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2019-03-21 22:17余晓美孔令十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思政

余晓美,孔令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对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几年上海各高校基于“学科德育”探索出了实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理念和思路[2]。其中,“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改革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问题[3]。专业课程思政力图依托课程这一载体,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指引下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核心内容和要求与课程知识传授有机融合,最终达到将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程、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的目的[4]。在专业课程中探索知识传授的同时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已经成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者,高校专业教师必须深刻认识教育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具有的隐形教育资源,积极主动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改革。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它研究的是来自各领域的数据,提供的是一套通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原则和方法。可以说,统计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是一种通用的数据分析语言。统计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学生能够利用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理解相关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

一、《统计学》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贯彻课程思政理念,首先要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样才能“有米可炊”。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对各领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学生提供了洞见世界的窗口。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产生自诸多领域的海量数据已成为战略资源,对它们的处理和分析能够为我们认识各行各业提供独特的视角。而统计学的发展,使不同知识主体均能提供丰富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海量的信息自然孕育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秉持“数据量化、背景解析”原则,可对统计学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一)培养法治思维

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促进其法治思维的养成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使命。[5]统计学课程中渗透着法治思维培育的要求。如在讲授统计的内涵时,会涉及《统计法》的宣介,在讲授数据的采集方式时,需要讲明我国现行的报表制度;在数据信息采集和调查时,强调要尊重被调查者,比如以美国Facebook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为戒,在大数据时代尤其要关注数据来源的合法性,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等等。统计过程中的行为合规不仅依靠个人自我约束,更是法律的刚性要求。在课程的讲授中,需要让学生明白统计过程中某些看似微小的不当行为就可能会触犯民法、经济法甚至刑法。如《统计法》中第六章第41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等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6]显然,统计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和能力提升。

(二)提升道德素养

对专业的统计人员,我国对其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要求,核心是“实事求是,不作假数”。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正确的信息这一基础上。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受多元化利益的驱动,导致统计信息编制不规范,统计信息失真甚至是弄虚作假的情形,这首先是职业道德的缺失。在学生学习统计调查部分、数据整理和编制、在实践练习遇到大量的数据的时候,教师都要提醒学生在开展与统计相关的工作时,如质量管理统计、环境统计、国民经济核算等,不仅依赖法律的规定,也需要道德的约束。在统计活动中,从业者一定要坚守本心、诚实守信,坚持规范数据采集、审核、整理、上报等行为。如果不具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就算业务水平再高,也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

(三)强化社会责任感

统计学所研究的数据可能来自任何学科领域,抽象数据是符号化数学化的,但是数据背后的领域是广阔的,可能是经济问题,也可能是社会、政治、文化、生态问题。作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需要主动运用专业统计知识,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揭示特殊现象,反映群众心声。如在不限主题的统计调查作业中,有学生调查居民对雾霾天气的看法、市民出行闯红灯的问题、公私立幼儿园的满意度问题、大学生对网贷、直播、网购等态度问题,教师更要提醒和引导学生带着社会责任感去关注数据背后的故事。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群畅通互联的今天,经常有看似有理,实则用非正常样本代替总体推断的负能量文章迅速传播,更需要学生牢固树立“三观”,认清善恶、辨明是非。要引导大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切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对观点偏颇、统计滥用的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其问题所在,厘清错误,传播正能量。

(四)激发爱国情怀

从发展历史来看,统计学最初来源于国情调查。国家管理中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比如对人口、土地、国民收入、各种税收的收入等。显然,数据见证历史,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能发现和见证我们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例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统计局的系列报告,十九大召开时各类事关民生的专题调查、全景展示等,通过统计公报、国民经济宏观数据分析、市民生活水平调查数据、空气质量污染数据变化等,大学生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砥砺奋进的成果。统计分析的背后,不仅仅帮助我们认知世界,还教我们去理解社会,指明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统计学》贯彻“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

专业课程贯彻课程思政,应该加强课程顶层设计和规划。经摸索和总结,我们的实践思路是针对学校定位、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形成可行的实施方案,积累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从而保证课程思政有效施行,达到“双育人”效果。

(一)修订《大纲》,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确立“课程思政”目标的“合法地位”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的前提。在传统统计学的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中,一般专注于提出了解、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没有被充分挖掘,或者说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往往导致在教学中全靠教师个人发挥,因教师对知识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认识不够或者没有认识,结果是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只起到知识传授功能,离“育人”目标差距甚大。因此,为课程制定“术道结合”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其地位,使得价值塑造能够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才能够从源头保证“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实践中要将培养法治思维、提升道德修养、强化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情怀、团队协助精神等写进大纲,与知识点有机融合,使得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能够得以牢固确立。

(二)提高教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自觉性和能力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是保证“课程思政”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只有在真正统一专业课授课教师思想认识的前提下,教师才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开展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积累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钻研相关教学环节设计,树立并不断提高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能动意识。只有教师认可和重视专业“课程思政”的双育人功能,才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学校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加强思政课类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协同合作,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研讨培养教师的育人能力。

(三)深度挖掘教学内容,提炼“课程思政”教学素材

做好教学内容设计是“课程思政”效果实现的核心保障。要解决“思政课”与“专业课”两张皮问题,达到真正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效果[7],必须依托生动的教学内容这一载体。教师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技能性与价值性有机融合,必须针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做扩展式、延伸式、研究性、专题性的深度挖掘,才能加深理解,提炼出符合学生特点和课程特色的爱国情怀、法治理念、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价值追求等要素。认真挖掘凝练、努力放大拓展、灵活组织使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才能让教学丰富生动、有的放矢,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下将课程的价值引领沁润到学生心中。

(四)适应“课程思政”需要,推进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是“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既要凸显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又要避免课程教学过程中生硬的“说教味”,要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讲授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双育人的教学要求。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教学方法在智能设备的支持下有了多种选择,如混合式、项目式、讨论式等。专业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相较于传统课程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课堂已经无法满足教师授课的要求,因此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及多门课程交叉共建都应成为我们的选择。因为,适宜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在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8]。

三、《统计学》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的实践和启示

以《统计学》中时间序列指标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为例。《统计学》是金融工程和经济统计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时间序列指标分析在原教学大纲中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时间序列不同类型的水平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平均发展水平、增减量和平均增减量等;掌握时间序列不同类型的速度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发展速度、增减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减速度等;掌握Excel软件在时间序列指标分析中的应用。这些教学目标总体属于知识型目标和技能型目标。

在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对上述部分教学目标进行了修订,增加“以中国经济发展变化为背景,着眼经济变化领会十九大精神,激励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发作为”这一价值目标。为达成该教学目标,我们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APP软件平台,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了课件、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专家对十九大报告的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等等资料。运用学习通中的分组控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就是:搜集2000年-2017年的全球经济数据、中国经济数据、美国经济数据,对这些时间序列进行指标分析,用分析结果来解读不同的主题任务,如:十八大到十九大的变化、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认识、美国对中国政策的经济分析等等。带着这些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线上学习、课堂知识讲解、课后小组项目实践。在实践完成后,每个小组上传自己的小组主题报告,通过讨论区的交流传阅,甄选优秀主题报告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深度分享、讨论和点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通过原始的经济时间序列数据,借助Excel软件,学会了计算经济增长指标、平均经济增长指标等,通过2000年-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和中国经济增长率折线图,得出清晰的结论: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增长率保持在“七上八下”水平,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远远超过美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恩格尔系数为30.1%,达到国际规定中的“富裕”标准,等等。这些结论让同学们充满了自豪感,对“中国梦”的实现充满了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高涨。在讨论中,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些好看的“数据成就”,尤其是与欧美国家的对比,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更加坚定、牢固。《统计学》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以“课程思政”为理念的教学改革不仅弥补了传统课堂上知识传授第一、能力培养其次、价值塑造忽视的不平衡、不完全的缺陷,更改进提升了知识传授的效果。学生在科学的教学设计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课程学习为窗口,以知识和技能为武器,去窥视和了解世界,发掘每一个知识主题背后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在此过程中,学生接受的价值塑造会正向反馈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接受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效果。由此可见,为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专业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要保证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效果,首先需要学校教学系统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提供优质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其次,需要专业教师加强学习,尤其要提升将理论结合实际、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提升“双育人”本领。再次,针对不同的校况、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程积极开展改革探索,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动评价标准创新等,是保证专业课“课程思政”取得良好效果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保障。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