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静
[摘 要]在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中,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国土资源档案为例,首先指出档案特点和信息化管理的意义,然后介绍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77
[中图分类号]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4-0-02
0 引 言
国土资源档案的类型多,包括地籍档案、地矿档案、建设用地档案、土地规划档案、资源监察档案等,管理工作难度大。信息化管理,是对文字、图表、实物、电子等档案载体,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1 国土资源档案的特点和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1 档案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丰富性。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国土资源档案划分为不同类型,以档案门类为例,划分为文书类、科技类、会计类、电子类、实物类和音像类。不同档案相互交叉,以建设用地档案为例,其中用地申请、征地协议等资料,属于文书档案范畴;用地位置、平面图等资料,属于科技档案范畴。②动态性。国土资源管理中,档案具有承接性和周期性,是经过长时间组织和积累后形成的。在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地、矿产的数量和权属会发生变化,要求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③保密性。国土资源档案涵盖的范围广,其中部分档案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保证档案的安全是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源共享成为一种趋势,网络环境的应用,促使不同信息服务领域相互渗透融合,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档案的保密性。
1.2 管理意义
国土资源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①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能快速存取和处理资料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准确性,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②维护民众利益。国土资源档案涉及多个主体,例如,国土部门、单位、个人等。在管理中形成的记录,能方便各个主体查看,通过对比信息的准确性,保护民众的利益。③延长档案使用寿命。传统纸质档案在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破损,字迹会变得模糊。但是,信息化管理,将纸质文档转化为电子档案,避免资料丢失或损坏,从而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2 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
2.1 確定档案属性
国土资源档案在归档时,一般以卷为单位,档案的属性反映国土业务办理信息,提取该信息不仅能为相关部门提供检索信息,还能为业务办理提供支持。结合实际管理工作,国土资源档案分为地籍类、矿产类、建设用地类等,每类档案都具有相应的属性定义,以地籍类档案为例,属性包括土地证号、土地面积。
2.2 设计标准流程
国土资源档案在数字化建设中,要严格执行标准流程。①档案借取和整理。②明确著录属性,对档案进行质检,质检不合格进入返工区,质检合格进入下一环节。③协同扫描、图像和影像处理,形成电子资料后,再次进行质检,质检不合格进入返工区,质检合格进入下一环节。④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处理。⑤开展总质检工作,质检不合格进入返工区,质检合格进入下一环节。⑥将数据输入系统。⑦对数据进行备份。⑧归还档案。在此过程中,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制定数字化加工标准,加强人员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档案管理的内容、规律,降低数字化加工中的错误率。另一方面,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包括人员自查、扫描组质检、项目负责人总质检,提高影像数据的质量。
2.3 系统架构
第一,技术架构。利用J2EE平台,采用JAVA语言,系统后台采用Oracle数据库,配置XML技术。整个系统架构分为5个层次。①显示层。即用户的图形界面采用MVC模式,优势在于开发工作可协同进行,开发人员、美工人员互不干扰,提高开发效率;图形界面改变不会影响核心功能。②应用层。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例如,收集、储存、利用等,将工作引擎贯穿在整个系统和业务流程上,并结合相互独立的功能,提供一个调用接口。③服务层。作为系统开发的工具包,将基础功能合并到开发工具中,提供统一的API接口,方便应用层调用。④引擎层。引擎层是逻辑包、物理存贮包的转换桥梁,不论是数据库,还是文件系统、外部数据源,均能实现交互、存取等功能,并有统一的访问接口。⑤数据层。存放应用数据,包括XML文档、Oracle数据库。第二,应用架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主体,包括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使用人员,前者主要负责日常管理操作,后者则负责检索和使用。在系统架构上,将C/S模式、B/S模式相结合,其中,C/S模式从档案管理需求出发,具有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实体管理和鉴定销毁等功能,同时还可以对外查询;B/S模式从业务人员的需求出发,具有档案检索、利用等功能。第三,数据流。该系统的应用,主要负责管理档案数据,数据来源3个方面。①业务自动推送。国土资源部门在管理上,随着OA系统、用地审批系统、地籍管理系统的应用,相关数据可以推送至档案管理系统。②纸质档案扫描后导入。大量纸质国土资源档案,经扫描后形成数字化档案,并导入档案管理系统。③系统生成,该管理系统在使用期间,新型档案资料由专职人员直接输入形成。
3 应用案例
3.1 特色功能
某城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于2012年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构建以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为主线,包括检索、管理、数据统计等内容,专职人员可以查询相关信息,民众也可以查询部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特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功能设计上,突出国土资源档案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制定了不同的规则。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档案的题名、编号等属性,也可以根据自定义属性字段,实现维护、管理等工作。第二,在功能开发上,凸显出查询功能,采用快速简洁检索模式,例如,组合查询、卡片查询等,能够通过优化查询结果,有效缩短检索用时。第三,在系统性能上,注重扩展性和兼容性。档案管理采用树状结构,可对档案门类进行增加或删减;同时预留了接口,以便后期和其他业务系统相连接,有利于简化档案的数字化加工过程。第四,系统的安全性更高,体现在4个方面:①严格限制用户权限,保证数据访问的安全性;②数据自动备份,避免数据意外丢失或损坏;③采用数字水印功能,浏览数据时更加安全,防止数据盗用现象发生;④数据入库流程科学合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2 实施效果
自2012年以来,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取得如下成果。①数字化档案加工入库7万多卷,其中部分档案正在使用中。②通过建设局域网,城市内的国土资源分局、土地交易中心等办公地点,实现了档案资源共享,其查询利用效率明显提高。③与传统的人工手动管理模式相比,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数量减少1/3,人力成本明显降低。
3.3 管理经验
第一,做好准备工作。国土资源部门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分析单位内档案管理的需求,明确档案管理和其他业务之间的关联,通过档案规范管理,促进单位管理工作的优化;二是制定档案数字化加工细则,避免出现档案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第二,完善功能設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应该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一边开发、一边测试,不断修改完善,促使系统运行符合实际需要。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及时识别存在的问题,将重复性文件制成模板,避免重复扫描,以此提高加工效率。第三,严格质量管理。对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时,要求单位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三级质检制。在开发进度上,利用甘特图、联合测试等方法,保证系统功能的质量,确保上线运行的稳定性。第四,强化业务培训。国土资源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要转变管理理念,要求工作人员树立前瞻意识,将管理渗透在各个环节,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另一方面,落实培训教育,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培训方法上,将主题会议、外出进修、技能比武相结合,以考代培、以赛代训,提高员工的参与性。此外,制定合适的奖惩激励措施,将绩效成绩和薪酬待遇挂钩,以此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第五,积极配合协作。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仅依靠单位内的技术人员难以完成重任。因此,不同主体应配合协作,例如,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将档案数字化处理交给扫描公司,提高扫描的效率和质量;系统开发期间,监理人员应加强监管,协调各个环节,确保研发工作有序开展。
4 结 语
国土资源档案具有丰富性、动态性、保密性的特点,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维护民众利益、延长档案使用寿命。本文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系统开发设计的构建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应用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管理期间,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完善功能设计,严格质量管理,强化业务培训,积极配合协作,提高系统应用价值,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永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探讨[J].环球市场,2017(32).
[2]鄂梅英.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J].山西档案,2018(4).
[3]孟翠玉.构建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与服务问题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7(42).
[4]巫乃友.国土资源业务档案在线归档的途径与方法[J].档案与建设,2018(8).
[5]田红保,刘爱萍.以信息化引领无锡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J].档案与建设,2017(1).
[6]任惠敏.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浅析[J].办公室业务,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