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得刚 冯 娟
(1.铜陵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2.铜陵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借助“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正在积极打造世界制造业强国,而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这其中人才至关重要。教育部2017年在复旦大学召开的“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明确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新工科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1]。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又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视野和国际化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地位。为此,高校必须适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加强对理工类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满足工业4.0时代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需要。
“国际视野”最初是经济学的一个术语,后来使用范围不断扩展,内涵也随之不断演进,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视野,简言之,其实就是一种看待问题的眼界、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在对国际视野培养研究方面,由于地理大发现和自由贸易等外部环境影响,国外在这方面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中叶,罗马尼亚学者康德尔(Issac Kandel)在其比较教育研究中就主张,教育研究要在坚持民族主义立场的同时,也应多一份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2]。日本教育家马越彻在其“区域教育研究”思想当中也主张注重教育研究的“区域性”,反对将研究局限于一国框架之内[3]。国内对于国际视野培养的研究,大致经历两个阶段,从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间,囿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制约,几乎无法真正展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增强了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学界陆续推出了许多有关国际视野培养研究的成果,比如张爱萍等人对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认知现状进行了梳理[4];姚福生等人从知识、能力、素质的角度对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的内容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5];还有一些针对诸如西部地区、农林高校、民办高校等特定地区、特色高校的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进行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领导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以及这一理念的日臻成熟,人类命运共同体正通过各种多边合作平台逐渐走向深入,学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和研究也急剧上升,据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粗略统计,截止目前,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发表的各类学术论文已达5184篇之多,这些研究涉及面很广,比如张娇阳、李学林等人分别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6]、哲学基础[7]等人类命运共同体某一特定层面展开研究;石云霄等则是对最高领导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专门研究[8];彭大成等集中于对古代“大同”、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的比较研究[9]。在这众多研究成果当中,对于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两者之间紧密结合起来,揭示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大学生国际视野培育重要意义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和缺失,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重要的新理论新理念显然不太相称。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在十九大报告中已有明确阐述,就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经中国最高领导人正式提出六年多来,历经多层次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多类型创新平台实践以及理念自身多阶段重要跃升,现在已经从最初的中国方案逐步转化为国际共识,并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本国利益与他国关切、本国发展与他国发展相统一理念,把人类全体看作是一个命运息息相关、生死与共的整体,充满了世界主义情怀,彰显了国际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提出到践行都离不开国际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国际视野的产物。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逻辑上归属于共同体范畴,共同体是个“舶来品”,经卢梭最先提出之后,费希特、赫斯、滕尼斯以及马克思等人都曾使用过,后逐渐传播开来。从源自西方的“共同体”到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论是从字面,还是从内涵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对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吸收和创新,彰显着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引可望引领人类跳出历史兴衰“周期律”的新理念,把全体人类视为命运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对于这一充满世界主义和人类关怀的重要理念的践行需要突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当中狭隘国家利益观和“文明冲突论”的束缚,以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处理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为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当前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提供了时代语境。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大时代,大时代需要有大格局和大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这一大格局和大智慧的体现,它向全世界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人类可以通过理性的选择超越歧见,进而实现有序竞争、合作共赢。在全球化空前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随着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具备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身处大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培养主动阅读全球的视野和能力,培养大担当、大智慧的情怀和意识,以便为未来参与国际竞争、承担国际责任奠定基础。当今世界,各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更加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选择,已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基于这种时代潮流和国际共识,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视野的紧密关联,大学生国际视野培育也应与时代同步,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国际视野培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事关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具体表现就是传统“一专一能”型人才竞争力不足,而具备国际视野的“多专多能”型人才却供不应求。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更注重的是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理工科学生普遍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对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不够了解,根据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830多万人,面对不断增多的高校毕业生,招工和就业市场的一端出现了大量企业“无工可用”,另一端则是很多高校毕业生“难以就业”,这种供需悖论恰好说明高校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长期规划纲要早已提出,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全球化时代,加强对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前很多高校对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重视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加强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重要性,保障性的制度和政策更是缺乏。大部分高校在其有限的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也都是蜻蜓点水,停留在表面性工作层面,对于诸如项目共研、资源共享、文明互鉴等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很少触及,没有真正落实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统一理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虽然外在环境客观增强了国际视野培养和国际化教育的紧迫感,但是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意识和思维习惯阻滞了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工作的有序推进,导致国际化人才严重匮乏,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变化,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国内许多高校的教育教学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其中的某些形式和内容没有完全适应当前形势,与时代发展有些脱节。在这点上,我们的近邻日本的有些做法值得认真思考,为了能够及时适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把国际化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体系。日本文部省的一篇报告指出:“站在国际化角度来进行教育改革,是关系到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大事。”[10]现实中,日本很多企业派驻中国的管理者都是中国通,这与日本的国内教育有很大关系,在日本企业走向世界的同时,他们的高校就有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推出。我国目前国际化人才的大量短缺,与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等有很大关系。国内大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和新建院校,虽然在国际化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比如与境外高校开展学分互认项目、交换留学生等,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偏低、合作办学整体质量不高等问题。
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首先就是建设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当前有国外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背景的教师占比很低,甚至不到一成,相比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半数左右的比例差距明显[11]。近年来,为了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国家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但整体来看效果有限,尤其是地方高校,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究其原因,第一,地方高校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毕业于国内高校,缺乏海外学术背景和学术经历,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少,且以短期交流或考察为主,长期访学或科研合作的较少;第二,教师跨语言、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水平整体不高,对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提升也带来不利影响;第三,很多高校国际化绩效考评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致使教师自身国际化建设动力不足,意愿不强,效果欠佳。
对于理工类学生而言,除了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以外,还需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和跨语言、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灵活机动地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教育轻实践的问题,实践教学,特别是学生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实践教学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很多高校也在积极进行一些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合作项目的探索,但整体来看,存在合作项目少、合作渠道窄、合作层次低、学生参与率不高等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类从事的每一项活动都内含有一定动机,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和人类从事的其他所有活动一样,也需要动机的驱使和维持。大学生只有具备扩展国际视野的强烈愿望和动机,才会主动去获取各类知识和信息,学习相关技能,从而促进个人国际视野的扩展。大学生个人是国际视野培养的基础和核心,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是国际视野培养的外在条件和“土壤”。这些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内外结合,最终共同促进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Pawl Ausubel)在其动机理论中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理解周围事物、掌握知识、阐述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这是一种稳定而重要的动机,也被称作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预期自身未来水平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赢取相应的尊重和利益,它是一种外部动机。要实现由潜在动机到实际行动的转换,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个体预期自己未来的努力会有好的结果,再有就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施加影响的结果。
要把大学生国际视野培育内在的动机充分激发起来也取决于上述内外两大因素。就内在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为了增强大学生国际视野拓展的主观意愿,一方面需要丰富人生阅历,胸怀远大理想,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不同程度影响着看待问题的眼界和视角;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必须提高包括跨语言、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开阔国际视野的培养目标。就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而言,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家长受教育程度以及新型家庭观念等等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社会层面上,随着各类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加深,政府应加大对传媒的投入,以提供更多的国际化资讯,另外也要对媒体行业进行适当引导和管理,促进各类传媒健康有序发展,从而营造具有开阔视野的社会氛围。
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大胆革新。高校要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制定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搭建课程体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对理工科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他们人文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凸显高校自身特色和专业特色,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同时为建设强大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校方和老师承担着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活动的职责,教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备世界眼光、敢担当有作为的青年人才,学校和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这种能力和眼光,而后才能对学生施加有益影响。教育管理者应该有“站在世界看学校,面向世界谋发展”的眼界和魄力,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国门,同时把国内外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引进来,还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教师互派、课题共研、专业共建、学分互认等形式,加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得彼此之间相互激荡,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标。笔者任职的学校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八百工程”强校战略,其中一条就是“选派百名教师访学”,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选派100名左右教师到境内外研修、访学,通过加强与境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科研院所的接触与交流,帮助教师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水平,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眼界决定世界。作为教育客体的青年学生要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书报杂志等增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投身到国际交流互动的实践当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开阔视野。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加大经费资助、教育教学、升学就业等政策支持力度”[13],加强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交流,支持大学生到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任职、实习。各高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创新合作模式,拓展交流渠道,稳步扩大国际交流生的规模,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通过国际交流实践,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异质文化,并浸润于其中,便于养成从异质文化角度理解文化差异的思维习惯,加深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从而形成国际人才应该具有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笔者所在高校与韩国又松大学2012年秋季开始就启动了这样一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简称“2+2双学位”教育项目,学生前二年在本校学习专业课程及韩语,后二年在韩国又松大学学习。这是部分地方院校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造就国际化人才方面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国内其他高校也都在进行此类的探索。除了上面所说的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培养人才以外,各高校还可以尝试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教育项目、组织国际夏令营、组建国际交流社团、开展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氛围轻松的活动中耳濡目染,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全球化时代,特别是中国领导人开创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大学生需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已经不是问题,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要着眼于世界整体和人类未来,而不能是一国、一人的独自发展。为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理念的构建,高校必须抓住国际视野教育这个基点,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增强他们发展自己、服务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国际视野教育,就是要立足本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通过认识外部世界与本土文化的巨大差异,可以回过头来更好地审视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高校在重视开展大学生国际视野培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家国情怀教育。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我们除了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宽阔视野外,也需守住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气韵,留住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国际视野才不是无根的、空洞的。我们要尊重异质文明,也应让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青春,只有这样,不同文明才有可能在交流互鉴中逐步走向大繁荣与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