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

2019-03-21 20:17:21徐谦骆红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传统

徐谦 骆红平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产生很大冲击,如何与时俱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尤为重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实现新媒体优秀传统文化同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创新性的结合是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党建工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普及,信息时代的革命对生活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极大影响。在新媒体的时代如何用传统文化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建工作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开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研究开垦的处女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建工作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环境还不够,融合新媒体与优秀传统文化,并融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实践还不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还有脱节现象,作用发挥不够。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建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介功能在思政工作中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思政实践中发挥作用、取得实效,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的重要目的。新媒体当前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很大影响,影响着舆论流向,营造着思政工作舆论氛围,其开放、平等、自由等特性,需要注重引导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栋梁,是重要的建设力量,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是高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面对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的思想有多方面的冲击,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中在思政教育中的浸润功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教学。

二、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今新媒体作为技术手段,传播了大量西方思想和文化,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潜移默化渗透影响。而我国历史悠久,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璀璨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集合,也是文化情感的桥梁。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建工作中,如何有效创新性继承发展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一项挑战性工作,需要从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加强思想观念重塑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共同发力,迎接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和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多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明白文化传承意义,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义和爱国热情。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传播方式,能够有效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思政教师也应从新媒体环境、学生实际和加强教师自身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多个层面进行积极应对,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建工作,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党建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内容,才能有效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一)精心组织选择传播内容,加强平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送。高校应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特别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学校教育网站,加强对思政教育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送,让学生能够更多接触和了解传统知识,营造学习氛围,让新媒体联动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快、互动性强,尽管会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严峻的挑战,但其优点是受众广,传播更快,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更容易。传播过程中,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择优选择,并可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传播讲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应是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类题材可以展示传统文化中英雄儿女永不屈服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统文化教育中还有修养身心的合理文化内核和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社会教育主题,这能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积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学好传统文化,既需要社会氛围,更需要增强良好的大学校园氛围营造。在具体实践中,应发挥好高校传统文化优秀教授引导作用,主动邀请专家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开授有关传统文化经典课程,让教授学者们与大学生充分交流启迪,从而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目的。等。学校应该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传统文化选修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如《四书》、周易和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化研究等等,让学生更多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学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素养。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功能,特别是校宣传部、团委和学生社团等组织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引导,组织开展有关传统学习传统文化竞赛活动。校园文化营造中,利用好学校长廊和宣传栏等做好有关传统文化经典警句格言的宣传学习。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自身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进,党和政府实话科教兴国战略,高校教师作用才能得大极大发挥,经济社会地位日益提高,更能安心思想政治教学科研工作。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有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了出现,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创新性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让大学生凝聚共识奉献力量具有重要引导价值。特别需要高校教师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育人,为国造才,提升新媒体素养,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实际,勇立潮头,勇于迎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课题和挑战,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创新方案和措施办法。

四、结束语

新媒体以其新技术应用,而在高校迅速发展,交互性、便捷性、直观性、趣味性的特征让其在高校大受欢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展现积极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能够给人们深刻的启示在新媒体环境下,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植根,能正确引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全面加强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全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