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插图的有效运用

2019-03-21 00:38黄秋燕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黄秋燕

【摘要】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教材中的有效资源,而课本插图即是其中一种。实际上,课本插图中蕴含着许多隐性知识,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发挥想象力,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提高其对课文的阅读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开发课本插图资源。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探讨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运用插图资源,提高课内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本插图;人教版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插图实际上是文本的不同表现形式,教材编写者使用插图来直接表达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就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再创造,旨在通过直观又形象的方法来提高文本内容的魅力,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感性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来表示、传递其中蕴含的知识与信息,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和文本、插图进行深入的对话,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功能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实际上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迎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经典的美文,汲取丰富又实用的语文知识。而插图是教材中的重要资源,是促进学生读懂文本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教学资源。具体而言,课本插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插图的文字注释与补充功能。这主要是因为课本插图既形象又直观,同时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并且让学生感到一定的趣味性。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文字教学具有较强的枯燥乏味性,在长久以来的课堂教学中,都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本插图的作用越发受到重视,它能够满足新课改对学生的培育要求,比如想象力、观察力、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课本插图是文本内容的一种注解,也是一种文字的补充,是可以提高文本内容内在品质的重要教学工具,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文字表达不足的问题可以由课本插图来弥补,学生利用插图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就充分体现了插图在文字注解与补充方面的功能。

其次,是课本插图的互动功能。课本插图除了可以服务于文本内容,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传达文本内容以外的信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等。在教材中的诗词教学中,蕴含的意境类插图就体现了这一功能,能够让学生将插图、诗词内容、诗词意境等进行交汇,让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来提高自身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插图的有效运用策略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展开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依托人教版教材,探寻直观影响学生视觉的教学方法,将课本插图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一)把插图的分析纳入语文阅读教学备课环节

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必须立足于三个教学维度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在课本插图的挖掘与利用这方面,则要求教师能够在备课阶段就针对课文内容,对其插图进行深入分析,为教学环节课本插图的使用做好准备。就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的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就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对课本的插图进行分析。

文中总共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就放在课文的右上角,是作者海伦·凯勒本人的肖像图。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解读插图,搜索与海伦·凯勒相关的资料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作者,甚至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海伦·凯勒是一个聋、哑、盲集于一身的人,当学生了解到她充满苦难却又励志的一生,都不由得对作者产生敬佩之情。此时,学生会愿意走进文本中,了解一个残疾人的一部分人生经历,感悟她人生中的重大变化。第二幅插图则是海伦·凯勒和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从图中可以看出,莎莉文老师在凝望着海伦,喻示着莎莉文老师在海伦生命中充当的重要角色。正如“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些感叹,海伦能够感到生命的力量,是莎莉文老师带给她的启示,也点燃了海伦求知的热情,世界万物的一个名称都能够启发她的新思想。简而言之,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对插图进行解读与分析,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指导。

(二)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否可以亲近文本,并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这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的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课本插图资源,包括情境类、人物形象类、意境类等多种插图资源。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从插图中获取知识与信息,在独特的情感体验之下,将阅读的目光落在文本内容上,然后走进文本世界。这是学生亲近文本和走进文本必不可缺的一个过程。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浏览课本插图。在这一插图中,描绘了作者史铁生本人的肖像图。在插图中,史铁生含着笑脸,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插图洋溢出来的惬意与爽朗。

当学生在浏览插图之后,再深入到文本之中,从整体上去感知文本内容与文本中传达的情感。当阅读到“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这些句子时,学生感觉到文中的“我”性格暴躁,與插图上的他截然不同,迅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的性格变化了?”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看到“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些句子时,学生就能够在脑海中浮现一个温柔关怀着儿子的母亲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悄悄”和“偷偷”等词语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暴躁情绪的体贴与照顾。当“我”自暴自弃的时候,“母亲”又忍住哭声劝诫“我”和她一起好好地活。“母亲”为了“我”,付出了太多的关怀,再加上“母亲”身上的病越来越重,她变得憔悴,却依旧央求“我”能够去北海看花,缓解“我”的暴躁、自卑情绪。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母亲”对踩、跑等字眼比“我”还敏感。但是最终“母亲”病重过世,她承诺的一起去北海看花这件事再也实现不了。文本内容中所描述的“母亲”对儿子的爱已经溢出了文字之外,辅以课本插图,更是让人能够深刻体会到浓浓的母子亲情,领悟到“我”的变化和温柔的母亲脱不开关系,也遂了母亲的心愿,好好地活下去。

(三)利用课本插图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气氛

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气氛,是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世界,提高其阅读主动性的重要方法。课本插图是可以营造这一气氛的重要教学资源,主要是因为课本插图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渲染力,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初步体悟到其中的特定含义时,不由自主地就走进文本世界之中。尤其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一些课本插图的颜色各不相同,而色彩本身就是影响氛围的关键要素。教师要懂得色彩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甚至是代表某种象征,具有特殊的内涵,甚至比语言文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内阅读教学时,要重视挖掘课本插图的色彩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内蕴。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这个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述作者的写作背景:在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战败,在普鲁士占领的地方,禁止传授法语,一律要教授德语。在这样的背景下,韩麦尔先生为其学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这篇文章的情感主线就是法国人的爱国情怀,而其中最深刻的语言内涵就是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有好好保存自己的语言,才能掌握打开监狱的关键钥匙。这一课的插图以黑白两种颜色为主,在插图中的白色背景下,韩麦尔先生神情肃穆,凝望着前方。除了白色的肌肤与头发,他的样貌和着装都是使用了黑色来描绘,黑色西装特别显眼。这幅插图充分使用了黑白色彩,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可以让学生有效识别其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体会到插图中深刻表达的一种沉重恐怖的悲痛之感。黑色并不能让人的视觉产生愉悦感,却可以唤醒人的其他感觉。在插图中,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文本内容的主题是相互契合的,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来营造沉重悲痛的课堂气氛,利用插图传达的情绪,带动学生走进这一氛围,充分感知祖国被占领的肃穆和悲怆情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本插图在教材的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能够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依托人教版教材,充分开发课本插图资源,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在阅读教学中,丰富阅读教学的课内资源,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容、汲取文本知识、提高阅读技能。为此,语文教师可积极探索更多的插图与文本结合的教学策略,为课内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服务,切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孔祥烈.借助课文插图   优化阅读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8(8).

[2]曹紅霞.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插图资源的二次开发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7.

[3]王晶.期待视野下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7.

[4]庞然.插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1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