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说到陈子昂落第后,意识到自己的落第,并不完全是因为学问没做到家,而是没能在考前,去找一个既欣赏自己,又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官为自己扬名。他不甘心就这样回去。可怎样才能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呢?
—天,他在洛阳街头花了一百万钱的天价,买了把看去很普通的胡琴,并说他能用此琴奏出如仙乐—般的声音。人们部将信将疑,于是,他又和众人约定:“明天,请大家来我住的宣阳里客浅,听我演奏。”这个事,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洛阳。
第二天一早,成百上千的人,包括很多社会名流,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宣阳里客栈。客栈里很陕就挤满了人,就连门口的道路都被堵塞了。客栈大堂正中位置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个锦盒,锦盒里装的正是那把价值一百万钱的胡琴,却不见昨天的那个买琴人。
快到中午的时候,陈子昂终于现身了。只见他,一身白衣带着一个书童,书童手里捧着一个大箱子,昂首阔步来到桌前站定,朗声说道:“我,陈子昂,自蜀地来到洛阳,带来诗文百轴,却无人赏识!不意,昨日买了把胡琴,竟一下子招来了这么多人。这种乐器,乃是低贱的乐工的吃饭家伙,哪里是我这种人用的?”说着话,就见他一把从桌上抄起胡琴,奋力向地上一掷,就听“咣”的一声,胡琴已被摔得四分五裂!
就在众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之时,陈子昂已从书童手上捧的箱子里取出一轴轴的诗文,分赠给大家。众人在看了之后,莫不以为他这些诗文全部做得昂扬大气,文采斐然,隐然有相如(司马祖如)、子云(杨雄,字子云,其与相如都是西汉的辞赋大家)之风骨。时也在座的京兆司功王适,在看了他几篇诗文后,不禁叹日:“此人日后,必为海内文宗矣!”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伯玉碎琴”。
可谓一日之间,陈子昂就由一个寂寂无闻的落第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名人。这里我想顺便插一句:书上说的都是陈子昂先在街头偶遇了那个卖琴人,于是,灵光一现,才有了后来的神操作。可我怎么都觉得那个卖琴的十有八九是他雇来的。但这无关宏旨,总之他是通过这个事,把自己成功地推销了出去。
一年以后,陈子昂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果然很顺利地就考中了进士。
之前,我曾多次提到,唐代进士考试,一般都是在秋天举行,考中进士的人,不会马上被授予宫职,还要在来年春天参加吏部的一个考试——关试,通过了,才会被正式授予官职。就在陈子昂考中进土,等着参加将于来年春天举行的关试时,唐高宗李治突然在洛阳驾崩了。高宗遗诏:传位于太子李显,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
高宗驾崩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中宗。改元嗣圣,尊母后武则天为皇太后。孰料,李显即位不足两月,就因一言不慎,惹恼了武则天而被废。武则天叉改立了豫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睿宗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就是太后手中的一个提线木偶,是以—登基,就上表请辞,请太后临朝称制。武则天也就顺水推舟地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当时,很多朝臣都主张应立即将停在洛阳的高宗灵柩运回长安,入葬乾陵。陈子昂却写了一篇《谏灵驾入京书》,认为洛阳去長安路途遥远,与其大费周章地将先帝的灵柩送回长安,还不如就近安葬。时,武则天初主政,地位未稳,若是要送高宗灵柩回长安,她势必也得跟着去,这就可能给反对她的人,以可乘之机。所以她打心里是不想离开洛阳的(高宗后期,洛阳的地位迅速上升,虽然长安还是大唐名义上的京城,但王朝的权力中心已渐由长安向东移至洛阳。是以高宗一死,武则天就下旨将国都正式从长安迁到洛阳了)。所以,武则天在看了陈子昂的这篇《谏灵驾入京书》后,不由大为赞赏,立刻就在洛阳宫金华殿召见了他。
陈子昂来到洛阳宫,见到武则天,即上言:“臣愿陛下……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又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就这几句话,几乎每句话都说到了武则天脚心坎上。武则天马上就任命了他为麟台(即秘书省)正字。这个官虽然不大,但因为有机会接近国家首脑,所以很容易得到升迁。当陈子昂走后,她还接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对左右言道:“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煜。”
有道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多少古代读书人的梦想,但有几个可以梦想成真的?陈子昂无疑算是一个,如果考虑到他十七八岁尚是一个“不知书”的少年,且极有可能还是一个“问题少年”的话,25岁,就实现了这个梦想,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武则天又接连召见了陈子昂,“廷问政要”,并“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害”。子昂对三事,“其一言:昔尧舜不下席而化天下,盖黜陟幽明。陛下知难得人,则不如少出使。其二言:国家兴衰,在县令也。今吏部调县令如补—尉,但计资考,不求贤良。故庸人皆任县令,教化之陵迟,顾不甚哉!其三言:宜修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疲民。蛮夷知中国有圣王,必累译至矣。”又奏“八科”,一曰措刑,二曰官人,三曰知贤,四曰去疑,五曰招谏,六曰劝赏,七曰息兵,八曰安宗子。
他侃侃而谈,更使武则天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就任命了他为右拾遗。陈子昂也很受鼓舞,认为武则天是个明主。
不过,他一以为武则天是个“明主”不要紧,这嘴上可就没有把门的了,竟以为不管他说什么,即便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武则天也不会为难他。是以上书论政,“言多切直”,有时甚至一点也不给她留面子。
比如,武则天发明了一个制度,鼓励告密!不管是谁只要告诉地方官我要进京告密,地方官就必须立即派车送你进京,还不能问你要告什么。还要求驿站,都要按照接待五品官的标准,来接待告密者。只要告密成功,就算你以前是个白丁也能马上做官;告密不成功也不会受到任何处罚。陈子昂就毫不客气批评这个制度必会造成“奸恶之党,快意相仇,睚眦之嫌,即称有密,一人被讼,百人满狱,使者推捕,冠盖如市”的局面。还拿武则天与隋炀帝相比。这就有点不知死活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