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宁,王瑞钢
(1.武汉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2;2.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河南 新乡 453000)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文集,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主要辑录了古代“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此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相互谈论,范围涉及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教育原则和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据考证,此书成于众手,其主体部分主要完成于春秋后期孔子收徒讲学时期,后经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传授、记录、整理,于战国初年汇集成书。《经典释文·叙录》引郑玄说,《论语》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撰”[1]。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编纂体例,一条语录即为一章,若干章合为一篇,章节简短,一言一事,各自起讫,前后无必然联系。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正统地位,对儒家的思想、典籍、主要人物的研究自然也成为主流,《论语》便成为仕人必读之书。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在西汉初出现三个流传本子,即用汉代通行隶书书写的今文《论语》两家(《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和用战国六国文字书写的古文《论语》一家(二十一篇),古、今《论语》在章篇、文字上多有不同之处。至西汉末,张禹将《鲁论语》和《齐论语》合二为一,称《张侯论》,并流传于世。再到东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基础,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汇成一新版本并为之作注,成为现在流通的各个版本的祖本。另,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残存的《论语》一书,篇章不到今本的一半,其文字、字数和篇章与今本亦有不同。
由于《论语》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因而自古以来,为其注释、解读者大有人在,主要有东汉时的郑玄、马融,魏何晏《论语集解》,梁黄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注疏》,唐黄式三《论语后案》,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近人杨树达《论语疏证》,钱穆《论语新解》,程树德《论语集释》,杨伯峻《论语译注》,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等等,这对于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和传统大有益处。虽然在汗牛充栋的研究著作中,不乏令人赞叹的独特见解,但由于注释学者与孔子时代相去甚远,其所作注释不免存在诸多纰漏错误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试举一例,对《论语·泰伯》第二句中的“绞”字进行解诂,意在抛砖引玉,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论语·泰伯第八》第二句:“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对于其中的“绞”字,前辈学者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总结如下:
总体来看,古人对此句“绞”字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两种:
1.训为“急”,作“急忙,急切”解
郑玄《论语注》云:“言此四者虽善,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绞,急也。”[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绞,急切也。无礼则无节文,故有四者之弊。”[3]丁若镛《论语古今注·泰伯第八》:“绞,急也。朱子云:绞如绳两头绞得紧都不宽舒。……马曰,绞,绞刺也。邢云:绞刺人之非。侃曰:直若有礼,则自行而不邪曲,若不得礼,对面说刺他人之非,必致怨恨。驳曰:非也,犯颜极谏亦礼也,岂以怨恨而已之乎。”[4]可见,丁氏亦释为“急忙,不宽舒”。清戴望《戴氏注论语》:“绞,急也。”[5]
2.训为“刺”,作“尖刻刺人,伤人”解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马融曰‘绞,绞刺也’。疏言‘绞,刺也。直若有礼,则自行不邪曲。若不得礼,对面讥刺他人之非,必致怨恨也’。”[6]《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云:“马曰‘绞,绞刺也’。《正义》曰‘直而无礼则绞者,正曲为直。绞谓绞刺也。言人而为直,不以礼节,则绞刺人之非也’。”[7]此处将“绞”训为“刺”,可解释为:人说话没有礼节,就会尖刻刺人。康有为《论语注》:“恭、慎、勇、直皆生质之美德。然德则空虚,无礼,其施于人道之宜,尚有太过不及之患,必有礼以节之,然后可行。……不然,则恭者见犬豕而拜之,慎者一事不敢为,勇者动辄称戈作乱,直者绞刺人短,反不可行矣。”[8]可见,康氏也赞同训为“刺”。
近现代以来注释、解读《论语》的学者众多,有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佛学家等。但是毕竟距孔子时代相去甚远,而且这些学者几乎都是基于自身学识对《论语》进行理解,释义主要偏重于自身研究领域。此外,还有许多各类词典、字典等工具书编纂者,他们对《论语》“绞”字的理解也存在分歧之处。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释义:
1.继承郑玄、朱熹的观点训为“急”
支持此说法的学者主要有:钱穆《论语新解》释“绞”为“急切”。[9]《王力古汉语字典》“绞”字第四个释义为“急切”,并以《论语》此句为例。[10]商务印书馆《古汉语词典》“绞”字第五个解释为“说话直率,急切。”所举亦为《泰伯》此句。[11]
2.赞同马融的解释训为“刺”
认可此说法的学者众多,主要有:杨伯峻《论语译注》注释为“尖刻刺人”之意,译文:“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尖刻刺人。”[12]台湾学者毛子水为《论语》作注时对“绞”字的注释为:“绞,古卯切。马曰‘绞,绞刺也’。郑曰‘绞,急也’。《礼记·仲尼燕居》‘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阳货篇》‘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并今译为:“率直而不合礼,就显得狼戾。”[13]作者解释为“狼戾”,意为“凶狠,暴戾”之意,亦可理解为:率直不合礼,说话就会显得暴戾、刺耳、伤人,实赞同训为“刺”。台湾学者傅佩荣《解读论语》也译为“尖刻伤人”。[14]李泽厚《论语今读》中注释无“绞”字,译文中亦翻译作“伤人”。[15]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也认为是“说话尖刻,出口伤人”之意。[16]
3.释为“纠缠不清”之意
此种观点认为“绞”应为“纠缠不清”之意,持此说的学者比较少,主要有方飞评注《论语》一书,译文为:“率直而不合礼,就会纠缠不清。”[17]
4.绞通“骄”,解释为“骄慢”
此看法主张“绞”为通假字,通“骄”,可解释成“骄慢”的意思,仅见于何新《论语新解》:“直率而不符合礼制则骄慢。”[18]
对于以上“绞”字的不同解释,相较而言,笔者认为“绞”训为“刺”,解释为“尖刻刺人,伤人”比较确切,考证如下:
长期以来,我们有这样一个错误认识,即认为一个字的本义就是指这个字的原始意义,但实际并非如此,一个字的本义并不一定就是这个字的原始意义。这是因为汉字从产生到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记录汉字的历史才不过几千年。在汉字记录之前,一个字有其原始意义,而原始意义并不一定与后来记录在书上的本义一致。如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的字书《说文解字》,此书虽从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入手,较为详尽地考究字源。但许氏以小篆字体来考究本义,并不能绝对认定他对每一个字的解释就是其原始意义。近代以来,随着甲骨龟片和金文铭器的不断出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汉字研究材料。因此,结合甲骨金文来研究汉字,再加以文献佐证,更能准确地把握汉字的真正释义,所得结论更为可信。
《说文解字》云:“绞,缢也。从交从糸。”[19]214又云:“缢,经也。从糸,益声。《春秋传》曰‘夷姜缢’。”[19]277《春秋左传注疏》桓公十六年云:“杜预注‘失宠而自缢死’。”《校勘记》曰:“宋本、淳熙本、岳本、纂图本、足利本‘缢’作‘经’。”[20]3817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释为:“缢,(自己)吊死。从糸,益声。《春秋左传》说‘夷姜自己吊死’。”并注曰:“经,钮树玉《校録》《玉篇》‘自经也’,《广韵》‘自经死也’。”[21]又《春秋左传注疏》昭公元年:“缢而弑之。”杜预注:“缢,绞也。”[20]4398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云:“缢、经、䰘,绞也。《释名》云‘悬绳曰缢。缢,阨也。阨其颈也。屈颈闭气曰雉经,如雉之为也’。”[22]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绞、缢、经三字有相同义,都有“死、伤、杀”之意。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自缢于庭树。”[23]可解释为“在门庭的树上自己上吊而死。”但此为“绞”之引申义,其本义并非如此,考证如下:
1.出土文献考证
甲骨金文还没发现“绞”字,但因其“从交从糸”,而“交”与“糸”皆见于其中。
由上,“交”的本义为两腿相交叉,可引申为泛指物体交叉、交错,“糸”的本义为细丝。故“绞”的本义为:两股以上的细丝或细绳紧扭相交。
2.传世文献考证
传世文献中亦有此种解释,如《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小斂,环绖,公、大夫、士一也。”《正义》曰:“知以一股,所谓缠绖者,若是两股相交,则谓之绞。”[2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绞,古曰绞曰缢者,谓两绳相交,非独谓经死。《礼·丧服》‘绞带’者,绳带也。两绳相交而紧谓之绞。”[26]495又云:“缢,绞缢必两股辫为之。《丧服传》曰‘丧之绖不摎垂盖不成也’。不摎垂,谓不绞也。经本训从丝为一股,缢死必两股为之。以其直悬也。故亦谓之经。”[26]662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交之于绞,犹丩之于纠。交本为交并之通名,后加糸旁,用为绳相交之专号,犹丩乃纠缭之通名,后加糸旁,用为绳三合之专号耳。”[28]李学勤《字源》:“绞,会意兼形声字。从糸,从交,交亦声。表示细丝相交,本义为将细线相交扭结而成的绳索。”[29]912曹先擢《汉字形义分析字典》:“绞,本义为扭结。”[30]256窦文宇《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绞,由糸与交构成。意思是绳子互相连在一起了,由此产生缠绕的含义。引申表示扭紧。”[31]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绞,从糸从交,糸指线或绳,交指交叉,本义表示把两根以上的线或绳等拧在一起,引申为缠绕、拧紧、用绳索勒杀等。”[32]
综上,结合出土与传世文献可得“绞”字的本义应为“细丝或细绳相交叉、交错。”然《说文》:“绞,缢也。”缢是用绳子缠绕脖子勒死,为“绞”的引申义,《说文》此解已非本义。
1.“绞”宜训为“刺”
由上文考证可得“绞”的本义应为“两根以上的线或绳拧在一起”,可引申为用绳索使人致伤、致死,这才有“死、伤、杀”之意,《玉篇·糸部》亦云:“绞,古卯切,绞绳索也,切也,缢也,杀也。”[33]
而“刺”也有“伤、杀”之意。《说文解字》:“刺,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从刀从朿,朿亦声。”[19]182《尔雅·释诂》:“刺,杀也。”[34]曹先擢《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刺,本义指用尖刻的东西扎。可引申为刺杀、刺伤、讽刺等意思。”[30]82
由此,“绞”与“刺”皆有“伤、杀”之意,故“绞”可以训“刺”,可进一步引申指:说话直言口快,伤人感情。
2.“绞”不宜训为“急”
从众多文献记载来看,“绞”与“急”两字意思毫无相同之处。例如:
《说文解字》:“急,褊也。从心,及声。”段注:“褊者,衣小也。故凡窄陿谓之褊。”[26]508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急,形声兼会意字,本义为狭窄,狭隘。”[35]李学勤《字源》:“急,形声字,从心,及声。本义为急躁、焦躁。《书·洪范》‘曰急,恒寒若;曰蒙(昏眛),恒风若’,孔颖达疏曰‘君行急躁,则常寒顺之’。”[29]936曹先擢《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急,形声字,从心,及声。《玉篇·心部》‘急,迫切也。’本义指急躁,没有耐心。”[30]115
由上,“急”的本义是急躁,可进一步引申为“急迫,急速,急切,紧急,赶快”等等,并无“伤、杀”之意,故“绞”不可训为“急”。
《论语·泰伯》此句重在突出“礼”的巨大作用,而“礼”正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之一,据杨伯峻《论语词典》统计,《论语》中“礼”字出现75次,如此之多足以证明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
1.孔子“礼”观的核心——重视“礼”对个人修养的作用
在孔子看来,“礼”有两个作用,即对个人修养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相较而言,孔子特别重视前者,张岱年先生认为:“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36]我们只要对《论语》中关于“礼”的内容进行一番研究,就不难发现,孔子及其弟子大多是在谈论“礼”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礼”的重要性。如“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立于礼”“礼以行之”“约之以礼”“克己复礼”等等。而对于后一个作用,孔子则很少直接论述,大概认为如果人人都遵守礼,按礼行事,社会自然就会上下有序,安定和谐。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受人尊重,就要学礼,知礼,也就是说礼的根本作用是把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孔子如此强调学礼、知礼,无非就是意识到如果不按礼行事就会对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产生巨大危害。
2.“绞”训为“刺”更符合孔子的“礼”观
《泰伯》此句中恭敬、谨慎、勇敢、直率都是美好的品德,都属于“仁”的范围。但若使用的不合“礼”,便会产生弊病。恭敬若不合乎礼,则必劳苦;谨慎若不知礼,便会畏惧不前;勇敢而无礼,便会扰乱上下的秩序;说话直率没有礼节,就会尖刻刺人。
此处将“绞”训为“刺”,可以表明人与人之间如果说话直率没有礼节,就会伤人感情。这种说法不仅正面说明了不按礼行事容易对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也从侧面强调了学礼、知礼,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而如果将“绞”译为“急忙,急切。”则译文为:说话直率没有礼节,就会使人急切,急躁。相比之下,前者更符合孔子的“礼”观。
在其它古文献中,还有许多将“绞”训作“刺”的解释,现举两例如下:
《春秋左传注疏》昭公元年:“退会,子羽谓子皮曰‘叔孙绞而婉’。”杜预注:“绞,切也。讥其似君,反谓之美,故曰婉。”[20]4387结合文意,前文云:“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杨伯峻注:“言围已用楚君之一切服饰设施。”[37]叔孙穆子此句表面上是在夸赞楚公子围,实则意在讥讽他越礼,有篡位不轨之心,但又不便明说,只好采用委婉的方式。故此句“绞”当训为“刺”,表示叔孙穆子之言虽委婉含蓄,实则尖刻刺人。
再如《后汉书·杜根传》:“根性方实,好绞直。……时和熹邓后临朝,权在外戚。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与同时郎上书直谏。太后大怒。”[38]由此可知,杜根并非说话急切,而是喜欢直谏,语出伤人。故此句“绞”亦训为“刺”。
许多字典、辞典等工具书在解释“绞”字时,或没有将“尖刻刺人、伤人”之意解释出来,或解释错误,举例不当,十分不完整。如《辞源》解释“绞”字有5个释义:(1)把两股以上的细长物扭在一起;(2) 用绳子勒死;(3)挤压,拧;(4)缠绕;(5)急,急切。[39]并无此义。《辞海》有8个解释,其中有“急切、急忙”之义,并以《论语》“直而无礼则绞”为例[40],不仅没有将“绞”训为“刺”,而且也没有“尖刻刺人、伤人”之义。《汉语大字典》有14个释义,亦无此义。[41]
而《王力古汉语字典》和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字典》则解释错误,将“绞”释义为“急忙,急切”,上文已论述,此不重赘。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绞”字的考证,能够使我们对《论语》和孔子的思想有更为准确、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