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乃胜
杜亚泉(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帆,别号亚泉,又名高劳、伧父。浙江省绍兴上虞市伧塘镇人,近代中国著名的科学教育家和启蒙思想家,“中国科学界的先驱”[1]。在“工艺时代”的20世纪,他撰文《未来之世局》,深感大战争后政党必灭,民主政治的前途在于武人必灭,于是预言:“自农业、工艺、交通、运输诸事业,土木、机械、电气诸工程,几经研究改良,无一不须精密之知识与熟练之技能。于是社会中发生一有力之新阶级,即有科学的素养而任劳动之业务者。此等科学的劳动家,以社会上之需要,日增月盛。国家社会间一切机关、职业,悉落于劳动家之手。”[2]。基于此,他特别强调:“吾尤望吾朦胧无意之国民,注目于未来之大势,预备为科学的劳动家,以作二十世纪之主人焉。”[2]论点坚实,见解深邃。纵观当今社会大变革对时代主人的核心素养要求——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推进时代进步,有力主宰自我与外界,从而实现个人终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回望杜亚泉二十世纪主人范型——“科学的劳动家”之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科学素养、劳动观念和自立精神,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思想资源,颇有意义。
在当今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于是着力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使其成为助推时代发展的主力军,便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内容。那么,作时代主人亟需哪些科学素养,人们对此构成做了深入研究。有人分为智力结构、非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3];有人分为品德、能力、方法、知识四个方面[4];也有人分为强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5];抑或将其分为:科学世界观、正确观察科学的能力、科学进取心、科学思维习惯[6]。美国学者认为,欲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成为社会有生力量,应具备六个方面的科学素养:科学的理智、科学的伦理、概念性知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富尔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在现代文明中,只有一个人不仅能够应用科学方法,而且能够懂得若干科学方法,他才能够参加生产。……科学训练和培养科学精神看来乃是当代任何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8]185-186由此可见,众所共识的是:科学素养乃时代主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
杜亚泉早在1901年《〔亚泉杂志〕序》中就明确提出:“今世界之公言曰:二十世纪者,工艺时代”,呼吁国人“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9]其中,这里的“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与他在《未来之世局》中所论及的“依科学及机械学之进步,新发明之武器,其势力远在意想以外。制造者与使用者,皆非专门不办,而战术为之一变”[2],旨趣一致:顺应科技发展要求,作时代主人,国民需要具备科学素养,砥砺成为专业化人才。杜亚泉希冀国民高度关注“格致算化农商工艺诸科学”,自觉学习科学,“有明通之学识,有应用之艺能”[10],竭力“储备知识,未始不可留为后日之用”[11],每个人都要“储能”:“欲立身社会,表现个人之能力,则不可不具相当之学艺,故曰储能。……凡属普通应用者,皆当习之。”[12]“夫学校之中,授人以知识技能,使其得应用此知识技能以自营生活,诚为教育中所应有之事。”[13]显而易见,杜亚泉意在希望国民能够掌握科学技术,以立足于社会。他曾力主:“政治与艺术之关系,自其内部言之,则政治之发达,全根于理想,而理想之真际,非艺术不能发现。自外部观之,则艺术者固握政治之枢纽矣。且政治学中之所谓进步,皆借艺术以成之”[9],坦言科学技术进步乃国家富强之本,把科学技术视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表明他已从‘中体西用’的拘囿中走了出来,堪为独具慧眼。”[14]杜亚泉真诚期盼“科学的劳动家”以拳拳之心,“第一当研求科学”[15],践行科学救国,赋予了这一时代主人明确的责任和使命。
科学技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客观的真理性,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斯宾塞曾指出,为了直接保全自己或是维护生命,为了正当地完成父母的职责,为了解释过去和现在的国家生活,为了智慧、道德、宗教训练的目的,为了各种艺术的完美创作和最高欣赏所必需的准备,最有效的学习,就是科学知识。[16]43另外,像人们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思维技能、创造技能,是在习得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17]35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也生活在特定的符号世界之中,如果人不理解代表人类认识和情感的各种符号,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更谈不上“时代主人”。科学技术就是人类需要理解的符号,它是人类存活于世的必备素养。“符号系统的原理,由于其普遍性、有效性和全面适应性,成了打开特殊的人类世界——人类文化世界大门的开门秘诀!一旦人类掌握了这个秘诀,进一步的发展就有了保证。”[17]35杜亚泉主张国民要储备科学技术,顺应了时代发展对人的科学素养要求,论断铿锵有力。目前人类生活,处处都蕴含着科学因子。更何况当今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亟待于进一步提高。拿2015年为例,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6.20%,仅仅达到了创新型国家对国民素质要求的“最低”门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0%提升到10%以上[18],这是国家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作为时代主人,需要在科学素养上着实发力。
“科学的劳动家”的另一核心素养是“任劳动”。杜亚泉认为,只有“任劳动”,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的劳动家”。他反复阐发了“任劳动”品格的思想内涵。
首先,杜亚泉视劳动为人之为人的义务
他十分推崇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劳动观:“人不可不劳动以自支生活,无论何人,不能有利用他人之劳动而夺其生产之权利。”[19]他痛斥人类的寄生虫:资本家、地主、君主官吏:“今劳动之人无一得自由者,而公然抛弃其人间之义务,利用他人之劳动,夺他人生产以生活之特权,则自古至今犹不能废”[19],深刻揭批了当时我国社会的病因:一小部分不劳动的人霸占了劳动者的果实,另外一大部分人则沦为悲惨境地或走上扰乱社会的道路。救治的方法是“普视于社会全体,俾人人观念中,晓然于自食其力,为天然之公例”[20],疾呼以劳动的方式为生活而奋斗:“不奋斗不足以生存于现世”[21],视奋斗为专求幸福的处世法。杜亚泉将劳动看作是人类存活于世的义务,可谓抓住了劳动概念的思想精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世界,同时也创造人类自身,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生而为人,他所食用、所喜欢、所看重的一切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必有人为之付出了劳动,即使这些均为自然界所赐,他对这自然界也负有一种义务,就有一种人的天职,他就应该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也为这个世界、为其他的人做些什么。”[22]劳动义务是劳动者的天职,它是从人作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从人与人的关系中衍生出来的。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杜亚泉赋予了“科学的劳动家”明确的劳动义务,其思想的前瞻性和敏锐性由此可见一斑。
不容忽视的是,当下有人却淡化甚至丢弃了劳动观念:对劳动“无意识”、视劳动为负担。我国中央电视台曾播出《劳动最光荣》节目,旨在提醒人们:劳动最光荣,不劳而获可耻。不“任劳动”,其实就是没有主人意识。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我们处在一个以指数发展的时代:经济合作国际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生态环境一体化、活动范围世界化,尤为需要劳动者以新的姿态应对现实挑战,不断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属于潜在的生产力,而人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科学知识的载体、直接推动者和操作者,科学技术只有被人,确切地说,只有为劳动者所掌握,才可有力地提高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的结合形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构成了‘主体生产力’,是生产劳动的巨大资源。这种‘主体生产力’可称为‘人力资源’。”[23]只有人“任劳动”,才可促进自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才可成为时代主人。不“任劳动”,何谈紧跟时代步伐,何谈顺应时代发展,尤其是没有创新性劳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作时代主人,务必“任劳动”。
其次,杜亚泉将“任劳动”作为“科学的劳动家”的必备道德素养来考量
对于国民道德,他主张:“今后之道德当若何?曰:变其不合时势者一二端可已。”[24]他着重指出:“移权利之竞争而为服务之竞争也。……不为权利之角逐,而为职务之服勤。必使农奋于野,工勉于肆,商振于廛,士励于校,而从政之百执事,亦因其责之所在而各尽所长,则国是庶有豸也。况乎权利者,与义务为对待之名词,亦为交换之代价,致其力与此,未有不收其效于彼者乎”[24],呼吁各行各业就其位,尽其责,自觉担负起与自身角色相匹配的职责,即在各自的岗位上倾力服务,勤勉工作,希望“科学的劳动家”具有“劳动就是为自己工作服务”的道德品质。这是从道德素养层面,对劳动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劳动创造财富。“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25]509人类改造世界,积累财富,渗透着劳动者的汗水。“劳动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关系”[22]。道德的根本问题是怎样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对待劳动就是对待人们的根本利益,因为劳动是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在,就是一个道德问题;劳动的过程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怎样对待劳动就是怎样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一个道德问题。
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一切形式的生产力都处于劳动者的意识中,真正成为由劳动者所控制的力量,由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岗位工作付出劳动,即为其提供服务。我们可从杜亚泉“科学的劳动家”的“为职务之服勤”中领悟到颇有见地的指导思想:作时代主人,砥砺“劳动即服务”之德行,强化劳动意识,砥砺劳动观念,堪为人生的本然所需。
杜亚泉认为,作为业务者的“科学的劳动家”,只有“各服高等之职业”,才可“犹为不败之基础”。他深感影响和制约“科学的劳动家”成长的因素有两个:国人重视官吏的心理和出身奖励政策。“盖人民既视官吏为最优之职业,则必努力以造成官吏之人才,教育乃首承其弊。”[26]其具体表现为产生多数候补官吏,供过于求,其生活则依赖于农工商之手,使国民竞相效仿,谋求寄生生活,国家社会生产最终会日渐衰弱。只有个人各自独立,各有生产业务,社会基础才能稳固。相反,若多数人依赖社会而生活,则少数独立者必受牵掣,困难日甚,结果是“依赖之结果必共倒”。杜亚泉在此意在表明:占社会人口多数的“科学的劳动家”,只有生活独立自营,社会才可得以良性运行。他尤为反对当时的出身奖励政策:“今日之时势,无论学堂、为科举,苟仅恃出身奖励以为教育行政上之政策,则其势必处于失败,而决不能收其预期之效果者也。”[27]这里的预期之效果指的是持出身奖励政策达普及教育的目的。由此他明确指出:“夫教育之基础,当立于国民生活之上,不当立于官吏进身之上者也。国民当以谋生活之故而求教育,不当以作官吏之故而受教育。”[27]比较而言,“以谋生活之故而求教育者,当其在学校之时,所研究之学业,所怀抱之希望,无一不求其适于将来社会之生活,毕业以后,即为独立自营之国民。世界教育家之论普通教育也,于智育一方面,无不以教授生活上所必须之知识技能为本旨,盖以此也。”[27]作为未来社会的有生力量,“科学的劳动家”理应追求独立自营的生活,若摒弃或者背离了这一价值观,定会“贻害于今日之政治”“流毒于将来之社会”。换言之,教育的价值旨趣在于培育出自立的“科学的劳动家”。杜亚泉希望中国新势力“科学的劳动家”:“惟储备其知识能力,从事于社会事业,以谋自力的生活”[28],从而肩负起时代主人之责。
所谓自立,意即尽自己的力量,自食其力,而非坐等享福。他对破除国人享福的生活目的,做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吾人之目的在生活,生活之意义,为心力体力之活动,活动之结果,成宇宙间种种之工作。吾国语言中,常称工作曰生活,则工作实生活之表现也。感快乐而不感苦痛,固生活之目的中所不能不要求者,然此要求既根据于生活之目的而来,若转因此要求以破弃其生活之目的,其谬误不已甚乎!吾中国人以享福为人生之目的,以吾言之,则享福实违反人生之目的者也。……人生之福,随造而随享,以心力体力活动而成之工作,为得快乐而免苦痛之代价。不活动,无工作,则快乐即去,苦痛立至。”[10]同时,杜亚泉深谙“工艺时代”的我国政府过多的干预教育的自由发展,致使国力凋敝,为此他力主实行减政主义:政府“去其干涉之手段”“尽其诱导之责任”“不必自为教育家”,给教育自由发展的空间,“养其活力之泉源而勿涸竭之,顺其发展之进路而勿障碍之”[29],为“科学的劳动家”全心追求独立自营的生活,作好时代主人,搭建顺畅的活动平台。
当然,“科学的劳动家”不仅要有“追求独立自营的生活”的价值观,以自立于世,而且他们之间也需团结协作,拥有“共同之概念”,杜亚泉并未忽视这一点:“必其人民与人民间,群策群力,相系相维,而国本于以奠定焉,则国民共同之概念是已。”[30]他着眼于“科学的劳动家”的自立精神养育,其实是在唤起人们的觉醒: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赢固然重要,但个体首先自立更是前提基础。为此,我们引导当今时代主人树立自立理念是应然之为。目前知识经济情势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由此带来专业性越来越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也就成为必然,而“劳动交换单在生产领域或单在分配领域都不可能完成,只有在生产与分配前后衔接、结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中,才能够完成。在劳动者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的是流动形态的劳动与物化形态的劳动的交换。”[31]其成功只有在劳动者个人各自相对独立经营的前提下,换算为抽象劳动时间后才可进行。毋容置疑,我们需要引导当下社会的有生力量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领域,以独立自营的生活而自立。这是颠扑不破、亘古不变的价值旨归。
作为我国上个世纪初自由主义的启蒙学者,杜亚泉先生为栽植社会需要的人才,鞠躬尽瘁,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理性引入“科学的劳动家”这一理想人格于中国未来社会,周详稳健,彰显了“调适的智慧”[32],为我们反思、建构时代主人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沉实厚重的历史镜鉴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