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写大海
海顿是18世纪奥地利的大作曲家,一生写了一千多部作品,被后人誉为“交响乐之父”。他的晚年生活安稳,但他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那时他到维也纳学音乐,为了生活,不得不经常在街头拉小提琴,来获得路人的施舍。
海顿和几位朋友在街头演奏他新作的乐曲,地点正好在著名歌剧经纪人柯茨住所的窗下。柯茨在家里听到从街上传来悦耳的琴声,旋律优美、流畅,于是走到窗前向下问道:“谁写的曲子,这么好听?”海顿回答:“我写的,先生。”“请上楼来!”柯茨给了海顿一个台本,请他为歌剧谱曲。剧中有一段情节是描写波涛汹涌的大海,海顿不知如何写,因为他从没见过大海。海顿无奈,只能在钢琴上反复试验各种曲调,但是都不理想,最后海顿生气地将双手在键盘上用力一砸:“见鬼去吧,汹涌的大海!”柯茨不禁跳了起来:“就是这样写!”于是,海顿写出了第一部歌剧。
贝多芬斗“小偷”
顾名思义,小偷,就是偷人家东西的。可是有一种“小偷”却专门偷人家的音乐作品,音乐家贝多芬就碰到过。
贝多芬的钢琴曲非常受人喜爱。那时,作曲家中不乏平庸之辈,其中有些人为了追逐名利,便经常剽窃别人的作品,并占为己有,贝多芬也就成了他们最主要的目标。他们常常躲在贝多芬住所的窗下,边听贝多芬在钢琴上创作边将音乐记录下来,然后回家稍加整理,冠以自己的大名就出版了。贝多芬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为了躲避这些“梁上君子”,贝多芬不敢在一个地方住太久,平均每半年就要搬一次家。即使這样,他还是无法逃脱这些小人的跟踪。所以,有时贝多芬发现窗外有可疑的人,就故意弹错一些音与和声,而那些无知的人如获至宝,照样偷来以自己的名义出版。等到贝多芬真正的作品演出或出版时,他们才知上当了,他们的卑劣行径也败露在了人们的面前。而对贝多芬来说,当然是件很开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