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莞歆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在世纪之初,我国就正式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数字创意等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1]2018年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共同发布了《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显示我国继2016年成为首个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25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之后,2018年排名再度跃升至第17位,首次进入全球最具创新性的前20个经济体之列。[2]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科技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那么科技文化的传播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这是科技出版人必须肩负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图书编辑,也要走出创新之路,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联合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共同为传播我国科技文化知识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优秀作品。
科技图书编辑的日常工作无非是加工稿件、参加会议、与作者交流、研究出版方向和市场动向等,所有的这些工作其实都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淘金”的过程。如何在编辑的日常工作中找到选题的“闪光点”,这就需要科技图书编辑对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有更广、更高、更深、更触类旁通的扩展,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立体,也更加开阔;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保持敏锐的触感和丰富的联想力,善于捕捉每一个灵动的瞬间,由此才能在平平淡淡的日常工作中最快、最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触点。这样,也许就会在某次科技会议或者与作者的攀谈交流中,也许就是在此刻正在加工的某个稿件中,不经意间,某种灵感会触碰你的思维,如一声惊雷般灵光一闪,从而敏感地捕捉到一个不错的选题。
科技图书编辑接触最多的书稿大多是一些科研项目的成果或成果集。一般此类出版物的专业性都非常强,类似于科研报告,是从研究人员的角度来讲科学问题的,因而读者人群比较有限,自然在图书市场上的销售量也会受到限制。同时,这类常规性的科技图书动辄有几十万字的书稿审读量,还有超多的数据、公式、表格需要核算,整个出版流程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那么,如何通过编辑自身的力量让这类书稿持续焕发光彩呢?这就需要具备“穿针引线,由二生三”的力量。
这种基于科研项目成果的出版物往往具有自身的特点:①大多是一个课题一本书,因而书稿的内容基本围绕课题本身的研究方向,不会有太大的扩展;②图书本身是课题成果的一部分,因而更加重视科学性和研究性,也就是从科研人员的视角来讲科学问题,因而受众层面有限;③很多课题可能是支持同一个研究方向的不同方面,因而彼此间有交叉也有不同,但有时单独一个选题会略显单薄;④部分书稿内容的专业水平高,带有一定的前沿性,能够指引未来的科学研究方向或者发现新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因此,如果科技图书编辑能够从这类书稿中找到相似处或是统一性,再通过“穿针引线”,打出“组合拳”,或是延伸不同的产品线,就能发挥创新性,使选题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科技图书中往往有大量的公式图表、统计数据、推导过程、论证方法、技术流程等,而且大部分作品是由多人合著完成的,有时甚至涉及若干个团队,这其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数据易混淆、结论不准确、单位不统一、前后对应不上或是各章节的语言风格、概念表述不一致等情况,从而令整部科学著作变得暗淡,失去了应有的光芒。因而对于科技类图书编辑而言,只有具备“对内容追求的精益求精”和“反复打磨的工匠精神”,才能为创作新时代的科技精品力作打好基础。
同时,基于科技图书自身的性质特点,还应将这种力量发挥于编辑个人所关注的领域。以环境科学为例,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体系,几乎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都有联系,如此庞大的交叉科学体系决定了编辑很难涉猎完全。因此,选择一个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不断精耕细作、深入挖掘,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体系,将有助于科技图书编辑开发出价值度更高的选题;同时,长期的浸润也会帮助编辑成为该领域的学者型编辑,获得与作者更加对等的对话权利,从而积累一批有效的作者群体,也可以反向促进编辑自身的成长。
心理学研究中将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Stress Zone)。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自己在行的事情,有自己习惯的行为模式,在这里我们不会感受到压力,但也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而进入了“学习区”,就会碰到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那里充满了新奇,也面临着挑战。再进入“恐慌区”,自然就会让我们感到忧虑、恐惧,甚至不堪重负。[3]于科技图书编辑而言,如果只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整日处于“舒适区”,那无疑承受的压力很小,会感觉很安全,但也会有碍自身潜力的发挥,但如果能经常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甚至是挑战“恐慌区”,就会不断建立自信,从而使编辑能力和水平获得很大的提升。
经常与作者交流,迫使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所从事的领域,甚至将作者一同带入“学习区”,这是科技图书编辑不断提升自己、创新选题、完善书稿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让自己进入“学习区”,更多地掌握本身所关注的领域中的最新科学知识、重点研究方向、下一步科研动向及成果产出时机等,有助于挖掘出与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吻合度更高的选题。让作者进入“学习区”,将其带入编辑所熟知的出版知识体系,有助于作者了解图书的选题设计思路、出版工作流程、国家重大选题方向、出版社重点选题规划等,并通过彼此“学习区”的相互渗透,使编辑与作者一同成长,共同寻找图书选题和科技工作的结合点,一起创新思路、开发选题。
曾经有一本书上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哪儿有什么平白无故的横空出世,不过都是精心准备的必然结果。”[4]图书的出版也是如此,需要经历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构思选题→寻找作者→设计大纲→撰写内容→提交稿件→三次审稿→修改完善→排版设计→三次校对→印前质检→印刷装订→出版发行→宣传推广→收集反馈。于图书编辑而言,这样一个繁杂的过程其实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甚至很多时候多个选题在同时孕育,只是彼此间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已。因此,善于利用并合理分配时间是图书编辑应该具备的一种力量,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终生都要提升的能力。
善用时间不仅是要成为一名时间的管理者,还要让时间能够产生真正的效益。对于科技图书编辑而言,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尤为关注。一是要明确关键领域,也就是最擅长做什么,当你越擅长做一件事,就越容易投入进去。[5]在关键领域中你的知识越全面,技能越娴熟,动手就越快,选题任务就能越早完成。二是要同时聚焦最弱的领域,因为往往“短板”会影响你发挥其他技能的水平,从而拖慢了选题的整体进度。因此,时常关注薄弱环节,不断突破“舒适区”,并集中精力消除不足与缺憾,才能使工作更有效率。
虽然每日与图书为伴,看似经常重复同样的工作流程,但对于图书编辑而言,其实每一本书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在科技图书出版流程中,由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太快,而编辑的知识面有限,经常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新问题,从而不断给图书编辑带来困扰与压力。在这样漫长又磨砺的过程中,有人会退出、离场,但有更多的人却能够坚持下来,甚至成为学者型编辑或是真正的出版人。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与问题同行”的勇气。要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成长中的阶梯,而每一本书的诞生过程都会不断赋予编辑新的思考和力量。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梦”的助推,广大科技工作者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引领世界科技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行。而科技图书编辑则肩负着新时代科技文化传播的重任,他们是“中国梦”和“科技梦”的描述者、推广者、宣传者,他们要通过自身对于图书作品的创造,发挥鼓舞当下的影响力量和启迪未来的传承力量。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科技类图书编辑要不断追逐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善于发现科技知识的闪光点,并与科技工作者一同探寻使科技文化传播持续焕发光彩的方式方法,发挥自身所长,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真正创作出能够与当前科技的伟大发展同样有广泛影响的科技精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