晰地展现了由汉隶过度到楷书的中间书体。与隋唐成熟的楷书比较,“二爨”更多地表达了质朴、古拙、无拘无束和天真烂漫的审美情趣,在中国书法史上,在林林总总的各种书体中,“二爨”可谓异军突起,一枝独秀。

东晋南朝时期的贵州大部分地区,实际上为爨氏控制和统治。从“二爨”的内容上看,爨氏来自中原,自始至终秉承的是汉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深刻长久地影响着他们所管辖的地区。从另一角度分析,南中爨氏的历史,恰恰应该看成是贵州古代史的一部分,但遗憾的是当代诸多有关贵州古代史的著作里,却忽略或缺少了这一长达400余年的历史叙述。如果笔者的这一观点成立,爨文化也属于贵州文化的一部分,这不是掠美,而是事实。

猜你喜欢
王兴曲靖墓志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介绍
曲靖师范学院数学学科
曲靖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曲靖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王兴为作品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王兴:圆梦美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