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9
在国际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趋势下,国际化水平已成为评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通用性最强的语种之一,能够在国际往来间产生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各个行业对英语掌握水平的要求与日俱增,对大学生而言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文将从教学角度展开分析,在培养大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寻找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果,早日熟练地掌握英语,并将其投入到应用中,为其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促进综合人才的培养。
无论何种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逻辑、应用性均比较重要。以英语来说,其中存在较多的多义词、俚语。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前提下,同样的语言在不同场合具有截然相反的意义,若想切实掌握英语,熟练使用英语,应对此类内容有着充足的了解与认知。就学生在大学前所受的英语教育而言,多为应对考试而学习,仅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具有兴趣,或是具备一定的学习条件能够系统地学习英语。这种情况对于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困难,学生所接受的学习方式多为硬性记忆,由词汇量加深理解,而并非基于环境、基于语用氛围进行学习。因此,为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加强应用性,应切实开展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从阅读、学习明确语用环境及应用效果,加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逻辑能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思考、自我认知,实现思维判断,强化应用性。
许多大学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较为单一的教育模式,主要以教师作为主导,在课堂教学期间,仅按照英语教材进行课文讲解,并未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全面辅导,过于强调学生背诵英语课文以及知识点等内容。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对英语课文及知识点的深入分析,从而导致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较低。另外,部分教师还存在填鸭式教学的情况,学生长期处于此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在课堂中并未具有思辨的机会,无法理解英语文章及英语段落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
部分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传统观念,认为在大学只要能保证英语学习达到期末考试及格标准且通过四六级考试即可,并未针对英语学习投入过多的精力。另外,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度较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忽略自身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身英语学习的能力。其次,尽管英语知识内容相对较多,具有一定学习难度,许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却缺乏主动性,无法针对英语材料和段落间的关系进行主动分析,缺乏英语文章的逻辑分析和理解,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思辨性阅读的能力。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呈现过于依赖英语教师的现象,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学生开始对启发式教学以及主动性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在大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课时限制亦为其中主要问题之一,就实际展开分析,大多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时间存在局限性,阅读教学任务相对较多,许多教师无法在现有的时间内为全部学生解决英语阅读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英语题目的阅读,还要给学生讲解相关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易错题的分析。学生面对大量的英语知识常出现无法完全理解英语知识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受到影响。另外,因英语阅读课堂时间较短,英语老师为了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教学等相关任务,常忽略学生文章分析环节,多以教师讲解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为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培训,进而影响学生学习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基于原有问题的解决基础上,根据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展开分析,结合现阶段学习要求,提出三类创新建议:
以实际为主,以应用为主,即意味着在培养思辨阅读能力的过程中着重以实际使用为目的,使学生培养思辨阅读能力后能学有所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路径的选择较为重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作出的选择能够较为实际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在上文中所陈述的课时问题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学科较多,可能会出现课时中断而导致的记忆时效性问题,在学习上一课时内容后若不及时复习便会出现遗忘的状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以实际为主,既符合实践路径的根本需求,亦能与学习相结合,实现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提升。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英语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拓展选项,如以实际大学生活中的实例举例,结合对应内容,引发学生产生思考,促进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阅读材料、教材内容所引发的思辨能力、逻辑能力将能够结合实际进行进一步的激发与提升,加深记忆力的同时更可基于实际进行学习,提升实际利用效果。
碎片化学习为现阶段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所欢迎的学习方式,如以微课形式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在大学英语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亦可应用此类学习方式,使学生摆脱课时限制,更为自由地进行学习。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学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掌握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为其提供具有较大帮助的学习内容,此类内容既可为网络中的学习资料,如阅读材料、有声文件等,也可为教师自行归纳总结的思辨能力培养材料,如阅读中需要注意的重点,提升思辨能力的渠道总结等。教师可为学生选择一系列学习内容,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学生在切实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更乐于运用思辨能力,无形中提升学习水平。
与此同时,还可建设较为适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学习机制,为其制定一系列规划。在英语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无疑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料,通过阅读不同材料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一系列材料,如英文名著阅读、英文戏剧阅读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到不同语境下的语用差异,通过自身思考了解到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应用差异,掌握一系列知识。
能力培养是一个持续而不间断的过程,在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实践。本文分析英语阅读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正是基于实践而展开的。因此,应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实践,即加入应用训练的相关内容。教师可通过课时安排留出一定课时,根据实际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可采取不同措施与手段。以实际为例,在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可将实际交流视为阅读思辨能力培养的切实路径,以学生的交流为内容,将交流内容制成实际材料,转变为文字,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师可刻意在文中留出几处“错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思考,寻找问题,在寻找问题后分析应如何解决问题。如引导学生思考应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对应的词汇、句子错误可具有几种替换方式等,使其了解到真正交流过程中的应用环境,为其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锻炼思维灵活性。
若具备一定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加入真实性较高的英语交流应用,如与交换生交流、与外教交流等方式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仅是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思辨能力的培养,其核心为思辨能力,而思辨能力的提升与应用具有较大关联性,可不拘一格地采取各类方式,通过实现不断筛选有效的方式,选择出最为有效的一种融入教学。
大学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以及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过程中,应针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保证教学模式能够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因此,英语教师应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阅读教学模式的选择,及时采用启发式阅读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分析英语阅读相关材料,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至阅读教学过程中。另外,教师应针对学生阅读进行全方位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使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整理以及归纳阅读材料,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从而实现思辨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本文基于大学英语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首先分析阅读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随后根据实际展开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选择培养路径的过程中,以教学经验提出部分创新建议,望此类建议能够切实对大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使当代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切实符合国际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