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C患者手术选择及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和并发症比较

2019-03-21 05:19李远平张英毅赵雪云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腺叶峡部用药量

黄 亮,李远平,张英毅,祝 琴,赵雪云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属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灶直径≤10 mm,约占全部PTC的35%[1]。由于PTMC瘤体体积较小,起病隐匿,既往检出率较低,多通过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或尸检检出。随着近年来高频超声探头仪器的应用、甲状腺健康查体的广泛普及、组织病理诊断技术的提高及患者自身健康意识的提高,PTMC早期检出率有所提高[2-3]。考虑到PTMC恶性程度较低、病情进展慢等特性,临床上多主张早期手术切除,但对于手术切除的范围尚无统一标准[4]。本研究旨在探究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与双侧腺叶全切除术对单侧腺叶单一病灶PTMC患者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以及近期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6例PTM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n=20)和B组(双侧腺叶全切除术,n=16)。A组男 3例,女17例;年龄 23~66(45.13±8.30)岁;肿瘤直径(5.16±1.73)mm;肿瘤位于左叶12例,右叶8例。B组男2例,女14例;年龄22~68(46.08±7.93)岁;肿瘤直径(5.29±1.64)mm;肿瘤位于左叶11例,右叶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70岁;(2)经病理学确诊,符合PTMC相关标准[5],为单侧腺叶单一病灶,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3)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4)术后不接受131I治疗;(5)患者自愿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多发癌灶;(2)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亢进;(3)既往甲状腺手术史;(4)严重精神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5)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6)手术病理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7)中途因故退出治疗或治疗方案更改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行常规检查、心肺功能评估及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完善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检查,排除甲亢及淋巴结肿大患者。据超声检查显示的甲状腺情况,予以术前谈话、备皮,做禁食、禁水准备。术前预约快速冰冻检查,准备并检查超声刀等手术器械性能,联合麻醉科会诊完善术前麻醉访视。

1.3.2 手术方法 A组行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切开患者颈白线,沿甲状腺外科被膜入路,充分游离暴露甲状腺组织,紧贴上极,结扎上级血管,按甲状腺中静脉、下动静脉的顺序依次游离、切断、结扎,钳夹法切除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最后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标本行快速冰冻检查,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及重要神经。止血确切后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麻醉复苏室,待气管插管安全拔除后,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30 min,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将患者送回病房。

B组行双侧腺叶全切除术,手术操作流程与A组相同,在切除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切除对侧腺叶,最后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标本送冰冻病理检查,术后处理同A组。

1.4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甲状腺激素用药量。(2)在术前和术后3 d,抽取患者晨间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3)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伤口裂开、声音嘶哑、甲状旁腺损伤(术后出现口周、手足麻木或抽搐表现,且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15 pg/ml)及低钙血症(血清钙水平<2.1 mmol/L)。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1 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用药量比较

2 结果

2.1 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用药量比较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切口长度小于B组,术后甲状腺激素用药量均低于 B 组(P< 0.05,表 1)。

2.2 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FT3、FT4、TS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FT3、FT4水平均显著降低,TSH水平显著上升,但B组改变幅度显著大于A组(P<0.05,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比较

2.3 并发症比较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P< 0.05,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PTC为临床常见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属低恶性程度、高分化癌。PTMC瘤体体积较小,起病隐匿,早期检出率低[7]。多数PTMC侵袭性较低,呈现出惰性生物学表现,甚至有些患者终生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无复发、转移,预后良好。但并非所有的PTMC皆是如此,部分可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8]。关于PTMC的治疗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甚至有学者主张因PTMC惰性,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及转移的患者可不予处理,终身随访,但多数学者认为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但关于手术切除范围的选择仍存在不同观点。多数学者认为,在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仅需行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因为双侧腺叶全切除术并不能明显降低PTMC患者的复发和病死率,行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就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且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9];亦有学者认为,双侧腺叶全切除术更加彻底,可避免二次手术[10]。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切口长度显著小于B组,提示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手术损伤更小,术中出血少,对术后美观的影响较小。

甲状腺手术后,尤其是全切患者,正常腺体减少,残余腺体代偿不足,可导致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急剧降低,影响甲状腺功能,临床上主要采用快速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恢复甲状腺功能。但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甲状腺除具有分泌甲状腺相关激素的作用外,还有许多功能尚未被发现,术后单纯补充甲状腺激素,无法完全代偿甲状腺功能。如丁金伯[11]研究发现,长期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的患者,远期可能出现猜疑性精神分裂症。甲状腺组织术中切除部分越多,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不足越明显,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越低,其恢复过程所需时间多与残余腺体大小及代偿能力相关,因为部分残留腺体可逐渐恢复功能,出现代偿性工作,对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善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也发现,A组术后FT3、FT4水平显著高于B组,TSH水平显著低于B组,且A组术后甲状腺激素使用量也明显少于B组,提示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程度较轻,且可减少术后甲状腺激素用药量。

双侧腺叶全切除术还会导致甲状旁腺损伤率增加,而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术中至少可保证2枚甲状旁腺不受损伤,降低术后甲状旁腺损伤及低钙血症发生率。本研究也证实,A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这可能与双侧腺叶全切除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损伤更大有关。

综上所述,单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治疗PTMC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程度轻,可减少术后甲状腺激素用药量,降低近期并发症风险。

猜你喜欢
腺叶峡部用药量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预后效果的分析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情况