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的路径探究

2019-03-21 00:25刘丽容苏楠
世纪桥 2019年1期
关键词:四有新时代

刘丽容 苏楠

【摘要】新时代呼唤好老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崇高的理想信念鼓舞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滋养学生,用饱满的仁爱之心浸润学生,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与影响力,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四有”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0067-02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时指出“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更高目标和要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讲到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强教师的标准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深知高校思政课责任重大,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鼓舞学生

当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应对学生质疑和提问,要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来应对复杂多元的外部环境,将科学的知识和思想传授给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仰者、宣讲员和实践者,通过课堂讲坛、校园活动、网络阵地等武器用崇高的理想信念鼓舞学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要极力避免理想信念的盲从性和虚幻性,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上”。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培育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年人谈理想信念时曾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人的青春只有一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无数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以马克思主义为自身信仰,以所担任的课程为媒,在“马”言“马”,信“马”教“马”,用“马”传“马”,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贴近学生实际、走近学生生活、融入学生头脑,使学生也能信“马”学“马”用“马”。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

当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之所以需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也是由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师大强调:“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他还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这也就点明了教师的职业特性是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正人先正己,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努力从这些方面去感染学生。

一是用浓厚的家国情怀浸润学生。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浓厚的家国情怀并得到浸润。比如在讲到国家落后受难时的忧心,在讲到爱国仁人挽救民族危亡时的激情,在讲到寻找到正确革命道路时的欣喜,在讲到改革开放进步时的自豪,都会深深浸润学生,使他们感同身受而唤醒家国情怀。二是用终身学习的意识带动学生。新时代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可少,“活到老,学到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体现出读书钻研的精神,比如概论课教师在讲授生态文明建设时,可以推荐《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在讲中国道路自信时,可以推荐张维为的中国三部曲(《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时,可以推荐《浴血荣光》《苦难辉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治学严谨,一直在阅读与研究,并带动学生也参与进来,研读经典,永远保持与时俱进。三是用爱岗敬业的精神打动学生。在讲课过程中的阅读与研究本身就是爱岗敬业的体现。课前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备课,课中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的讲解,课后线上线下的用心真诚交流,作业仔细批改并有效及时反馈。四是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影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教师的知行合一尤其重要。如教室的卫生应有所关注,提醒学生爱护教室的卫生,教室的设备,节水节电;对教室的黑板,要么及时提醒学生帮忙要么自己动手,保持干净整洁,体现秩序性与职业感;对考勤严格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校园内外注意自身形象,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等。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滋养学生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不仅要跟上时代步伐,掌握信息化知识和手段,提升教学的现代化水平,还要了解和利用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当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除了加强自身马列经典著作理论的学习,了解马列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深刻内涵,更需要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与中国化的实际相结合,发展出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没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无法打好思政课堂的根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各高校党委纷纷响应号召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平台的提升,也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给予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红色基因、现化代的文化成果传承下来,坚定文化自信,这些都离不开对原著经典的扎实阅读与理解。

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饱满的仁爱之心浸润学生

“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对学生最大的仁爱之心应该就是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够收获知识、启发思考、开发智慧、成长成才。

首先要爱岗敬业,对自身所从事的教师行业充满敬畏之心,教师职业是平凡而又神圣的,三尺讲台是狭窄而又宽广的,只有立足平凡甘愿付出才能做出不凡的业绩。把精力放在专心地备课,认真地讲课,勤奋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提高之中,把学生当回事,把教育当回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其次,真心关爱学生、用心培养学生。当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上成为整个教育行业的表率,而在关心学生,培养学生上更应该有实际行动。比如课堂上关注和培养学生,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教会同学们如何高效学习与深度思考,如何平等地合作,公平的竞争,课外也积极关注同学们的动态,支持同学们的活动,比如思政课教师受邀请为法学社作指导,为汉服社的同学宣讲汉服文化,为辩论赛作评委,为“三下乡”作谋划,为心理委员作心理知识培训、为班干部做管理知识培训等。实实在在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达到了“润无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这些小小细节中都体现了思政课教师们的仁爱之心。

总而言之,“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衷心祝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期待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能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努力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四有新时代
常怀仁爱之心,争做“四有”教师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四有”书记谷文昌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